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这个小茶亭,被誉为“中国现代园林坐标点”,竟然还没“出圈”!4个月建成,修缮却用了两年

龚丹韵 上观新闻
2024-09-06
松江方塔园一角,
有一个竹子与茅草搭成的茶亭,
名为“何陋轩”

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曾评价说,至今没有第二个中国建筑可以超越何陋轩。

建筑界认为它是“中国现代园林坐标点”这样的建筑,以后估计也不会有”。

然而,上海这个价值非凡的小茶亭,却并未“破圈”,普通人对其了解不多,殊为可惜。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方塔园,于2014年被列入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去年,饱经30多年风霜的何陋轩大修完工。


今夏,喝茶的、聊天的男女老少又开始在这个貌似普通的凉亭里活动,一如上世纪的景象。

为什么4个月就建好的小茶亭,
此次修缮却用了2年?



与古为新 反常合道

何陋轩,
一个竹子和茅草搭建而成的茶棚,
棚下覆盖面积259.2平方米,
台基总面积516平方米。
体量较小。

但在专业领域,它时常出现在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案头,是低年级学生建筑启蒙教育的现场,是中国现代园林里程碑中的名字,是不定时就会被各种建筑学论坛、沙龙拿出来学习研究的对象,是在中国建筑史中留下名字的经典之作。

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说,纵观过去一百年的中国建筑史,真正扛得起“传承”二字的作品稀少……在何陋轩,几乎做到了通融。

多年前,记者采访一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他说每年值得自己前往几趟、百看不厌的中国园林仅两处,一是苏州四大园林,一是上海的方塔园及何陋轩。

而后者,常看常新,每次都有新的启迪,在他心中,其参考价值绝不亚于前者。

对普通人来说,何陋轩或许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就是方塔园里一个好用的茶亭。

它究竟好在哪里?这是写何陋轩修缮之前,必须先说道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作为“北梁(梁思成)南冯”中的冯纪忠受上海市政府委托,设计方塔园。


生于1915年的冯纪忠祖上为书香门第,幼时私塾出身,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他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与贝聿铭是同学。

后来,他远赴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学习,获建筑师及特许工程师学位。回国后,他在同济大学长期担任建筑系主任,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

如今,他被誉为“一代宗师”、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之一。但彼时命运多舛,方塔园是冯纪忠留下的最后一件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完整保留、能尽情表达自己理念的唯一一件作品。

意识到这点,冯纪忠把毕生心血、未尽之言都灌注到方塔园中,以狮子搏象兔的心态造园。

千帆过尽,今天的方塔园
成为中国现代园林独一无二的里程碑,
而其中的何陋轩,
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坐标点。

据冯纪忠所写,方塔园逛一圈,累了,此时来到何陋轩,是“久动思静”,正适合坐下喝茶。

所以设计何陋轩时,他不采取中国园林中的“游廊”形式,“不然大圈圈之中又来一小圈圈,那不就乏味了”,“人走完那个距离,视野需要一个停顿”。

正好经费也没了,就地取材,搭个棚,故名“何陋轩”。

这是怎样一个“棚”呢?

先说茅草顶冯纪忠注意到,当时松江、嘉兴一带乡间农舍屋顶弯弯,两头翘角,这种形制,民间一般少有。他本想设计一个这样的顶,后又改动,融入了“歇山顶”的形制。


再说竹构。今人对何陋轩竹构的研究论文汗牛充栋,可见其设计之妙。


在古代,仅用细竹托起约200平方米的大屋顶,几乎不可能。冯纪忠运用了现代建筑力学结构,才让竹子足以承托。

远观,何陋轩材料自然,意境苍古,仿佛一间中国传统草棚,但近看便会意识到,细细的竹竿,支撑起一片大穹顶,现代手法的表达和运用十分精妙。

竹子容易腐烂,每一根竹子底部都加了一个“马蹄铁”,插入地面。


竹节也有讲究。建筑设计一般突出节点,让整体结构产生稳定感。

但冯纪忠偏不,他反过来操作,竹节点涂黑,中段涂白。暗处变得模糊,白处跳跃出来,在较暗的屋顶空间中,竹段仿佛断开,游离,飘动起来。如此,屋顶再大也不觉压抑。

“这是东坡‘反常合道为趣’的妙用。”冯纪忠写道。

随后说台基。它与一般的台基不同,分为三层,依次递转30°、60°,似大小相同而相叠,踌躇不定,描述那从未定到已定的动态过程。


冯纪忠称:“这叫引发意动。

整个方塔园,他希望展现宋代的神韵。宋园几无留存,但冯纪忠并不赞同仿古、模古,而是用现代建筑手法和语言,透出宋代园林的精神。

何陋轩还有诸多细节,如方砖铺地,间用竖砖嵌缝。这样既能加强方向感、埋暗线,且所有柱基落在缝中,不破坏方砖;又好似群柱穿透三层,把它们扣住了。三层台基错叠留下一个三角空隙,恰好竖轩名点题。

何陋轩有几段弧墙,却刻意没有围合。


各自起着挡土、屏蔽、导向、透光、视域限定、空间推张等作用,各有自己的轴心、半径和高度,若断若续。

他甚至想好了,当人们坐在何陋轩里喝茶歇脚,可以感受时间与空间的总量变化。


那是阳光从早到晚,刚好在弧墙慢慢移动的光影;
那是夏天遮阴、冬天挡风,美观而又实用的日常景象;
那是竹林摇曳,光、暗、阴、影,由黑到灰,由灰到白,构成墨分五色的动画。



他把一年四季、一日变幻,均计算在这方天地中。也把宋代园林的气韵、空间的意动、动静之间的转换,用现代手法和语言呈现。

他说:“各个元件都是独立、完整、各具性格,似乎谦挹自若,互不隶属,逸散偶然;其实有条不紊,紧密扣结,相得益彰。”

这就是冯纪忠心中的“与古为新”。

4个月建完,用2年来修缮

竹、草并非耐久材料。用它们做主体构架,很可能几个月就瘪了,几年就垮了。

但何陋轩在30年间,饱受风吹雨淋,历经上海数不清的大小台风、“百年一遇”的恶劣天气,依然安然无恙。

不过稻草还是薄到即将见底,一些零构件毕竟久经风霜。2021年,它终于迎来大修。同济大学黄一如教授主持修缮工作,他是冯纪忠的弟子。

何陋轩体量不大,材料结构也不复杂,当年搭建用了4个月,但这次修缮用了2年,为什么?

面对记者这个问题,黄一如沉思良久,回答:“我希望代入老师的视角,如果是他,会怎么修。这很难。”

黄一如希望修完的何陋轩依然灵动,有未定之动,有宋代园林之神,有今人畅怀之意,以及有冯纪忠的气质。

比如实现“意动空间”和“时空转换”。为了突出光影在弧墙上的变化,团队对植物做了大量减法。冯纪忠爱用植物表达空间,常青树和落叶树交织,四季景观不同,注重“总感受量”。


又比如一段弧墙,中间一块块方形镂空。修缮时,如何达到冯纪忠当年期望的那样,当光线穿过,地面恰好留下一块块光斑?弧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中,时而白色,时而黑色,修缮该取什么颜色?

冯纪忠强调“逸散偶然”,表面的随意性与内在的精密合理结合。当年,他一直对草顶不满,觉得稻草太薄,最好用茅草。

如今,修缮团队考查了多种茅草顶,有欧洲的,有中国的。黄一如琢磨:如果是老师,会喜欢哪一种?

最后从“逸散”角度,选了如今的品种,它没有欧洲茅草那么挺括,但又有厚度,与竹子尺度匹配。不过,当屋顶茅草厚度增加到30厘米时,屋顶的结构、整体细节比例都需要同步调整。

还比如竹子,它是何陋轩的支撑,相当于现代房屋的承重柱,极为重要。此次修缮,竹结构全部建模,用电脑模拟计算,可得到每根柱子的轴压、偏移,以保证力学上对大茅草顶的承托达到最佳。

但竹柱底部的金属靴,仍然经过一番纠结。

中国传统建筑中,柱子放在底墩上,其实是可以晃动的。而现代建筑,柱子插入底墩,追求纹丝不动,紧密稳固。

起初,根据电脑模拟计算的结果,修缮团队担心何陋轩竹构的稳固性,打算改用刚接方式的“紧”结构,几位专家建议还是保留原本“动”的手法。

然而,传统殿堂建筑之所以敢“动”,是因房顶重,压得住。何陋轩只是一个茅草顶,能压住吗?

正当黄一如纠结时,一位资深专家的话醍醐灌顶:“当年未经精密计算的何陋轩,依然保持30多年不倒,实践证明了一切。”

问题又来了,冯纪忠得意的节点刷黑、中段刷白,修缮时怎么刷?

“我说油漆刷到节点下面15厘米,工人们很认真,真的齐刷刷15厘米,太标准了,没有原本的逸散之感。”黄一如说。好在竹节用金属丝绑扎,绑扎本有高低,最后规定以绑扎处为准,重刷终于有了“逸散”效果。

这次大修,也有一些提升的地方。

比如封檐,冯纪忠设计时是开放的,可是雨水容易飘到棚内,后来被改成密闭。

密闭对结构伤害很大,因为风力会向上托起屋顶,容易导致结构晃动和倾斜。这次修缮,经过推敲,修缮团队精心设计了一个双层结构,不再密闭,让风和光进来,但雨进不来。


还有柱靴的缝隙,如何防止茶客们把烟头扔到缝里,经过仔细研究,用透气的不锈钢丝网进行了处理。同时,专业技术团队还对一些老旧材料进行除盐、除碱,既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砖料,又延长使用寿命。

最头疼的不是原样修缮,而是新增。

茅草棚池水对面,冯纪忠当年想再造一个亭子,供冬天喝茶赏景,搭一间诗意的“烹雪斋”。最后没有实现。

冯纪忠后来说,斋可以没有,但几片墙还是要有的,它们会形成空间的延伸,从茅草棚延伸到水的彼岸。


此次修缮,黄一如想补上老师的遗憾。当年连设计图纸都不存在的墙,如今增设在对岸哪个位置?多长、多高、多宽?

“只能现场设计。”黄一如说,他站在水边,让工人拿几根竹竿比画。在现场,用眼睛、用脚、用人对空间的感受决定它们的样子。

黄一如想起老师在2000年演讲时,当场背诵明代王世贞的《弇山园记》中的句子:“忽尽变,而玉玲珑嵌空,掩映千态,倒影插波,下上竞色,所不受影者,如金在镕,万颖射目……”

也就是说,背光的角度太湖石最好看,光线透过孔洞,倒映水面,光斑涟漪。于是,这两片墙的尺度,就根据水面的倒影效果来定。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响应夜晚开放的呼吁,此次何陋轩还增加了低调的灯光,以供市民夜晚赏景。

与今人说,与后人说

“30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我完成了何陋轩的模型搭建。没想到30多年后,有机会把何陋轩重新搭建一遍。那么再过30年,谁来修、怎么修?”黄一如感叹。

所以此次修缮,团队把所有资料电子化,施工过程完整记录,细节无一遗漏,并且全部3D扫描建模,就为了保证未来,任何设计师只要手握这些资料,都可以依葫芦画瓢,做到原样重建。

但是何陋轩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冯纪忠也在不断修改,在晚年提出了一些建议。

老照片里的何陋轩,随时代变化,总有一些细节在变化,有时是周围生长的植物造成的空间感受,有时是使用的人造成的物件加减。似乎每个年代的何陋轩都有点不一样,它会生长。

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中国人对建筑、对空间、对生活的这方山水天地独有的理解。

在技术发达的当下,建筑可以造得很简洁、很光亮、很精确。

而方塔园及何陋轩传达的是中国人理解的人与自然,是根植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动与静、神与意、人生与天地,它使用的却是现代手法。

黄一如团队曾用冯纪忠提到的6组关键词归纳方塔园及何陋轩。

首先是与古为新。冯纪忠尊古而不崇古,他说这里的“为”是“成为”,而不是“为了”。

关于方塔园里的布局与各建筑的尺度,冯纪忠曾经比喻说,就好比酒席,有人晚到入座,如果打断气氛,则煞风景;如果无人搭理,则局面尴尬;如果一到就和其中一位不停私语,可厌。那怎么做呢?“一一招呼到,好些,适可而止”。这对今人如何处理新增建筑与历史空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城市诸多新与旧之间的关系,都有启示。

此外还有意动空间、反常合道、曲线合唱、时空转换,以及关键词“百姓建筑”。

何陋轩看上去像一个简单的大棚,冯纪忠主张美观无须条件,即使造价低廉也可传达美感。当时,负责施工的是由返乡知青组成的普陀区水电油漆竹建工程队,在搭建何陋轩的具体工法上,他放手让竹匠基于自身经验实施。自落成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何陋轩一直深受百姓欢迎,他们在草棚下随意聊天、喝茶、玩棋牌游戏,日常画面温馨惬意。

这个如此经典而又具备极高美学价值的作品,却容纳了最市井、最有烟火气的生活场景。正是冯纪忠这种源自百姓、服务百姓的设计思想,使得何陋轩成了建筑经典。

好在冯纪忠留下了一些文章,供后人更好地理解他的初衷与本意。《何陋轩答客问》《意在笔先》《组景刍议》《人与自然》……

他把柳宗元的“旷奥”运用到风景动态中,用现代科学技术理性分析古今之排布。

他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把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形、情、理、神、意”五个阶段,何陋轩是从写自然的精神转到写自己的“意”,并引领所有的空间在情景交融中生成意境。

他概括说,日本园林讲究的是“抑”与“静”,中国园林讲究的是“引”与“趣”


有趣的是,他的诗论也带有独特的建筑思维,比如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以发的长度(空间)度愁的久长(时间),就是一种时空转换意向。他的诗论、画论、文论,说的是古代传统文化,也是今人建筑设计的方法。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大建设、快速迈入现代化,可以回想,那时大多数新建的建筑是什么样?大多数人为之欣喜的审美风格是什么样?

冯纪忠却在那时造了一个反常合道、与古为新的方塔园及何陋轩,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立意和价值,却又表达得十分具有现代感。

30多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懂何陋轩,或者说,试着读懂这个超越时代的作品、读懂冯纪忠想说的话。

今天,造出美丽、优雅的建筑和空间相对容易,但是有韵味的东西却十分难得。冯纪忠那代人孜孜以求的意境创造方法,也就是现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还是要想办法接续下去。”黄一如感叹。


大修一年后的今夏,
何陋轩中,
又见市民茶歇、聊天、
跷脚、发呆的世俗画卷。

值得欣喜,上海这座城市不只有外滩建筑、武康大楼这类老房子,还留下了冯纪忠的方塔园及何陋轩。

一如初见时,相与离座,过小桥,上土坡,俯望竹轩,见茅草覆顶,弧脊如新月。
故而望明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者:龚丹韵
微信编辑:Wing
校对:Rong



◢ 猜你喜欢↓↓

事发上海网红店,蟑螂爬面包后续来了:立案调查!网友:不是第一次,还吃出过指甲…

痛心!沿街招牌坠落,已致3死7伤…死者母亲:6岁大女儿已离世,4岁小女儿还在ICU

台风橙色预警发布!“格美”将迎爆发式增强,上海明起降温,浙江多地紧急撤离旅客

上海两名公职人员接受审查调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观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