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建议是管用的!上海最新明确:享受救助不再需要纸质证明,他们的烦心事真解决了
今年5月底开始
上海市低保人员住院免押金政策
终于实现了“免申即享”
在上海,低保人员依照政策可以享受多项相关救助待遇,比如住院时可以减免押金。可是,低保人员在办理相关待遇手续时却极其烦琐:他们必须先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一份纸质证明,以证明自己是低保人员,且必须“一事一办”。一张耗时耗力的证明,增加了群众的办事成本,让惠民政策打了折扣。
今年4月,不断听到市民表达意见后,徐汇区天平路街道的两名社工通过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向市信访办、市征集办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正值开展主题教育之际,市信访办、市征集办联动了市政府办公厅、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徐汇区、市大数据中心,联手调研、联动整改,最终打通了市民办事难的症结。
上海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正是这样让人民诉求有渠道充分表达,并最终落实于人民意愿的有效实现。
来自基层的“真问题”
天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副主任吴玮佳是建议人之一。她做过一番统计,仅2022年,天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就开具出了38张证明材料,用于低保人员办理住院免押金。
△天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为低保人员开具的证明材料。
有的低保人员是人户分离的,户口在天平路街道,人却住在松江,为了办理证明不得不来回奔波往返市郊;有的低保人员因为身体原因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社区的一名糖尿病患者,他一个人去年就一共开具了5张证明”;还有的低保人员腿脚不便,或独居孤寡,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一次相当不容易。吴玮佳称,对于低保人员来说,办理这张证明成了他们的“烦心事”…
△低保人员办理住院免押金的原流程
“为什么不能实现数据‘跑腿’?”将办事窗口听到的低保人员诉求汇总后,吴玮佳和同事提交了一则人民建议。他们建议在数据层面将低保人员名录给到医院,低保人员在办理入院时,提供身份证信息后即可后台匹配,进而配套待遇政策;又或者,可以在“随申办”上给低保人员开发一个“亮证”功能,免去跑腿开证明的烦琐。
△天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基层干部发现的问题,往往直指老百姓的痛点、难点,更能摸清群众的所思所盼,建议也精准对接了市民的诉求。”市建议征集办工作人员称,基层干部发现的“真问题”,给改进政府工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推动群众建议的转化落实,就做到真整改、真解决。
在上海,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已推行多年,“一网通办”也早已实现大量事项的在线办理。为何这张低保人员证明还得线下跑腿?数据共享、业务联动上的“堵点”在哪?一查才得知,尽管民政部门已将低保人员数据共享到了大数据中心,但并没有为相关运用进行优化;同时,医院的相关系统相对封闭,没有对接这项数据。因而,只能让低保人员自证身份。
△在上海,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已推行多年,“一网通办”也早已实现大量事项的在线办理。为何这张低保人员证明还得线下跑腿?
部门联动推动“真解决”
如何打通堵点,实现数据“跑腿”?一个多月里,市政府办公厅牵头,会同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徐汇区、市大数据中心召开多次专题会,商量改进措施。“解决方案设想了很多种,但各部门主动跨前,最终选择是对老百姓来说最方便的一个方案”,市建议征集办工作人员介绍,多部门协商中达成一致——积极推动“免申即享”政策尽快出台,将群众建议尽早转化落实。
救助人员数据的源头来自市民政局。民政部门通过上海市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每日上传各类社会救助对象信息至民政数据海,并同步至大数据中心便于相关部门调取使用。同时在“上海民政业务统一信息管理平台”上提供低保人员信息查询服务,开放端口给医院核验低保人员信息;市大数据中心则做好了系统保障,确保医院能实时访问。
△5月27日,徐汇区先行先试,在区属公立医疗机构系统开展专题培训,率先落实“免申即享”。图为徐汇区中心医院出入院办理窗口。
医院这一头,市卫健委指导公立医院简化低保人员住院押金办理手续,目前全市425家公立医院全部开通查询账号。5月27日,徐汇区先行先试,在区属公立医疗机构系统开展专题培训,率先落实“免申即享”。6月13日,记者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出入院窗口看到,窗口工作人员的电脑均已可以访问上述民政业务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页面上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核验低保人员的身份信息。身份确认后,窗口直接减免住院押金,实现低保人员“免申即享”。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月27日开通后,徐汇区已有两名低保人员在办理住院时体验了押金减免政策“免申即享”的便利。
△数据共享后,徐汇区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在查询平台页面上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核验低保人员的身份信息。
据市卫健委称,5月底,全市医院窗口均实现核验信息后即可让低保家庭人员免押金办理住院,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改进后,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一件事”到“一类事”
为民办实事不能就事论事!一类人群在一种场景中遭遇的“烦心事”,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推进建议的落实转化中,市信访办、市征集办坚持举一反三,工作人员们首先进行了一番“推理”:低保人员办理住院免押金需要证明,那办理其他事项时,也需要出具证明吗?梳理发现,过去每逢开学,全市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会为低保家庭子女申请减免学杂费开具2.6万张证明。对此,市教委主动完善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业务流程,明确新学期低保家庭子女入学无需申请即可减免学杂费。
“推理”还不止于此: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日常服务中,除了低保人员外,其他困难人群是否也有“证明烦恼”?通过全面梳理排摸发现,上海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针对困难人群办理的证明类材料中,目前还有6类共计7项证明材料尚未实现电子化,如《上海市特困人员证明》等等,都需要相关人员线下开具证明才能续办业务。据统计,过去一年,上述7项材料的线下出证量近8.6万张。
针对上述7类证明材料,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大数据中心、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全面推出电子证照制发和数据共享服务。5月17日起,相关市民群体可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直接打印电子证明,目前累计已制证6500余件。6月9日起,服务进一步升级,针对其中6项证明材料,市民群体可通过“随申办”客户端线上申领电子证明。在办理业务时,再通过随申办的“亮证”功能,由相关机构扫描电子证明中的二维码对电子证明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线上申请功能开通以来,也已收到申请80余人次。当然,为避免“数字鸿沟”,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窗口仍继续保留线下申请和开具证明的通道,教育系统也将留出减免学杂费政策的“反向勾选”通道,尊重家庭教育选择。
△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通过全面梳理排摸后,上海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6类共计7项证明材料实现了电子化。下方为其中6项证明材料市民已经可以在“随申办”上直接申请生成,手机亮证后,相关部门扫描左上角的二维码即可核验有效性。
而来自市卫健委的消息称,市卫健委、市医保局主动跨前,将进一步扩大住院免押金服务,本市医保参保人员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免押金。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多个部门的合力,让“办好一件事”,最终变成了“解决一类事”。通过一则人民建议,完善一类工作,形成一揽子的便民政策,实现了从个案处理到类案优化、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被动回应到主动跨前的转变。群众办事方便了,基层负担减轻了,这正生动诠释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意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毛锦伟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huisong SYL
◢ 猜你想看↓↓
上海又一地标“打开围墙”!门口大变样,市民:以后这里能不能拍婚纱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