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上海服刑学非遗,确有其事!监狱请非遗传承人授课,有人出狱后成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雪妍 上观新闻
2024-09-06
你可能没见过这样的非遗展——进入展厅,迎面看到的大幅照片上,是戴着手铐的双手和监狱铁门;边上还展示着罪犯的改造模式,以及一日生活规范;偌大的展厅里,上百件展品个个精致,全出自服刑人员之手……


6月7日下午,“艺术改变人生——
上海‘非遗进大墙’教育成果展”
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分12个展区,以图文、视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上海市监狱管理局下辖 15 所押犯单位 43项非遗矫治项目的255 件展品,包括玉雕、顾绣、竹刻、紫砂、磁刻、面塑等等。

这些展品大多工艺繁复,耗时数年才能完成,比如青浦监狱展出的顾绣作品《竹鸠图》,出自曾经的服刑人员徐华(化名)之手,曾被松江文化馆估价8万元人民币;北新泾监狱带来的钩针编结花束,直径足有一米多,是35名服刑人员共同创作的;周浦监狱带来的彩豆画作品,甚至复刻了《清明上河图》……

顾绣《竹鸠图》

各监狱的展品


“2012年,青浦监狱通过松江文化馆联系到我,希望我去监狱里上课,当时我也没有把握,犯人都是大老粗,能坐得住吗?坚持得下去吗?没想到每周一次,一上就是十几年,效果蛮好。最近我们还把课程带进了女子监狱,反响也挺热烈。”顾绣非遗传承人沈丽莉说,徐华就是个很有悟性的学生,“他懂山水墨韵,还爱琢磨、肯吃苦,非常难得。后来他刑满释放,还被聘为我们文化馆的辅导员,给大家讲刺绣知识,讲得也很不错。”

钩针编结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用一针一线编结出无数花样和作品的手工艺。2023年开始,北新泾监狱邀请非遗传承人蒋兰君来授课,培训了35名服刑人员,完成了200余件作品,还与上海话剧中心合作,制作了旗袍钥匙和手提福袋等文创作品。

蒋兰君说:“钩针编结的技法很实用,从饰品玩具、家居用品到围巾衣服,可以说‘万物皆可钩’,也很好上手,一两个月就能钩出漂亮的小花,服刑人员学得都很认真。有人说以后出去了可以摆摊卖手工,也有人说要钩一束玫瑰送给女朋友,我觉得都蛮好。”

宝山监狱的紫砂壶作品

南汇监狱的衍纸作品

提篮桥监狱的叶雕作品

展览的结尾处写着“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上海监狱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大力引进非遗优质项目资源和专业力量。各监狱选择适合服刑人员改造需求的非遗矫治项目,并做好项目对接、师资安排、技术指导等工作,全面推进“非遗进大墙”教育矫治项目,提升监狱改造质量。

据了解,近期,司法部对上海非遗矫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上海的经验做法转发全国监狱系统学习和借鉴。上述负责人提到,他们曾对参与过非遗矫治项目的罪犯进行过调查,其重犯率远远低于同类罪犯的平均水平,其中参与玉雕矫治项目的罪犯均未重新犯罪。有的罪犯出狱后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大师非遗传承人称号;有的创建工作室,继续为刑释人员提供帮扶指导;有的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市群众艺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展览的筹备过程当中,他们在市监狱管理局的指导下去到了监狱,看到不少服刑人员在非遗传承人带教下,通过学习非遗技艺,获得一技之长,找回了自我的价值,焕发了对未来生活的热情,从而平稳地回归社会,开启新的人生。从中能看出,“艺术改变人生”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实践。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刘雪妍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okelly


◢ 猜你喜欢↓↓
53岁阿姨在上海开网约车,一天24小时都在车上,净跑16小时!网友:很努力,却有点心酸
上海这名12岁“小孩哥”参加高考,目标是中科大少年班
网友建议上海已婚家庭个税房租专项附加扣除增至三千元,税务部门回应
上海今天直冲32℃!隔壁邻居浙江省宣布入梅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观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