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观众很“识货”!16小时歌剧、8小时话剧、5小时音乐会...超长演出为何大受追捧?

吴桐 上观新闻 2023-11-30

16小时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8小时俄语话剧《静静的顿河》

5小时钢琴家马祖耶夫“拉赫”马拉松

……


正在进行的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涌现了不少马拉松式的超长演出。这些超长演出对观众的体力、脑力、审美力都发起了挑战,但无一例外都掀起话题,令观众痴迷。


一部电影的标准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舞台剧通常也不超过3小时。在一个快节奏、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观众常常要求戏剧情节紧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丰富的观演体验。


这些超长演出有必要这么长吗?

它们靠什么留住观众?

又对表演者、对剧场服务

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观看:

碎片化时代,依然渴望深度


11月5日晚,观众刘晓希看完《静静的顿河》走出上海文化广场,时间已经接近午夜。她和朋友一起走出文化广场,一边等车,一边讨论剧情。复兴中路两侧的梧桐树下,站满了等网约车的观众,大家安静有序,仿佛还沉浸在8小时的梦境里。


“我觉得这个场景很‘上海’。”刘晓希说,“《静静的顿河》不是第一次来了,依然有这么多人愿意花8个小时去看,足见上海观众‘识货’,以及对严肃艺术作品的接受度。在碎片化时代,人们依旧渴望深度。我觉得,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引进这么多超长戏剧,是对上海观众有足够信心。毕竟观众才是这些超长演出生存的土壤。”


精致的服装造型和充满考据精神的道具设置,为《静静的顿河》注入了俄罗斯式的写实主义风格 董天晔 摄


超长演出为何受追捧?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激发起观众的“挑战欲”。乐迷郑颖峰花了四天时间在上海大剧院看完16小时《尼伯龙根的指环》,11月4日晚又在东方艺术中心,用5小时“陪跑”马祖耶夫的“拉赫”马拉松。


郑颖峰认为,对看超长演出的观众来说,体力上的准备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功课”。“‘指环’听完的确挺累,但也有极大的满足感。想要完全沉浸到这样宏大而复杂的作品中去,还是需要提前‘预习’。剧中,无数的音乐动机和剧情相对应,唱词深刻而富有哲理,看完只能再次感叹瓦格纳的伟大。”


马祖耶夫音乐会现场 资料


创作:

重要的不是长短,是如何留住观众


事实上,“马拉松式”的演出古已有之。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因为太短不足以表达情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演出时间不断缩短。情节紧凑、逻辑紧密的“佳构剧”成为主流,戏剧家曹禺按“三一律”创作出的《雷雨》就是“佳构剧”的代表之一。


然而,艺术史上总有许多挑战常规和标准的经典。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时长16小时,庞大、复杂、费解,为何百余年来一再在全世界上演?为何每次演出都能掀起话题?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认为:“说到底,还是符合艺术经典的核心要义:第一,触及人类存在的根本命题;第二,艺术手法高度原创而成熟;第三,灵感水平高超且长时间在全剧中维持。”


《尼伯龙根的指环》彩排现场 董天晔 摄


8小时话剧《静静的顿河》改编自苏联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历时14年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的动荡年代,哥萨克民族历经波折的生活、顽强的斗争与伟大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说,这样的鸿篇巨制决定了话剧的体量。“8个小时的演出版本浓缩了140万字小说中最精华的部分,完整观看全剧的体验并非枯燥乏味,而是会被其历史厚重感和舞台表演所震撼。”


近年来,本土“马拉松式”演出也越来越多。赖声川的《如梦之梦》时长8小时,陆帕的《酗酒者莫非》时长5小时。刘晓希预测,未来国内可能会出现更多超长演出。“短有短的好,长有长的好。重要的不是长短,是创作者如何把观众留住。”


《静静的顿河》堪称俄罗斯乡野生活的史诗,在剧中可以看到非常丰富的民族舞蹈、歌曲表演  董天晔 摄


表演:

攀登珠峰,挑战体力和脑力的极限


《静静的顿河》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时,钢琴家马祖耶夫正在东方艺术中心挑战“拉赫”马拉松。这场音乐会上,马祖耶夫要一口气演完拉赫玛尼诺夫的五部钢琴协奏曲,压轴的是被称为“世界最难钢琴协奏曲”的“拉三”。音乐会需要两位指挥接力完成,但马祖耶夫从头弹到尾。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致敬。


在马祖耶夫之前,华裔钢琴家王羽佳今年年初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挑战了同样的曲目,《纽约时报》形容这场演出是在攀登“音乐珠峰”。


马祖耶夫音乐会现场 施晨露 摄


“陪跑”完马祖耶夫的“马拉松”,郑颖峰说:“这样一场演出非常考验艺术家的能力,盲猜4年后,贝多芬逝世二百周年,会有演奏家挑战贝多芬五部钢琴协奏曲马拉松。这样的挑战我很支持,只是不要勉强。”


16小时《尼伯龙根的指环》,光听完就够累了,对表演者来说无疑更是极限挑战。指挥家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压力不言而喻,歌唱家们也展现了惊人的才能。《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布伦希尔德是所有戏剧性女高音中最难驾驭的顶尖角色。扮演齐格弗里德的男高音更在第三部中唱满几乎四个小时,直至筋疲力尽。演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也是现场艺术的魅力和吸引力。


马林斯基版“指环”的舞台设计十分复杂,每一场幕间休息都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换景 董天晔 摄


服务:

一张毯子、一枚蝴蝶酥彰显城市温度


观众能否经受超长演出的考验,与观演习惯有关,与作品吸引力有关,同时也与剧场服务有关。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至今记得,2019年,《静静的顿河》第一次来沪时,剧场员工曾在23:30中场休息时兵分八路为观众买夜宵吃;凌晨2:30演出结束,调度出租车排队几百米有序接观众回家。


基于上一次经验,再演《静静的顿河》,剧场方在舒适度、便捷度、自由度上做了更多优化。观众可以分两天看完,也可以一天看完。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笑称,一个是跑“半马”,一个是跑“全马”,量力而行。演出结束时间也从凌晨2:30提前到23:30。


剧场为《静静的顿河》观众准备的观演攻略 上海文化广场提供


幕间休息时,剧场还为观众提供蝴蝶酥、水果蛋糕、巧克力布丁等糕点,以及气泡水等饮品,在剧场的不同空间售卖,选择丰富,同时避免排长队等候。文化广场大厅的台阶上,也放置了许多软垫,供观众用餐时就座。


在《静静的顿河》演出现场,记者发现,临近午夜时分,有观众在座位上睡着了,身上盖着的毯子是从剧场租借而来的。观众赵禹说:“一张毯子,一枚蝴蝶酥,就是这样的小细节,让我看到上海的温度。看超长演出,上海观众很松弛,即使没有坚持看完,但于忙碌生活间隙在剧场睡了个好觉,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静静的顿河》演出间隙,观众有序购买食物和饮料补充能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吴桐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咚咚



◢ 猜你喜欢↓↓

五年前,一群外国人到上海“暗中观察”...今年果断决定:巅峰出道!身份转变背后,他们经历了啥?

上海有家电影院火了!VIP厅人气爆棚,有人拉着行李箱赶来...都是冲着这项服务→

紧急提醒:有毒,千万别吃!很多上海人爱吃的美味,居然有高仿版...

最新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上海浦东一村干部被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