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繁城之下:一场人性选择的终极较量(有严重剧透)

上观新闻 2023-11-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检票员甲 Author 阿甲

有严重剧透!
有严重剧透!
有严重剧透!
假如你是古代一个食不果腹的小厮,能偷些小姐们的瓜果点心,你是去偷那些素来和善疼爱你的人,还是偷那些狠戾粗暴用针扎你的人?即便为生存迫不得已做些苟且之事,也还是有道义取舍的。而且越是为环境所逼,越能体现不同的人性。
这段情节来自刚刚大结局的网剧《繁城之下》。明朝万历年间,江南小城蠹县发生骇人听闻的连环凶杀案,破案之际也揭开二十年前发生在此地一场惨烈灭门火灾的真相。
这部剧集让我击节叫好,是因为这是国产剧中极其少有的讨论“公道”边界的作品。
执着公道的小捕快,为报私仇不惜以恶制恶;
人见人爱的小书童,手每个于他有碍的人;
酷刑用尽的县衙典史,身负睚眦却伸冤无头;
而身陷青楼的烟花女子,反倒最是一往情深。
以这一诡谲案件为契机,《繁城之下》徐徐展开一幅江南小城的市井图像,让观众看到人性的复杂与暧昧。
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应该让不同的观众看到不同的面相,获得不同的启迪。《繁城之下》豆瓣开分8.5,大结局后涨到8.6。
即便如此,依然有观众抨击这部剧节奏混乱、动机不明、人物割裂。我想,正好借讨论这些负面评价,来谈一谈我理解这部剧的好。
节奏拖沓?
繁城之下,“繁”意为众多、茂盛、兴旺,可以是繁华、繁荣、繁忙,总归是好事。
可这座繁城偏叫蠹县。蠹,蛀虫,造字本意就是虫子在树心蛀食。这座小城富庶殷实的外表之下,早已被蛀蚀得腐朽衰败。所以这部剧虽然被贴上“悬疑”“犯罪”的标签,可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讲一个破案的故事。
开篇第一集,《繁城之下》短短几分钟内给出标准悬疑剧的开头——
县衙捕快曲三更带着没编制的高士聪赶往命案现场。城外麦田中矗立一个稻草人。掀开帽子,曲三更骇然跌坐地上,因为稻草人状的死者,是他敬若父亲的师父——县衙捕头冷无疾。
仵作查验发现,冷无疾不是被绑在木架上,而是被一根桑木轿杠横穿身体固定,真正的死因是窒息。轿杠上刻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吾道一以贯之。”
奇诡的死法,复杂的关系,充满仪式感的留言——悬疑值拉满。
县衙之内,圆圆脸慈眉善目的魏知县,凭轿杠猜测凶手是轿夫。曲三更提出异议,轿夫多是大字不识的粗人,凶手却能引用典籍。以酷刑闻名的典史宋辰提出,凶手很可能是一名童生秀才。
短短一场戏,三人迥异性格跃然而出。一旁的谢师爷打圆场,蠹县学风盛行,文脉深厚,童生秀才少说五六百人。不如把案件报至府台,多汇报勤请示。魏知县十分满意,连接替冷捕头人选的问题都不过问,拉着师爷写公文去了。
魏知县看似昏庸,实则“扮猪吃老虎”
我当然理解一些差评观众认为“节奏太慢”“东拉西扯”“不着四六”的原因。
观众胃口刚刚被调起来,后续情节急转直下——案件侦破毫无进展,浓墨重彩却在展示蠹县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所谓三班衙役,分别是皂班、快班和壮班。皂班负责官员护卫、维持堂审、执行刑讯;快班专事侦查破案、抓捕罪犯;而壮班则负责守卫城门等重要地点。快班捕头冷无疾被杀,按规矩由皂班捕头易有靠暂管。
而社会上混迹访行和打行,其实就是街头混混无赖,前者坑蒙拐骗,后者打架行凶。蠹县两行分为五大帮派,自称“五候府”。“五候府”的买卖需要打点衙门关系,快班查案也要找两行探听消息。快班班头往往就是他们的靠山。
看上去这些内容似乎将一开始营造出的紧张氛围一泻千里,然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导演的高妙之处——
以经典的悬疑开场,却徐徐拉开这幅经历万历中兴又逐渐滑至明末衰败的江南百景图。穿插其中的人物粉墨登场,各藏心事。不仅人物形象愈加丰满,繁城蠹县乃至背后整体社会背景也逐渐显形。比如易有靠刚刚接手快班,第一时间和五侯府在澡堂里坦诚相见,因为这里彼此都藏不了机关暗器。
冷无疾曾告诫曲三更,“公道是一条绕远的道”。阻碍公道畅行,除了社会上的违法犯罪,更有内部的腐败混乱。
花费大量笔墨铺排营设,其实与破案的主线环环相扣。大量看似不经意的闲笔,其实是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案发之后,曲三更在师父家院内地窖找出一沓二十年前陆家大火的记录,他的父亲曲天明正是死于那场火灾,过去的公开记载是救火而死。曲三更询问母亲当年的情况,她记得事发后冷无疾送来一大笔银子,她才知道两人“关系甚好”,之前却毫不知情。
直到大结局之时我们才知晓,打更的曲天明意外撞破纵火现场,被冷无疾杀人灭口。又比如城中名医程逸致,到冷家给冷无疾妻子看病,离开后桌上梨子少了一个。冷无疾女儿冷桂儿责备弟弟偷吃撒谎,镜头一转,程逸致竟拿出一个梨子大快朵颐。程逸致正是因为这顺手牵羊的习惯,一步步被人拿捏,开出致命毒方。最终他自己也被灌药曝尸药王庙前,身旁留下《论语》“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又悲催又讽刺。
之所以我不认为《繁城之下》剧情节奏有问题,是因为前期铺排营设,不仅让该剧立意更在“悬疑”之外,也让剧集后期高潮阶段反转不断——
第10集结尾,当大多数观众推测二十年前火灾真相是如今的薛举人、当年陆家收养的书童陆直联合其他人纵火夺财时,陆远暴的胞弟陆近信携儿子陆不忧等家人应约前来,不仅让陆直谋财害命的准备打了水漂,观众预想的情节走向也被全盘否定;
进入第12集大结局末尾,即便上一集最后明示凶手就是看起来丝毫不显山露水的魏知县,竟然还能在这时候再次反转。
这些不断反转,因为前期铺陈,顺理成章又耐人寻味。该剧的导演、编剧王铮也承认不在于悬疑的强度有多强,也不在于最后的反转有多么惊人,而在于前面的铺垫做得是不是扎实。
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人批评这部剧“节奏混乱”“旁支太多”“不够下饭”。
但如果稍微认真看完整部剧,所有的旁系斜枝将全部收拢,扣成闭环,填满跨越20年的悲剧。《繁城之下》一共只有12集。我们能接受70集的古偶甜宠,却嫌12集的剧情过于庞杂?
有朋友给我留言,“在抖音上看完了全剧”。我回复他,“那真的太可惜了”。
全员恶人?
也有认真看剧的朋友,感慨到头来“全员恶人”。
在很多国产影视剧中,善与恶似乎有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并且最后一定是善战胜恶。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批量化、模板化、流水线化的“傻白甜”。
恶亦如此。《繁城之下》中形形色色的人,真的能用一个“恶”字来概括吗?
以本剧名义上的男主角、实际上的线索人曲三更为例。剧中,他最早表白自己向善决心,想要维护公道。他曾坚定地告诉师父,期望铲除为非作歹的访行打行——即便他们是捕快破案重要的依靠。
不光这样说,他也这样做。花费数年时间,他逐一搜罗两行的罪证和收益,整理成册。然而这本试图指证罪恶的小册子,首先成了曲三更拉垮新上司的护身符。
师父离世之后,两行翻脸不认人,拒绝提供线索。被曲三更顶撞的易有靠,撤了他朋友高士聪的职。两方夹击,曲三更假意服软,毕恭毕敬交上册子,赢得易有靠好感,先复了高士聪的职。
易有靠拿着证据勒索“五候府”,要求每月上供500两。不堪重负的“五候府”只能再请昔日靠山的徒弟曲三更支招。
曲三更让“五候府”托易有靠给宋辰送钱,借花献佛还能雁过拔毛的易有靠自然答应。严苛的宋辰当面训斥易有靠,革了他统管快班的职。曲三更再把小册子交给宋辰,坦承送银子是他的主意。这让宋辰觉得他机敏,留他帮忙,曲三更便提出请求:解散访行打行。
目的是正义的,手法却未必磊落。此后他故技重施,借力使力收拾了府台派来调查督办连环凶案的夏捕头。
当夏捕头制造假口供破案被发现,贬为蠹县普通捕快时,曲三更略施小计做个顺水人情,让夏捕头及其心腹、跟踪能力超群的吕三为己所用。
“一个人最大的长处往往也会是最致命的短处。”职场腹黑学这一套,被他玩得透透的。
然而报仇心切的曲三更,最后私欲上脑,将重要线索直接拿给炮制灭门火灾的“薛举人”陆直,从借力使力变为借刀杀人。
此举直接导致他敬重的宋辰和一众同僚遇害。面对宋辰和同僚的尸体,他嚎啕大哭,喃喃道“两边都是凶手,哪还有什么公道。”
他明知凶手是谁,却拿不出证据;他明知联手的是恶人,却似乎成了他唯一的选择。他说,“这一次没办法问师父怎么选。”
倒是旁边脑子简单的高士聪单刀直入,“冷头他选过了。他选错了。”
冷无疾的选择害死了曲三更的父亲,曲三更的选择又害死了宋辰——讽刺感拉满。同样为一己私利选择与一方合谋,曲三更这一刻与冷无疾并没有差别。他或许追求公道,却难放下私欲,他有很多小聪明,却欠缺了大智慧。
很多观众在猜测曲三更是否知道父亲死亡真相。从明面剧情上,他并不知道。魏知县虽然将记录二十年前惨案谋划全程的日记交给了他,但冷无疾行凶在日记主人死后。不将这一点挑明,是创作者的善意。当残酷真相被逼直视时,会催生又一轮人伦悲剧。
如若曲三更知道真相,这样的笑容将不复存在。
再说冷无疾。他的恶中,多少带些半推半就的纠结无奈。他的确选择与陆直合作,伪造现场,杀死曲天明。但多年来他资助曲家,将曲三更视若己出。
他也的确是蠹县两行的靠山,但比起易班头狮子大开口,他只取50两,还要贴补给捕快们。而当地在他这样的治理下,也的确长期保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当听到曲三更想要解散两行,他没有阻止,指点他搜集证据、寻找证人。当年他参与惨案,首要目的是给相濡以沫的爱人林四娘赎身。两人识于微时,多年来他独爱一人,也算一往情深。
但一些细节却又透露了冷无疾的人性底色。听闻他身故,林四娘换了一身素缟,包了几锭元宝,又摘了手上镯子,差曲三更给冷无疾妻儿送去,忧心孤儿寡母生活艰难。考虑自己身份特殊,林四娘又嘱咐“就说是薛举人送的”。然而,冷无疾早已留下大笔钱财,不仅家人衣食无忧,冷桂儿甚至能豪爽拿出大笔钱来,重金悬赏征集线索。
似乎对至爱之人,冷无疾仍是有所保留的。冷无疾身上有种入世的投机和平庸之恶,这种人性的灰度来自社会的灰度。
人人都把收100两银钱当作寻常时,他只收50两,似乎就是个“好人”——然而这钱从一开始就不该拿。剧中绝大多数角色都游走于这种暧昧的灰色地带——一如现实中的我们。
繁城之下,亦是凡尘之下。而你我皆凡人。
人设崩塌?
社交媒体上对《繁城之下》诟病最集中的问题之一,在于大结局时“为反转而反转”,导致角色“人设崩塌”。
但我不这么认为。尽管人物的命运转折巨大,但在此前的剧情中,已用扎实的细节铺垫了必然性。最大反派陆直,曾是“没有人不喜欢”的“干少爷”。剧中一段细节便交代了陆直讨人喜欢的原因——
彻夜在外赌钱的陈旺翻墙归家被陆直撞见,他主动帮其隐瞒行踪。
见陈旺手上有药方,他细心发现其母停药数日,于是自己掏钱帮他抓药。
他甚至让陈旺先休息,自己帮忙当值到下午。
他教陆忠识字,给小宝子带好吃的,稍长一些还开始管理账房。
命运在此时急转直下。
陆远暴灌他喝酒,陆直酒后吐真言,希望陆远暴收他为子,“比亲儿子还孝敬您。”
一席话触了陆远暴的逆鳞。出身草莽的陆远暴杀人越货起家,本就戒备心极重;虐待林四娘、甚至有青楼女子去陆宅后失踪,让人怀疑其身心俱恙,无法有后。
极尽羞辱之后,陆远暴将其赶到乡下做苦力。被他视作长辈的陆忠又诓骗他陆远暴要杀他,策动他和自己联手先发制人。陆远暴、陆忠的确是将陆直推向罪恶深渊的诱因。但人见人爱的少年变成“杀人不用刀子,谋财没有官司”的恶人,是其性格注定。
他醉酒时表白,若不是陆远暴收留,早已不知葬身何处。而陆忠到乡下接他,他再讲这番话时,收留他的人变成了陆忠。出生草芥,他的求生欲极强。
虽被告诫“知道秘密是危险的”,陆直始终主动探寻其他人的秘密。
陆忠警告他知道别人的秘密很危险,他却对刺探秘密有种扭曲的执着。在私塾撞破王夫子留学生鞭笞自己尚可说是偶然,但他还敢去挖掩埋的头骨,胆识已非等闲之辈;此后他跟踪好友小宝子,从朋友口中套出冷无疾和林四娘交好的秘密。为了验证,他还在晚上偷窥二人私会过程。
被冷无疾抓住欲取性命,危急之下他竟步步为营,冷静分析保住自己的益处。
对于家庭与富裕生活,陆直非常向往。陆宅上下都以为他被陆远暴宠爱,唤他“干少爷”。机敏谨慎如他,略有推辞,乐在其中。
聪敏、胆识、欲望,他一样不缺。《繁城之下》对关键转变的描摹,不吝笔墨。回到陆宅准备杀人谋财的陆直,结识年纪相仿的陆不忧。
陆不忧不爱和富家少爷玩在一起,坦言不适应“少爷”身份,主动问起陆直本姓,作揖唤他“薛兄”。在陆不忧、小宝子这些朋友陪伴下,陆直“突然觉得轻松了”“睡觉都踏实了”,想放弃原先的计划。
箭在弦上的陆忠又拉他回来,“我们若不做下去,我到死,都是个哑巴;你到死,都是个家奴。”
就在陆家想让他做陆不忧书童时,陆远暴旧事重提二度羞辱他,陆近信则貌似好意地说“你尽心伺候……我们陆家自然会让你侍奉一辈子”。
陆直喃喃重复“侍奉一辈子”时,镜头给到大半辈子装哑巴的陆忠。
随后这段表演有许多细节——
陆直下跪,鼻腔一擤,喉头一咽,原本低垂游移的眼神陡然亮起来,直勾勾地盯向面前的陆家兄弟,“二爷今日总算让我明白了,陆直应该做什么。”
这一刻他下定决心,彻底黑化。
陆直眼神变化,表现其已下定决心做出选择。
全剧最后一个谜底揭晓,复仇的魏知县其实是小宝子时,同样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小宝子的正直,在他为数不多的出场里,几乎处处描摹刻画。
比如本文开场那一段关于偷点心的讨论。陆直有他的求生本能和实用主义选择:“不就该偷性情好的吗,这样就算他们发现了也不会拿你怎么样。但小宝子坚持“性情好的不能偷”,“人家性情好反而要被偷,那这世道不就反了吗?
在他的世界里,对世道的“正”有执着追求。遇到陆不忧被人欺侮,尽管素不相识,对方又人多势众,小宝子立即冲了出去。第11集结尾,岳半仙给出那句“魏知县是陆不忧”,我就跟朋友讨论,魏知县绝对不是陆不忧。按照陆不忧的秉性,即便面临灭门之仇,他也会坚持在法度范畴内解决问题。奈何事件已过去二十年,即便有陆忠当年日记为证,也难撼动薛举人。
但小宝子不一样。和陆直同样出身底层、受尽羞辱的他,有一套“盗亦有道”的逻辑,即便改变不了世道,他也要在自己这里有所坚持。所以他要轰轰烈烈地让当年的仇人们以诡奇的姿态曝尸公众之中,引经据典将他们的罪行昭告天下。
很多人都想知道魏知县最后凑近薛举人的悄悄话说了啥。在我看来,说什么不重要。他只是需要一个靠近旧友的动机,好让对方结果了自己。
从一开始,魏知县就已将自己的死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剥脱薛举人功名护体的实用功能,也是对自己非公义手段复仇的惩罚,还有与歧路旧友殊途同归的渴望。
小宝子的行为,是复仇,是报恩,更是殉道——为自己认定的正的世道。
最终对垒的二人,出身相仿,境遇相当,最终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恰似人性两极的对决。这样的大结局,极具象征意义。
两个善于伪装的人一场夜谈袒露心迹,布景灯光极具古典之美。
而作为剧中唯一与二十年前旧案没有牵连的主要角色,宋辰与魏知县呼应,探讨的是公道的边界。
宋辰少年得志,状元在望。即便考题偏门,依然作出精彩文章。奈何卷入朝堂之争成为牺牲品,受尽酷刑,屈打成招,让朋友蒙冤自尽。后来世人只道他酷刑狠戾,却不见他侠骨柔肠。
抓到凶手委托制作磨盘的石匠,他威吓对方要将竹签插入指甲。石匠将所知情况和盘托出,他仍将人扔进大牢,关到破案为止——他担心的,其实是凶手灭口。
在真相揭晓前夜,宋辰与魏知县有一场夜谈。两位同在蠹县衙门共事的人,一个以愚笨昏庸的面目糊弄人,一个以严刑峻法的手段恐吓人。其实两人都在伪装。
“可那些上本举报的御史言官,让你致残的刑部堂官,忙于党争的朝廷大臣,还有那些一口咬死你舞弊贿赂的愚民庸众,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受到惩罚。不是你的冤不能平,是你的仇无处报啊。”
魏知县一番推心置腹,潜台词就是“我懂你的冤,也希望你理解我的冤,成全我以死鸣冤,以命言志。”宋辰原本打算“看个热闹好了”,然而魏知县这番决绝燃起他的鸣冤斗志,“魏知县有一场等了二十多年的冤情,无论如何,我都要让他活下去。”“我要让他看到,所有的冤情,都能够水落石出。
他搬出自己羞于提及、来路屈辱的“五品”官阶,保下魏县令一命,却牺牲了自己。人生最后一句话,他说,“你的冤,有头。我很羡慕你啊。”
在魏知县写下遗书之时,我们终于知道小宝子的姓名——魏逢时。
生未逢时,他目睹好友被另一位好友屠杀满门;
可又生为逢时,宋辰以命相抵让他活着看到冤情昭雪;
死亦为逢时,他得以拉着陌路歧途的好友同归于尽。
大量细节的铺垫,不仅人设没崩,细品还别有韵味。细节的大量运用,让观剧体验更加丰沛。比如薛举人出场之时,身边有个刺绣屏风,画面是一老一少河边钓鱼——而陆直多次和陆忠一起钓鱼。比如魏知县第二次看到飞刀传信时,哼唱“长刀大弓,坐拥江东,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昆曲《浣纱记·打围》,讲的是吴越争霸的故事,“卧薪尝胆”暗示了魏知县隐藏的身份。
我喜欢《繁城之下》,因为它罕见地触碰和探讨重要的社会议题和人性边缘,也因为在这样宏观的题材之下,它依然靠细节构筑起一个精彩的故事。
但愿这是个开始。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简工博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song


◢ 猜你喜欢↓↓
在他之前,中国没人这么画画…丰子恺诞辰125周年,孙女:生命终点,他仍寻觅人生暖意
北京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江浙“暴发户”是怎么发家的?金钱、人性、伦理…小老板们的40年→
著名导演侯孝贤因失智症退休,不会再拍电影
不在上海却打卡骗取医保金,多位长护险护理员被判刑
数字人主播能24小时带货还不要工资,网红们是不是要失业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