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花高价将孩子送到研学旅游团,结果很失望:“体验非常差!”

李宝花 上观新闻 2023-08-03

近日,多名清华北大学子爆料,山东济南一公司举办研学活动,有偿邀请清北学生给暑假学生分享经验,但实际研学情况与描述严重不符:名校游变成了校门打卡,一对一交流学习变成了清北学子一对多,忙到无暇交流学习经验。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大热的研学旅游热潮中,名不副实的情况并不鲜见。如因为预约不到门票,孩子们无法进入国家博物馆和清华、北大参观;部分博物馆内不接受外来讲解,孩子们在馆内“放羊”,馆外却必须在大太阳下排队拍大合影给家长看……


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

不惜花高价将孩子送到研学旅游团

究竟收获几何?


研学游名不副实引发吐槽


“6天5夜,体验非常差!”近日,一名将孩子送往北京参加游学家长的吐槽引发热议。这名家长花6000多元将儿子送进了研学团,那几天北京最高温达到39度,孩子们在酷热中爬长城和参观颐和园,每天一身汗;连着两天早上五六点起床,第三天为了看升旗仪式,孩子们凌晨两点钟就被叫起来了;在环球影城游玩时遇到下雨,大部分孩子淋湿,导游在家长提示下才意识到孩子们需要换衣服……


最令这名家长郁闷的是,行程中的研学项目大打折扣。“清北院校参观和国家博物馆两个最大的原定行程亮点,都因无法实现而取消。之前说好的清北学生讲解,在博物馆也变成了其他导游讲。”旅途中,由于行程前4天孩子们的手机和电子手表都被收走,家长无法知道孩子的具体位置,6天炎热天气中孩子们只有两套衣服等细节,这名家长第三天就将孩子接回了家。“孩子三天没睡好,头疼没精神。我全程在活动群,所以了解整个行程安排。下次再也不把孩子送去了!”


这名家长的吐槽并非个例。6月底7月初在北京待了8天大江西游客陆燕,曾亲眼看到三五名老师带着近50名孩子夏令营,大家都热得很难受,但在景点大门前拍照却很积极,还有好几批人排队等着拍。“在军事博物馆,我看到一群孩子在楼梯旁近2米高的大理石斜坡下玩滑滑梯一个多小时,全程都没有老师来阻止”。


7月上旬在成都旅游的上海市民俞先生说,自己参观杜甫草堂、武侯祠时都非常拥挤,一不小心就会与团队失散,很难想象研学团的孩子们如何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中精神听导游讲解。


人员不足、需求爆棚致研学游良莠不齐 


存在多年的研学游今年乱象特别多,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看来,过去三年中,线下研学尤其是远途研学活动基本停止,导致今年暑期研学需求暴涨,北京更是热门去处。从实际情况看,今年组织这些研学活动的主体有不少是培训机构,这些机构过去三年因疫情影响等未能有效运作,一些机构工作人员不足,无论是线路设计还是行程安排上都可能有瑕疵。此外,今年暑期远途研学所需的交通、住宿等资源紧缺,叠加了国内旅游的旺盛需求,造成这部分资源高度紧张,大部分研学机构在这些方面都无法和大型旅游企业竞争。


“用到著名高校资源(包括校园、教师、学生)的研学活动,由于目前教育部门或者高校自身并未建立对接市场需求的联动机制,所以这部分研学活动资源无法得到保证,这也是客观事实。”周卫红同时表示,今年大热的研学游中,也不排除某些培训机构的不合规操作导致研学活动质量不达标,造成研学游质量下降。


研学游团队太乱,所以家长最好自我学习后再带着孩子玩?这样的做法也并不现实。除了研学行程安排上的繁琐细节,并非所有家长都能胜任孩子的研学游“导师”。而且,庞大的研学游市场中,仍有不少小众机构在坚持做高质量研学游产品。


一名7月中旬在北京带着孩子研学的家长陈女士认为,挑选组织研学的机构很重要。陈女士和孩子7月10日走进了清华大学校园,有40分钟的清华学子分享环节,也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当天老师也会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行程,吃得也好,团里游客反馈都不错。刚带孩子参加了某机构一条“何以为成都”5天4晚线路的黎女士,对这次研学游也很满意。“由专业的老师带着大家穿越三千年,深入浅出地讲述古蜀文明,解开了我们心中的很多谜团,当然还有更多未解之谜等着孩子们去探寻。下次准备继续跟这家机构的研学团。”


引入专家跨界合作打造精品


无论是出于让孩子独立行走还是对专业知识的渴求,研学游的市场都客观存在。有人提出:“如果孩子能参加高质量的独立研学团,家长也能短暂地享受一下没有孩子打扰的生活,岂非两全其美?”


一家小众研学游机构负责人坦言,做好研学游其实很“烧脑”,每个地方既要约到博物馆、文教场馆进入名额,又要约到最好的讲解老师的时间段,非常考验组织者调配资源的能力。因此,市面上真正高质量的小型研学团并不缺客源。“这类产品除了要有‘大咖’讲解,游客也要做一些准备,愿意为之投入体力和脑力。游客本身也是参与旅游产品生产的一分子。”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杨荫稚认为,邀请专家参与旅游机构在线路设计和导游讲解环节,是未来研学游打造精品的一个方向。在线路设计上,某一领域的专家比较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人文历史知识,也清楚其审美或学习价值,由他们来选择及策划“吃住行游购娱”会令线路更加好玩。研学旅游更是如此,在线路设计上更应该有教育界人士参与:“某一学习项目希望达到怎样的教育目的?在游学目的地及行程中有哪些可用的自然和人文素材?整个研学教案如何设计?怎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怎样考核学生研学成绩?……都需要借助专家力量体现深度思考。”


目前,市面上一些小众研学游团队已经采用这一方式,邀请某一领域的“达人”参与线路设计并担任讲解。这些“达人”有的是大学教授,也有民间的大师级历史文化学者,他们能将一块碑、一尊像、一段墙、一座桥的故事纵向延伸几千年,横向延展至五湖四海,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伴随着市场发展和大浪淘沙,此类研学游精品将成为同类产品的标杆,获得更多拥趸。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李宝花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纳米


◢ 猜你喜欢↓↓
一开水龙头,臭鸡蛋味扑鼻而来!上海一大厦居民苦不堪言:两周了,只能买纯净水用…
“职校食堂吃出胶制异物”,检测结果公布!
上海蚊虫密度将达全年高峰!这些防蚊“偏方”“法宝”都不靠谱→
终于可以不被强制扫码点餐了!上海要求手机点餐餐厅应备纸质菜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