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上海这条百年马路打卡的年轻人,有了新发现→

上观新闻 2023-12-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层阁 Author 舒抒

12月第二个周末

愚园路又“人气爆棚”


这次是本土游戏大厂米哈游的作品《崩坏:星穹铁道》与在地商户合作举办快闪活动,打卡完成规定任务就能获取一支“银枝”玫瑰。而在打卡逛街之余,一些年轻人也开始走进愚园路两侧,一探上海弄堂深处居民的生活和建筑历史。



就在本月初,愚园路长宁段新增了3处生境花园,分别位于江苏路街道的西园大厦、岐山村和万村居民区等老弄堂。它们依次以观鸟花园、松鼠乐园和昆虫百草园为主题,成为居民家门口生机勃勃的生物栖息地。


巧合的是,三座生境花园都位于愚园路北侧,在这片百年风貌街区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生境绿廊”。江苏路街道则联合区域共建单位推进党建融合,在共治共建中打造出一片“自然+艺术”跨界融合的生境艺术街区。


西园生境花园


调研中排摸出一条生态绿廊


张宙苓今年75岁,在岐山村居住了20余年。冬季每天早起后,她都习惯在8时出门,到附近的中山公园或者坐公交车到静安公园逛逛。但随着年岁渐长,腿脚不再利索,能有一个家门口的小公园让岐山村的老邻居们一起走动,成为她的一个小小的心愿。


岐山村所在的江苏路街道,是上海市中心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占比达40%,辖区内不仅有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还有近190栋优秀历史建筑。在寸土寸金的愚园路沿线,想要“挖”出一片公园绿地并不容易。


岐山村生境花园


西园大厦


但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江苏路街道在主题教育调研中发现,居民普遍希望在相对拥挤的居住环境中,能有一片家门口的绿色来“透气”。恰逢长宁区近年来持续构建生境花园网络体系,能否用小而精的生境花园来平衡老城区的空间不足以及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街道很快展开了进一步的居民意见征询。


江苏路街道自治办主任韦天良介绍,一方面,生境花园与一般的小区绿地不同,既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源、水源和庇护所,又具备观赏休憩、绿色碳汇、雨水调蓄、自然教育、健康疗愈等功能,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生境花园需要动静结合、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良好的植被基础,愚园路沿线成片的水杉林恰好符合条件,与不远处的中山公园还能形成生态呼应。


西园生境花园为鸟类准备了栖息地


在综合考量各种环境因素后,西园、岐山村、万村三处生境花园确定了选址。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西园生境花园一经开放就得到居民好评。这处废弃近10年的小区花园经过改造更新,如今设置了花园剧场、芳香吧台、野鸟地图、观鸟台、蜜源花圃、季节性渗透地、秘境小水洼等观赏点位,种植着各色花卉的花箱、高大的水杉乔木以及尺度宜人的小水洼都为城市候鸟提供了难得的栖息地,也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观鸟、赏景。


西园生境花园内的水系


护绿队在全过程民主中产生


“在生境花园的硬件建设中,街道发现后续的使用、管理和运营维护才是更大的考验。”韦天良说。在愚园路沿线,包括西园大厦小区在内,不少老弄堂都处于居民自管为主、物业仅负责托底服务的状态。能否组建一支居民自治队伍来守护生境花园,成为当务之急。


此时,江苏路街道今年启动的“零距离”一居一特自治创投行动发挥了关键作用。10月,街道举行了一场围绕“岐山松鼠乐园生境”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建行动,居民们在听取生境花园设计师的介绍、了解岐山村生境花园的设计理念后,明确了“生境花园维护离不开在地居民”这一共识,岐山村居民区党总支也开始招募并组建自治护园团队。


生境花园护园队征名活动


江苏路街道又组织居民展开护园队征名活动,为自己喜爱的志愿者团队名称投票。“绿境灵”——生境里的护绿精灵,“愚生生”——生生不息的愚园路花园,几个寓意深远的选项都是居民们的心头好。最终,“绿境灵”脱颖而出,成为愚园路生境花园护园队的名称,同时聚集起一批热心居民、党员骨干和关心绿化、设计的民间达人争做“护绿卫士”。


在西园大厦居住20多年的朱秋霞阿姨是“绿境灵”的首批成员,领取志愿者马甲的当天,她就期盼着能早点安排值班,在花园里进行护绿巡查。


“我觉得身上的责任可太多了。”朱阿姨向记者列举她已经为自己安排好的“任务”,“花园要定期浇水、捡垃圾、检查植物生长情况,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劳动;小朋友来了要为他们做绿植、生态的科普;年轻人来了要为大家介绍我们西园大厦的建筑历史……”在搬进西园大厦前,朱秋霞曾经在武康路居住多年。住的都是“好地段”,她也因此更懂得老弄堂里有一片花园的珍贵。


在愚园路沿线各个居民区,还有很多像朱阿姨这样的热心人,在参与生境花园的自主维护、自我管理、自发活动的过程中,成为生境艺术街区的共建者,向来往愚园路的人们敞开心扉,展示家园的变迁。


西园生境花园的居民志愿者


有序繁荣,“网红马路”就不会是贬义


市中心老弄堂,停车空间捉襟见肘,在将小区绿地改建为生境花园时,是否有居民希望腾出空地作为停车位?当记者在不同的老小区询问如何平衡功能性使用和绿化空间时,得到的却是几乎同样的回答:花园就是花园,不能为了停车牺牲自然空间。


居民们这番回复的底气,一方面来自愚园路街区党建所带动的错峰停车探索,老弄堂小区与邻近商务楼、学校纷纷结对,相互解决市中心停车难。


另一方面,随着愚园路城市更新并成功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条百年马路成为人们来上海深度游的必经之地。游客与居民如何和谐相处,商业繁荣与民生保障怎样相互平衡?一座风光宜人、小巧别致的生境花园,就像是一剂有效的缓冲,让居民、游客都放慢脚步、沉静思绪,在愚园路体验“慢下来”的生活形态和新的治理模式。


居民们盼望明年开春,西园生境花园有一番繁花盛开的景象。


探索新型街区治理模式这一目标,在愚园路生境花园的《生境公约》中也有体现。记者注意到,这份公约不仅在开头就明确“生境花园有别于一般的社区花园”,明晰了生境花园不仅由“绿境灵”志愿者团队日常维护,还要靠全体居民共同参与、一同营造,公约更对生境花园的游园方式做了普世性的规范。


如,花园内照明会根据季节变化而调整,因而要避免在夜间关灯时游园;生境花园维护标准高于普通小区绿地,需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不能自行放生动物;除了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花园内的池塘、水系也承载了清洁和生态功能,不要随意投放鱼类,也不得在花园内晾晒衣物、停放非机动车等代步工具。考虑到愚园路日益繁荣的商业文化,公约还特别提出,不得在园内举办与游园性质不符、未经许可的商业活动。



记者采访中,无论是在地居民还是街道管理方,都不认为“网红街区”是贬义词,而是要通过积极合理地引导,让街区繁荣而有序。


为此,江苏路街道已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自然博物馆、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长宁区低碳中心等专业机构共同打造愚园路生境艺术街区,并与愚园路街区共治联盟、愚园路一小等单位签约,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街区和园区共建。根据初步计划,明年愚园路生境艺术街区将开展生境自然课堂、生境设计秀、生境艺术节、生境微论坛等系列活动,以“生境花园”为支点,撬动更广泛的街区共治力量。


“明年春天,我们小区的生境花园肯定很漂亮,等这个冬天过去,欢迎大家来参观!”朱秋霞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舒抒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泰妮



◢ 猜你喜欢↓↓
上海一些马路都是“补丁”?有网友摔伤坐轮椅!记者实地走访,市民吐槽:修完了又挖…
无学历无房产无需居住证,也能在上海落户?揭秘“代办落户”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毛宏芳突发疾病逝世,享年58岁
在上海乘公共交通,可以帮2个同行人刷码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