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明确:这样的公园今年还要增加!网友却吵翻...24小时开放,到底有没有必要?

上观新闻 2024-03-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懂经 Author 陈玺撼

上海在努力建设“千园之城”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园的内在品质和管理服务能级,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截至2023年底

上海逾六成城市公园已24小时开放

今年

上海将再推动30座公园

成为“24小时公园”


近期

就能否24小时开放举行大讨论的

闵行区最大城市公园

——闵行文化公园

受到广泛关注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

“24小时公园”的关注


公园为何要24小时开放?

有没有必要24小时开放?

逾六成24小时开放的城市公园

如今怎样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回归初心

1月29日,闵行文化公园就24小时开放举行大讨论,赞成或反对,没有一方占绝对优势。

赞成的表示,公园是城市家具,应当物尽其用,即使深夜、凌晨使用的人少,也要尊重“少数派”享受公共空间的权利。

反对的表示,公共资源不是无限的,此前闵行文化公园已经延长开放到晚上九点,满足了大部分夜游人群的需求,为了极少数人新增大量投入和管理成本,得不偿失。如果“硬上”,无法持续有效运营,还会有治安风险、噪音扰民、破坏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后遗症”。

还有一群人持中立态度,认为可以先试一段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有些人则聚焦全天开放的成本,建议算清楚增加多少钱、能不能负担,再采取下一步行动。

3月底,闵行文化公园夜间延长开放3小时的试点将满月,是否会进一步24小时开放,目前尚未有定论。

“我们正通过客流量监测系统和口头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公园周边有使用需求的人群,以及每天18时后进入公园的人群特征进行‘画像’,为完善配套服务和延长开放的程度提供决策依据。”闵行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吴培红表示,截至3月19日,闵行文化公园每天21时至24时的游客量占到全天游客总量的3%至4%,其中,35%的游客年龄在35岁至45岁,36%的游客年龄在45岁至60岁。

闵行文化公园延长开放3个小时(从21时延长至24时),试点一个月后再决定是否24小时开放。图为公园保安巡检设备。陈玺撼摄

闵行文化公园,保安人员深夜巡查水岸。陈玺撼摄

公园要不要24小时开放,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答案可供参考。

首先,回归初心,就起源而言,城市公园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为工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城市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1858年,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被视为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开端。当时,纽约正苦于城市环境恶化和犯罪率上升的问题,建设公园的初衷是让普通公众不用去郊区就能享受乡村的美好环境,以此缓解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缺乏的问题。

直至现代,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让居民在其中休憩、活动,身心获得疗愈,始终是公园重要的功能。而且,人们对这一功能供给的需求,随着城市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夜间经济的繁荣而日趋旺盛。

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夜间出行人群的规模约为338万人,远高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从分时客流来看,上海头部商圈从19时到次日6时的客流量,占全天四成左右。

中山公园2023年对每天最后两个小时入园的游客量进行了统计:平均729人次,占全天游客总量的3%。夜间、凌晨想在公园中享受“闹中取静”的人们,已不再是“少数”。

公园24小时开放,还有重塑城市空间的意义。

简·雅各布斯在20世纪60年代发起了关于城市权归属的行动,倡导重新打开城市道路空间,让街道开放且充满生活气息。

公园作为重要的开放空间,在开放性上应有同样追求。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城市公园延续了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围墙间数量极其有限的出入口和限定的开放时间,反而让公园成了城市步行网络的阻滞者。

有学者在2018年将纽约中央公园与上海世纪公园的开放度进行了比较,相同单位面积下,前者的入口数量是后者的两倍以上,内部还有5条连接周边街区的高效穿行路线,而后者在2021年7月1日前入园是限时且收费的,“可穿行路线”为零。

长宁公园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张乃春和中山公园朝夕相处了30多年,他认为,中山公园从2016年6月30日起24小时开放,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周边居民绕路的麻烦。

“地铁开到十点十一点,结果公园六点就关了,要绕外围走十几分钟。开放后,从公园里穿过去,五分钟不到,空气好,还有保安巡逻,心里踏实。”张乃春回忆起公园24小时开放满月时的数据,除了前四天知道的人不多,之后每天18时至次日5时游客都在千人以上,这里面至少一半的人是来借道的。

“公园应当是城市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破碎化街区的黏合剂。”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表示,这正是中山公园24小时开放6年后,打开围墙的目的,公园和周边公共空间不再有隔阂,真正融合起来,让人们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多可能性。

接近凌晨,中山公园内,还有市民在夜跑。陈玺撼摄

直面成本

让人们在24小时开放上达成共识,能否负担增加的成本是难关。

奉贤区一座公园的管理方告诉记者,2005年该公园免门票后,全年游客量从40万人次飙升至100万人次,到2012年,公园一年的支出已经是免票前的两倍以上,其中,增长最明显的支出是人事、维修、管理经费,分别是免票前的3.2倍、3倍、1.7倍,即使财政拨款有所增加,当年资金缺口仍有90多万元,“24小时开放的话,要再多出9个小时到16个小时的管理成本。”

有不少人以为,公园多开几个小时增加不了多少成本,但实际上,只有加大软硬件投入,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夜间开放的安全风险。

中山公园2016年全天开放前,相关基础设施和监控等硬件设备的提升改造就投入了数百万元。园内新装了100多个探头、18个紧急救助装置,还有不菲的人力投入。“刚开始试点时,30多个保安一起上,稳定后一点点减少,但直到今天,晚班(18时至次日6时)也只比白班少了3个人。”张乃春说。

杨浦公园、黄兴公园去年10月23日24小时开放前,检修并新增了一批电缆线、灯带、防护栏杆、警示标志,扩招了公园管理、运行保障人员,较之前增加了三成。黄兴公园还引进一台巡逻机器人“小安”,可以引路,或让公园管理员远程劝阻不文明行为。

闵行文化公园原本有100多个探头,基础较好,但这次延长开放前又加装了18个,并扩招了十几名夜班保安。园方给部分保安配备了红外热像仪,用来远距离观察林深草密的死角。保安队队长梁万福让一名队员跑到50米开外的树丛中蹲下,红外热像仪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红色圆点,“这是他的头,散发热量。”

闵行文化公园内,保安人员试验红外热像仪。陈玺撼摄

闵行文化公园监控室。陈玺撼摄

不难发现,公园24小时开放,智慧管理工具和手段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长期来看,技防设备的运维成本低于人力成本,且效率更高。”杨浦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管理指导科负责人裴蓓介绍,黄兴公园在水体周边安装的电子围栏在去年11月救了一名游客。当天深夜,电子围栏警报器多次响起,保安赶到现场,发现一名精神状态异常的游客在水边徘徊,将其劝回保安室,并通知家属。

在闵行文化公园的监控室内,记者也见到了这种电子围栏,一旦有人从桥上进入夜间封闭的环湖区域,警报便响起,提醒保安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出入口有人值守,其他区域是两人一组巡逻,巡得再勤,大部分区域还是有二三十分钟的‘盲点’。”张乃春坦言。

令不少公园管理方望而却步的延长开放成本,暴露了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的短视。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团队研究了上海延长开放公园的游客需求与管理对策,指出当时165座公园中有111座是“老公园”,设计时未考虑到夜间开放,需要改善照明、安防、监视警报、降噪等系统才能满足游客需求。

这促使更多公园在规划建设时注意为将来的开放“铺路”。

晚高峰时,徐家汇公园保安队长王文文站在百代小楼的值守点上:“衡山路8个出入口,我这个点位可以看到6个。尤其是在晚上值守时,发现问题的效率大幅提高。”

“24小时公园必须平衡好开放度和运维成本。”前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余仕杰参与了徐家汇公园的规划建设,他觉得徐家汇公园把握好了开放度,“看似无界,实则有界”,八成左右的边界采用远低于人视线的植物、城市家具进行了“软隔挡”,游客被引导到固定的出入口,大幅降低了值守人员的投入。

打开后的中山公园2号门,与街区、公交车站无缝融合。陈玺撼摄

徐家汇公园采用了“看似无界,实则有界”的设计,可“节约”值守人员。陈玺撼摄

无界“磨合”

公园24小时开放,表面上看是开放时间的延长,实则是公园边界的打开。延长开放的数小时内,原本被人为隔开的公园内外有了交流,也因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人与人的“磨合”。曹萍华和毛佩珍,一个住徐家汇公园旁,一个在中山公园附近,她俩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公园里的“老娘舅”。在公园里活动的团队,因为抢地盘、声音太吵等引发矛盾时,常常能见到她俩的身影。

“公园延长开放,周边居民最怕的是光污染和吵闹,解决好了,多数居民还是支持的。”曹萍华常和春燕舞蹈队的舞友们说,市中心要找块开阔的场地跳舞,还有这么好的鸟语花香相伴,很不容易。

在天平路街道的协调下,各个团队达成共识,大家分配好时段、场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单次不超过两个小时,避开清晨和晚上的居民休息时段。曹萍华说,春燕舞蹈队几十年跳下来,没接到过投诉。

毛佩珍记得,中山公园刚开始24小时开放时,曾出现一批喜欢夜舞的“新人”,还有几个拖着音箱和投影仪来做“露天卡拉OK”生意的。

华阳路街道分而治之,一方面联合监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置“露天卡拉OK”,另一方面牵头成立中山公园广场舞自治联盟,通过“老团队”招新,吸纳一些“夜猫子”,引导他们跟随团队提前活动,避免深夜扰民。

同时,中山公园1号门外空地、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门口、露天音乐台等处安装了分贝显示屏,超过70分贝,保安就会找到相应团队的“老娘舅”。

毛佩珍说,公园里常见的这几种文体活动,除了夜跑的,基本都要找到团队才起劲,团队都规规矩矩地在白天活动了,晚上那几个“孤魂野鬼”也就没了兴致。

中山公园靠近周边社区的区域都设有“禁音牌”。陈玺撼摄

中山公园内,保安人员开车巡逻。陈玺撼摄

公园边界打开后,相关部门原本界限清晰的管理职责也产生了交集。

“开放的公园本质上已是街区的一部分,相关监管执法力量也要跨过曾经的边界,进入公园、覆盖公园。”吴培红介绍,今年春节期间,闵行区、七宝镇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的公园无界管理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已启用,监管执法部门将积极参与公园延长开放时段的社会共治。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夜间治安巡逻队伍将公园纳入夜巡范围;多部门组成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协助公园劝导、管理园内不文明行为,治理园外机动车、非机动车违规停放和乱设摊等现象。

在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协调辖区街道、公安、城管、城运中心、应急管理等部门和单位建立了联合执法和协同管理机制,针对每座24小时公园制定“一园一策”,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通过“组合拳”治理违法违规及不文明现象。一些夜游的市民已经发现,深夜的公园上空,不时有无人机飞过,镜头的另一侧,公安民警在默默守护着大家。

闵行文化公园一处主入口旁的保安室。陈玺撼摄

公园24小时开放后,园内动植物休养生息的时间、空间在夜游人的冲击下被压缩。专家指出,就维护城市脆弱生态、降低公园运维成本等角度而言,有条件的公园应当在24小时开放时留一片“静土”。

公园24小时开放不应是“一刀切”。达良俊建议,推行分类型、分批次、分季节、分时段、分区域的夜公园“五分”开放模式,优先开放中心城区及居民区周边等需求量大的公园。夜间使用率低的公园缩短夜间开放时间或不开放,园内动植物、文保设施可能受影响的公园,如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及古典园林公园等,应适当调整开放时间或不在夜间开放。

同时,24小时开放公园不一定要拆除所有围墙,可通过增加或局部放大出入口等方式提高通行便捷性。对于紧邻居民区、生态敏感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不应夜间开放的区域,可通过划定夜间开放区、非开放区的方式进行分区管理。

回到纽约中央公园,每天闭园5个小时这一举措坚持了多年,深得人心。居民们觉得公园“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在公园24小时开放的“潮流”下,提供了一种冷静客观的参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陈玺撼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wing


◢ 猜你喜欢↓↓
枪手冲入音乐厅扫射!已致上百人死伤...俄外交部:是血腥的恐怖袭击...谁该对此负责?现场视频曝光→
“巨大打击”!凯特承认了:患有一种不明类型的癌症...亲自揭秘“消失”原因→
吓人!上海一小区两个月有23位受害人,民警血压狂飙...幕后“黑手”竟是为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