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亮相!“我们看不见,就让更多人看见我们”

上观新闻 2024-03-27
3月8日8时,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动情讲述:
盲人看不见,那就让更多人来看见我们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残联兼职副理事长王永澄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作为一名盲人能够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十分激动。“我一定要把盲人兄弟姐妹们的声音带到大会上,我们盲人看不见,那就让更多的人来看见我们。”王永澄说。

王永澄说:过去的一年,我经历了几个特殊的时刻,比如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人大代表投下庄严神圣的一票;比如去年11月13日,有关部门专门派人到福州,把盲文版的代表建议答复送交给我;还有新修订的无障碍环境法开始施行,我提出的为残疾学生提供大字版教材的建议,被立法机关采纳并写入法律,“这些都令我倍感温暖。”

王永澄说,还有一个新的细节,今年的全国人大会上专门准备了盲文版的会议文件方便于我阅读,这满满的细致安排,不仅仅是我履职无障碍,也令我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使残疾人群体能够更加平等融合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我虽然双目失明,但立志用勤劳的双手与我的残疾人兄弟姐妹一起追求梦想。回首我的经历和成长,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让我从一个盲人按摩师成为一名主任医师,让我从一个普通公民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小伙车祸后眼球凹陷到颅内,
上海交大副校长帮他复位眼球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90%要通过眼睛来完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介绍,自己和团队聚焦眼部恶性肿瘤研究,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5%发生于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当家长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需要摘除眼球。

“为此,我们建立了超选择眼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从股动脉插管经过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到大脑颈内动脉,将微导管插入眼动脉,经眼动脉将药物注入到肿瘤内,药物剂量不到全身化疗的1/10,但浓度提高14倍,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大,全身副作用小,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的保眼率,实现了保生命、保眼球、保视力。”

范先群说,作为一名医生,深感责任重大,“病人找医生看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人命关天,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我做手术时总是认真做好每一个操作,缝好每一针。手术不满意,我不下手术台,如果一个医生对自己的手术结果都不满意,怎么能使病人获得最好的手术效果?”他记得一位20多岁遭遇车祸的小伙子,他的面部粉碎性骨折,眼球凹陷到颅内,病情重、治疗难。后来,利用自主研发的眼眶外科内镜导航手术系统,重建眼眶等面中部的骨骼结构,复位眼球,使这名小伙子又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此外,范先群特别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让更多的学生超过我是我的目标,这样就能培养出更多令人信任的医生”。他的团队近几年先后涌现出7位国家级人才,他们已经成长为病人信赖的好医生。

他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将以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己任,持续关注青少年的眼健康问题,建议进一步强化近视防控手段,提升近视防控的效果,降低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让每一位追光少年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南开大学副校长:要让电动汽车充一次电,
就能跑1000公里以上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小到手机、大到新能源汽车,电池都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您在电池领域工作30多年了,能否分享一下电池创新的进展情况如何?

陈军说,我是来自南开大学的一名老师,在电池领域已经做了30多年的研究,现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电池,电池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街道上绿牌子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电池就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大家知道,目前电动汽车还跑得不够快,充电也不是足够快,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它容易“趴窝”。这些现象的背后,基本上都跟电池有关,因此研究更高性能、更安全的电池,无论是在电动汽车行业还是储能领域都很重要。

“我和我团队历时30多年,持续在电池领域进行科技的创新攻关。我们不断在电池领域耕耘,把冷板凳坐热,把冷门变成了热门,我们团队开发了超越传统的电池新体系,提出了新的电池工作原理,创造了新的电池材料,让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大大提升。”陈军说,他们设计制备了可以全天候宽温工作的阻燃型电解液,可以在零下70摄氏度工作的这种大容量的电池,还开发了基于我国丰产元素的低成本、可充电的钠电池、氢电池,为未来大规模储能提供技术支撑。

他提到,目前固态电池是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一旦产业化,将改变现有的电动汽车产业格局,同时开辟电动航空等新兴的市场,他们团队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联合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单位协同攻关,已经研发出400瓦时/公斤的固态电池,跟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300瓦·时每公斤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相比,要超出30%。

陈军说,未来的1~2年,他们要突破600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的研发,让充一次电,电动汽车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同时,在快速充电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也都要大幅度提升,这是一个在全球具有引领性的技术的变革。同时,他们团队还在学术和产业之间搭建桥梁,真正实现落地的转化。南开大学牵头成立了天津市新能源创新创业联盟,建立电池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培养人才,在“天开园”将电池的成果进行孵化转化,推向市场。

他说,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的动力和支点,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的载体和落点,两者互促互融。未来,他们团队要把电池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有机衔接,加快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可持续推动更好性能更高安全的电池,让电动汽车跑得更远,行的更快,充电速度也更好。

中国人自主研发脑机接口芯片,
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帕金森治疗成为可能


在回答记者关于红外科技自立自强的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介绍,团队在红外热成像领域解决了很多卡脖子问题。他分享了一个故事:“很多年前,有一次开会坐在我前面的是一位退伍的老兵,他的两只袖子是空的,因为他失去了双手。当时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科技能够让失去肢体的残障人士也能够正常生活?”

经过多年努力,他带领中华脑机接口公司团队,成功研发了65000通道双向的脑机接口芯片。“到目前为止,国外的脑机接口芯片也还只能做到3000多个通道,而且是单向的。”黄立说,这项技术使得很多原以为目前还实现不了的医疗应用都成为可能。比如,可以让假肢能够有真实的感觉,可以通过人脑意念来控制假肢,还让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比如癫痫、老年痴呆、抑郁、帕金森等等,还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对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交流、使盲人复明、对记忆进行存储等等。这些以往都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场景,未来都有可能出现。

“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努力奋斗,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做出来的。”黄立说,除了脑机接口芯片,团队还在红外热成像、红外探测器等方面打破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到了世界领先。还着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成功实现了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几百架无人机在天上全自动飞行,不需要人来进行控制。人工智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把结果推给政府部门和地面相关人员,进行实时处置,解决了很多城市管理难题,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数千亿的产业板块,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黄立表示,作为高科技企业,未来还要不断研发更多让梦想成真的前沿技术。“我们要用一项又一项的科技创新和突破,为构建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同时也向世界证明:别人能的,我们中国人也能!”

乡亲们问全国人大代表,
地里的秸秆你都不收拾,不就是懒吗?
她回答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梨树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您来自东北黑土地,请问在种好黑土地,多打粮,带领群众致富方面,您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呢?

“我是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作为一名东北黑土地上的新农人,在黑土地上推广新技术,新理念,我乐在其中。”韩凤香介绍,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

她说,小时候村里的山墙上有一条标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带着对黑土地的眷恋,大学毕业后,她返乡创办了农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刚开始创办时只有5名社员,当时老乡们还习惯于靠天吃饭,不懂得科学种田,因此村里出现了许多“破皮黄”,黄土裸露,产量极低,“捏把黄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黑土地成了过去式。当时我们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的“梨树模式”,乡亲们都说,地不用铲也不趟,秸秆留在地里边你都不收拾,这不就是懒吗?

到了出苗期,玉米苗又壮又齐,其他用传统方法耕种的地里,总有些玉米苗是高高矮矮,大大小小,被农民叫做“四世同堂”。到了秋天测产时,“梨树模式”比传统种植的产量高出了三成,乡亲们彻底服了,跟着我耕丰收,求高产。

韩凤香说,现在合作社集约经营土地15000亩,田里的土越来越肥沃,饭碗才能端得越来越稳。他们以4500亩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为一个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全部实施零售模式,省了贷款难、卖粮难的烦恼,遭了灾还有保险补偿。这样一来,大家发展现代农业,做好零售模式的劲头更足了。

从大型播种机到蔬果机,再到喷洒生物农药的无人机,大型农机具达到了73台套。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装备,在我们的黑土地上广泛应用。合作社服务带动周边9个村800多户农民,2023年合作社实现粮食总产量2000多万斤。

“过去乡亲们都习惯叫我韩小丫,如今他们更喜欢叫我韩农技师。我被吉林省人社部门评为高级农技师,我带着乡亲们探索玉米秸秆养牛,牛粪发酵还田的循环经济模式。现在连村里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都经常向我取经。”韩凤香说,如今合作社已经成为包括农机作业服务、种植业、养殖业在内的多种经营型合作社,入社成员比初创时翻了20倍,达到了158户,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韩凤香说:“我和乡亲们牢牢记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要装中国粮。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多种地,多打粮,在推动大家增收致富的同时,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

种桃子竟让果农增收2500多万元!
全国人大代表透露奥秘


中国妇女报记者提问:现在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琳琅满目,作为一名果农,您觉得如何让水果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得更好、卖得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绿农兴云果品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说,在合作社管理中,我逐渐意识到合作社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的需求。比如,机制不健全、产供销链条不完整、销售渠道单一、收入不稳定等。为了破题,我多次跑到农贸市场超市对接销售,但结果都不理想。

那时,区里出台了“互联网+”工程,我抓住这一政策利好,火速开展了互联网加大桃的电商运营模式,让传统的合作社迭代升级,通过线上接单合作社组织货源,物流配送销往全国各地。早上鲜桃在树上,中午在路上,晚上摆到餐桌上,这种快捷的营销模式让我们的品牌越来越亮。

桃子卖出好价格,也吸引了更多果农想尝试电商。于是我开设了电商培训班,手把手传授电商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经营懂电商的职业农民。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合作社也成为国家级示范社,而我也获得“全国农业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

随之而来,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一次,我们销售到超市的桃子被拒收了,有几个果面光滑圆润的大桃切开后有虫子。这是由于种植的不规范和不科学。于是我组建了大桃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开启标准化种植。经过不懈努力,标准化种植的大桃稳稳的占住了高端市场。短短三年时间,服务果农3000多户,果农增收达2500多万元。

我越来越意识到,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近年来我与农林科学院合作创建了拥有9名研究员的科技小院,引进了博士农场、智慧农园、大桃优新品种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大桃的品质,更为果农打开了科技创新致富的新路。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深知荣誉背后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深耕农业,扎根农村,和乡亲们一起把我们的桃子种得越来越好。用桃子加科技,为乡村振兴做出一份贡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邬林桦 周程祎 刘雪妍 曹飞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Rong


◢ 猜你喜欢↓↓
上海市民注意:明天10点开抢!去年爆火,比明星演唱会还难抢…赶紧定闹钟、看攻略→
痛心!93岁表演艺术家在上海去世,一生与众多著名演员合作过
上海今年将新开哪些购物中心?名单来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