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气象台2024年07月04日09时3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本市大部地区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7℃,请注意防范强高温对工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确保生产、消防、用电等方面的安全。
1、外出时做好防暑防晒;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上海出梅:偏早一周有说法,
“大火”迅速“收汁”预示今夏偏暖?
面对炎炎烈日,经历了半个月雨水和潮湿的市民们,多少有些难以适应。根据预报,7月中旬还会有雨水来袭,上海真的出梅了吗?6月19日,上海入梅,与常年入梅时间一致,出梅时间却比常年7月10日偏早近一周时间。今年出梅偏早,其实和气候变化有关。气候专家表示,根据今年年初预测,上海今年出梅可能偏晚,这是受到全球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但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今年5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前期明显下降,从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确定已经结束。在厄尔尼诺及其滞后影响逐步消退的背景下,近期在西北太平洋出现了新的气候信号,那就是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BSISO是热带大气重要的次季节变化信号,周期为30~60天,活跃于亚洲夏季风区,它在东亚夏季风的建立,梅雨等季风雨带的季节性推进,夏季风的活跃、中断及其伴随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受西北太平洋近期活跃的BSISO活动影响,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上海连绵半个月的梅雨被中断,同时迎来一波高温天气。上海市气候中心汛期预测主班张志琦告诉记者,如果梅雨被中断超过一周时间,根据现行的业务标准,可以判断为出梅。还记得6月30日吗?那一天,上海遭遇入梅以来最强暴雨,加强版“暴力梅”倾盆而下。“雨刮器抡到冒烟”“雨声成了闹铃”“出门像是进了淋浴间”……一波又一波瓢泼阵雨让上海市民猝不及防,雨具仿佛失去了功效。仅中心城区(徐家汇站)一天几乎就完成了整个梅雨期雨量的一半KPI。据气象资料显示,6月30日的梅雨过程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水,轰轰烈烈为上半年做了收官。记者从上海市气象局获悉,今年梅雨形势非常典型,主要有3大特点:雨量多、暴雨过程频繁和局地性强。首先是雨量多。截至7月2日8时,上海的气象监测国家站梅雨量为242毫米至335毫米,全市平均梅雨量为289.1毫米,较常年偏多近2成。市区梅雨量335毫米,较常年偏多近3成。第二是暴雨频繁。梅雨期间,市区共出现8次明显降水过程;2次为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过程,累计雨量达174毫米,占梅雨期总雨量的5成;5次为大雨(日降水量≥25毫米)以上过程,累计雨量达256.6毫米,占梅雨期总雨量的7成以上。梅雨期最强降水过程出现在6月28日至30日,徐家汇站过程雨量123.3毫米(28日20时至30日20时)。第三是局地性强。梅雨期间,降水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北部,南部的松江、金山、奉贤等地梅雨量较少。梅雨量最多的是徐家汇站(335毫米),最少的是浦东新区惠南站(242毫米),相差1.4倍。但在历史上,今年的“暴力梅”并不算突出。自上海1873年有历史记录以来,梅雨量最多的是1999年,该年梅雨期暴雨日数多达8天(常年约1天),其中大暴雨日2天,并出现了连续4天的持续性暴雨过程。2020年长江中下游遭遇暴力梅袭击,上海梅雨期也出现了3天暴雨日。上海出梅之后,一波高温日紧随其后,是否预示着申城今夏偏暖?张志琦表示,仅凭这几天的天气表现,很难作为判断气候表现的主要依据。但综合各类因素研判,上海今年盛夏(7月至8月)高温日(即日最高温不低于35℃)可能会偏多,常年夏季一般为18个高温日。近几年,上海也曾出现夏天高温日偏多的情况。气象资料显示,2022年上海共迎来7个超过40℃的高温日,是150年来超过40℃日数最多的一年。7月13日,上海最高气温达40.9℃,追平历史高温纪录。10月3日,申城最高气温36.0℃,刷新了上海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晚高温日纪录。全年高温日总计达50个,数量为历史第二多。记者也从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得到了印证,今年上海汛期(6月至9月)气候年景偏差,降水偏多二至三成。气温略高至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多。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上海市天气、上海天气发布、上海发布、网友评论等
相关作者:戚颖璞
微信编辑:Wing
校对: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