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入境上海的外籍旅客真相:
欧洲增长12.8%
全面互免签国家更猛
上海空港口岸进境外籍旅客正在大幅增长。来自上海海关的数字,今年一季度,上海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境航空旅客78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倍,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23.8%。
具体来看,今年1至3月,上海的进境外籍旅客达118.5万人次,同比增长6.9倍,环比增长6.6%,占进出境旅客总数的15.1%。其中,来自泰国、新加坡等与我国实行全面互免签证国家的进境旅客数达64.9万人次,环比增长51.5%;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我国单方面试行免签政策的欧洲国家进境旅客26.8万人次,环比增长12.8%。上海有着全国最大的进出境空港口岸,上海海关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持续释放“智慧旅检”红利,努力让旅客体验“无感通关”。如浦东机场海关已全面实施“先期机检”模式——旅客到达行李转盘前,旅客的托运行李早已在分拣处同步接受海关监管,每件行李通常不超过6秒钟即可完成检查。由此,入境旅客平均通关时间被压缩在30分钟以内,整个通关过程“免排队、免搬箱、零等待”。
外国游客想在中国“买买买”
支付问题解决了吗?
2023年以来,我国入境游市场逐渐回暖。与此同时,消费支付难、外币兑换不便、离境退税较为繁琐等问题再度备受关注,直接影响了境外来华游客的旅游体验。
3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表示,入境游客支付难的问题确实存在,下一步,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下推进优化入境支付环境工作。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了很多具体举措,总的原则就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大额刷卡,就是根据外国游客刷卡支付的习惯,在景区、酒店等消费场景布设POS机。目前,如上海的五星级、四星级甚至三星级以上的饭店都已经重新升级改造了POS机;多地的机场、景点、购物场所也都布设了外卡POS机。北京也在加速进行刷外卡POS机的升级改造。小额扫码,实际上国内国外都有电子钱包等产品,实现互通在技术上也不难,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外国游客绑定国内移动支付系统的程序比较复杂。”石泽毅说,文旅部正在跟平台方和企业方共同研究,解决技术、程序方面的问题,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额扫码的数额,同时实现现金兜底,在所有消费场所都要能使用人民币。会上,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吴科锋透露,文化和旅游部下一步将着力提升重点旅游场所支付便利化水平,主要包括支付便利化和入园便利化两个方面。在优化支付环境方面,文旅部将着力提升重点旅游场所支付便利化水平,推动国家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部建立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所需的软硬件设施,推动线上线下支付更加便利,构建包容多元的支付环境。同时,文旅部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在入境游客较多、消费场所比较密集的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配套布设外币兑换服务点,或推动周边银行网点提供外币现钞兑换服务,更好满足入境游客现金支付需求。在推动入园便利化方面,文旅部将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同时发力,便利游客购票入园,全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在线下购票方面,将推动所有旅游景区保留人工窗口,为老年人和入境游客提供线下购票服务。在线上预约方面,将推动实施线上预约购票的旅游景区优化预约程序,推动重点旅游景区线上预约程序提供英文界面,需要实名预约的,将外国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大陆)通行证等纳入认可使用的身份证件范围。常年预约空余量较大的景区,不实行预约,尽可能减少游客个人信息采集。吴科锋称,文旅部还将推动重点旅游场所完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不断提高服务人员外语服务水平。在旅游旺季,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措施,提升文旅场所的接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