查看原文
其他

太魔幻!上海曾有人家住在神庙里...历经百年风霜,背后故事揭秘→

上观新闻 2023-05-16

2022年底

苏州河畔又多了一座人文遗产

历经百年风霜的天后宫

在苏河湾绿地重新亮相



建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建筑,是近代上海对外交流史上的一处重要之地,一度游客如云。后来,因种种原因,天后宫部分部件被移到别处,其余落架保留。


为让这座历史建筑重新矗立在苏州河畔,很多人付出了努力。静安区在2019年启动了天后宫保护工程,历时3年多修复,才有了今天重新与世人见面的天后宫。为记录下这一宝贵的过程,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聘请SMG纪实频道专业摄影团队,拍摄了《百载重光·文化赋能——上海天后宫·慎余里》专题纪录片。该纪录片今天首映。


摄影师无意发现一群住在神庙里的人


20多年前,摄影家郑宪章在拍摄苏州河选题时,无意间走进了一个不起眼的门洞,揭开了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这里就是天后宫,当时住着“72家房客”。


目前发现的、在1980年天后宫大殿被迁址松江方塔园前的唯一历史照片。(图片来自《上海天后宫历史照片的发现与考证》一文,作者张众)


被改造为民居的天后宫


郑宪章说,我当时进去一看,整个建筑风貌破坏得不是很厉害,很多砖雕、瓦片都保存得蛮好,特别是古戏台部分保存得很好。他发现,天后宫里面住了好多户人家,有的是卖棺材的,有的是卖小商品的,有的做蟋蟀笼子的,还有一户住在戏台内的人家,很是神奇。


他想到戏台内的人家看看,但人家觉得是自己的生活,不想给他看。他就软磨硬泡,总跑过来,和人家聊天。“磨了一个星期,那户人家的阿姨终于让我进到戏台内看了。”


那家当时有个正在准备考高中的女儿,住在戏台内后来搭的阁楼上。那天,女孩坐在阁楼上,将一块板揭开给郑宪章看。原来,里面是一个保存完好的藻井。藻井是天后宫最华彩的部分。


郑宪章当年拍摄的照片


郑宪章当时激动不已,就像开宝一样,一块板一移,看到一个华丽的藻井。“当时很暗,我打了闪光灯拍。藻井里面都是金色,带着反光,非常夺目。”他按下快门,拍下了这一刻,后来照片刊登在了杂志上,配的标题是《神庙里的百姓》。


20多年过去了,天后宫复建后,郑宪章与当时住在这里的老百姓被邀请来参观。他们寻找着当年的记忆,郑宪章得知,那个住在藻井下的女孩,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建筑结构与艺术审美完美结合


上海天后宫始建于1884年,由苏州“香山帮”工匠营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殿堂式古建筑。


上海社科院上海史专家郑祖安教授说,1860年前后,上海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对外交流的重地,官员出国办理洋务取道上海时,缺乏一个固定、安全、舒适的落脚点。于是,在1879年,由出使俄国大臣崇厚奏请清廷,要建造一座天后宫。初建成的天后宫占地4亩多,中轴对称,由南向北进入,分别有门楼、戏台、东西看楼、中央大殿、寝殿,两边还有钟亭、鼓亭。“规模之大,可称全沪之冠。”郑祖安说。


1938年的天后宫


晚清明信片上的天后宫(前景为河南路桥)


目前唯一发现的着色的天后宫图片。


天后宫建筑本身有着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天后宫


天后宫保护项目设计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说,天后宫的门楼、戏楼和看楼,由砖砌与木梁相融合,是当时建筑结构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表现。


天后宫戏台


当年的设计者对空间布局的拿捏恰如其分。如,戏台两侧有看楼,看楼内有外挑走廊和花式木栏杆,人们能站着看戏,也能坐着喝茶。戏台栏杆被设计得比较低矮。曹永康说:“道理很简单,演员在戏台上表演,观众当然希望尽可能看到演员更多的全身形体动作,所以栏杆被尽可能做矮,但可以确保基本安全。”


华丽“藻井”700多个构件,

不用一个钉子


当年,在落成后,天后宫一度成为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不过,随着岁月更迭,逐渐断了香火的天后宫,曾作为办公室、学校校舍、难民收容所及居民楼等使用。1980年,大殿移至松江方塔公园内,门楼前两只石狮子被移到了豫园门口。2006年,为配合城市建设,对原址仅存构件进行落架保护。


天后宫暂时“消失”在了市民游客的眼中。历经百年风霜的老构件在库房里尘封,等待着命运的安排。在2006年天后宫落架时,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幼炯做了一件事情:出于对历史和古建筑的喜爱,他拿着家用摄像机在天后宫拍下了珍贵的影像。保留下很多建筑的细节资料,为后来的重建复原提供了重要参照。


2016年,天后宫启动修复前期工作;5年后,天后宫戏台正式进入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修复内容为门楼、戏台和东西看楼,以形成相对完整的四合院落。


在整个修复中,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是对戏台内的螺旋形藻井的复原。戏台的穹顶,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木制藻井,由16个螺旋形的花板,一层一层挑上去构建,下面的人会看得眼花缭乱。“古人认为,在殿堂最高处造井,并饰以藻类水生物,可防止火灾,配上中央的盘龙戏珠图案,四角的三角形蝙蝠纹刻花,神圣吉祥。”曹永康说,藻井由700多个木构件组成,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榫卯和斗拱技艺,即不用钉子,便将木头连接搭建到一起,结构特殊、造型复杂。



藻井


为保留天后宫建筑的精髓,修复团队和施工团队,特地请来了古建筑木作非遗传人和经验丰富的香山匠人,带领团队完成了天后宫戏台修复的砖雕、木雕、灰塑等传统工艺的施工。



正门墙壁上的雕刻部件在修复前后的图片。来自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号、海沙尔摄影


整个项目竣工验收,最终得到88.6分的优秀工程的高评分,多位专家评价该工程较好地体现了“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文物保护原则。


留住城市记忆,

讲好苏州河故事


“现在的天后宫并不完整,被移走的大殿,通过在绿地广场中央以安装柱础的景观形式重现,以提示原有大殿的位置,保留住城市的记忆。”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宏说,天后宫不但是历史的见证,回来以后,它会更多跟城市更新融合,见证我们这个城市的发展。


如今,距离天后宫100多米处,是充满海派风情的石库门建筑慎余里。慎余里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上海通和洋行设计,设计风格与工艺代表了当时上海石库门民居的标杆水准。修复时,特地保留原有的“双开间一厢房”的建筑格局,利用原来的建筑材料,本真还原了清水老砖墙、实木窗与水刷石的传统工艺。


慎余里 静安区提供


修复后的天后宫、慎余里均位于去年底开放的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内,成为保留上海城市记忆的地标。


慎余里


今天首发的纪录片系统梳理并讲述了上海天后宫一百多年来历史文化变迁,详细记录天后宫修缮复建的工程。纪录片中有诸多人物专访片段,成为该片高光片段。如,上世纪90年代拍摄天后宫居民生活的摄影家郑宪章,镜头中的天后宫;历史学家郑祖安、天后宫修复项目设计团队负责人交通大学教授曹永康、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幼炯论述天后宫复建过程;苏州香山帮三位非遗工匠师傅讲述当初修复戏台藻井的难点等。


据悉,未来,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会发挥文化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文化赋能,将上海天后宫作为文物保护性利用创新实践的典范,打造其成为可看、可游、可听、可读的静安苏河湾新地标,讲好“静安苏河湾故事”,同时与运营商华润置地公司充分沟通合作,发挥天后宫坐落于“万象天地”商业综合体的区位和景观优势,高效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带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商旅合作平台。


万象天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唐烨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咚咚



◢ 猜你想看↓↓
上海这里新增网红拍照点?一张照片刷屏后,网友吵翻!后续来了
上海再添一座滨江公园!不设围墙,24小时开放,对宠物友好
大学党委副书记拟录取为本校博士生?最新进展:取消资格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