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隆昌公寓:上海版“猪笼城寨”里的真实人生

2015-10-22 龚汉岚 孔亮 上观新闻

【地标记忆】据说这座建筑出自英国人之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是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部分,解放后,成了杨浦公安分局职工的宿舍,现在的隆昌公寓里,什么人都有。“有钱人、年轻人都搬走了,留在这里的大多数是搬不走的,还有外来打工的人租房的。”


日前,有沪版“猪笼城寨”之称的隆昌公寓完成大修,环境有所改善。隆昌公寓的出名,是因为它的造型像极了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包租婆的地盘,而里弄里的生活又让人浮想起旧上海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惹得不少文艺青年像捡到了宝贝一样纷纷前来朝圣。


然而这外人看来如文物般的宝贝,住在宝贝里的人,却是另一番想法。如同鲁迅笔下的鲁镇,路过的文豪心动不已,那是因为他没有听到住户九斤老太的话。

  

(电影《功夫》里的猪笼城寨和包租婆)


在杨浦区隆昌路上的一排商户中间,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就在这个小门里面,藏着一片宽敞的大院子与250户鸽笼般的老公房。这些老公房五层高,以大院为圆心,一户挨着一户地围满了整个大院

(现实版猪笼城寨隆昌公寓)


据说这座建筑出自英国人之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是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部分,解放后,成了杨浦公安分局职工的宿舍,现在的隆昌公寓里,什么人都有。“有钱人、年轻人都搬走了,留在这里的大多数是搬不走的,还有外来打工的人租房的。”


从院子往上看,有坐井观天之感,四周的房子围得严实,衣被从楼道的各个角落里伸出来,与院子里晾晒的衣被一起组成壮观的景象。拾级而上,每层楼房只有一条长长的公用楼道,如同一个环形跑道,如果房子离楼梯远,进家门就必须路过很多户邻居。


也许是住得太贴近了,这里的邻里关系十分热络。院子里、过道里都有小据点聊天,不愿参与者则在自家门前的过道里悠悠地望着。在晚上八九点之前,这里的人绝不会寂寞,只要打开门窗便是人气。“好的话就是聊天,互相照应,那真叫一呼百应!不好的嘛,就是常会有人吵架。住了那么多年,总归有些邻里关系复杂的人。”居民钱阿伯告诉记者。


由于“被出名”,这里的居民一听记者,便知来意。谈到出名的原因,许多人却不明就里。对《功夫》的拍摄地说法,居民更是一头雾水。出名的原因,这里的居民猜测:“可能是因为拍过《我的美丽人生》吧?听说有人报道过这里,报道后是不是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呢?”

  

(隆昌公寓内真实的市民生活)


“宁愿蜗居,不想回家”

  

在隆昌公寓的老居民大多数剩下的就是老人,出没的年轻人除了还未结婚的小孩,就是外地来沪打工的人。选择在这里蜗居是一种无奈。


住在一楼的王小姐与丈夫都是80后,是从安徽宣城来沪打工人员。“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便宜的房子了。”王小姐的丈夫边蹲在地上修洗衣机边感叹。“两年前租这个房子的时候只要400块,现在都涨到800块了,条件的话,你可以自己看看。”


记者走进这间19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一房一厅都很迷你,楼上还有个阁楼。“阁楼就是睡觉的地方,站也站不起来。”当初搬进来的时候,除了阁楼上的床以外,什么都没有。“添置家具就花了几千块。”


最不方便的就是没有厨房与卫生间。厨房在外面的公用地上,卫生间只能到每层的公共厕所去上,洗澡根本不可能,所以许多居民自己花钱在过道上扩建了一个厨房与卫生间,但对于像王小姐这样的租户来说,根本不可能自己再花钱在外面搭卫生间,“我们只能到邻居家借洗澡了。”王小姐的邻居告诉记者:“卫生间是用来洗澡的,上厕所不好在这里上的,排到自家门口很臭的,我们都是用痰盂,倒到公共厕所去。”记者注意到,公共厕所旁边都紧挨着人家,好在打扫得较为干净,每层还有两个楼长管事,气味不算太大。


这样的条件下,租金一路涨到800元,夫妻俩就开始寻思着换房子。“这里的中介都认识我了,我天天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找不到房子。800元是最便宜的了,像我们隔壁的那些人家,面积差不多,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就要一千出头了。”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小姐还是不愿意回老家。“出来过的人与老家的人已经聊不来了。”

  

“这里才是根”

  

李阿姨与老伴钱老伯是这里的老住户。她的房间乍一看有17平方米左右,但钱老伯执意纠正说只有9平方米,因为房间的“客厅”原来是灶间,不能算做建筑面积。


由于人口多,夫妻俩像这里的所有居民一样,对房子进行了扩建与改建。伸到过道上的“浴室”和“灶间”是花了一万多元搭出来的,里面的灶间则改成了客厅。


“最大的不好是没窗户,”李阿姨告诉《申》报记者,由于墙壁另一侧是公共女厕所,她的这间屋是没有窗的,采光基本就靠敞开大门,而且还不时能“感受”到气味。但除了这些,李阿姨与老伴还是觉得,这里的“结构还是很好的”,“我住这儿一辈子了,舍不得搬!”


这一辈子花了李阿姨68年时光,李阿姨出生时就住在这里,是她做巡捕的父亲所分得的。出嫁后,她曾随钱老伯搬到定海路的爱国二村住过一段时间,但1985年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老母亲方便,就又和老伴搬回了这里。


李阿姨和钱老伯都是中学老师,曾经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差,但提到买房子,钱老伯总是很遗憾,“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营头脑。老早以前攒了5000元钱想买套房子,可是市价要5100元,我们就是老观念,不愿意过欠钱的日子,也不太好意思向别人开口。”也就是钱老伯这样的观念,当他们攒够5100元时,房价已经变成了每套5700元,当他们攒够5700元,房价都上万了……李阿姨笑道:“我不是美国老太啊,我就是典型的中国老太。现在儿子买房了,我们就在这里混混就好了。”


如今的李阿姨与老伴已经不想搬家了。“住我们这里的老上海人大部分都是20多年的街坊邻居了。谁家什么情况都知道,老头子有高血压,以前走楼梯时昏倒了,还好邻居发现得早,马上送医院。”由于用的是公共厕所,楼道没有路灯,街坊们就一起凑钱在楼梯口安上。“儿子一直叫我们搬走,我们不要搬,一方面,我们要照顾老母亲,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这里才是根。”李阿姨说。

  

“和狗一起看看各种故事”

  

中午11点,四楼的李先生将自己的黄毛狗抱上楼道上的台子上。每天上午,他都会给自己的狗梳理毛发。“这只狗已经5岁了,很乖的,不咬人。”


李先生原是一所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这套房子是1991年时老婆所在的电话局分的。正巧此时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年长者吵架,李先生告诉记者:“喏,这种吵架是天天都有,这里稍微有一点声音都会全街坊都听得见。他们两个是经常吵的,就为一个自行车车位。”


李先生觉得住在这里还是蛮有意思的,“每天和狗在外面看看各种故事,到了晚上9点这里就很安静了。可以思考一下人生。”他点了一根烟,吸了一口,“这房子多结实呀,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国民党在这里轰炸,把杨树浦发电厂都炸了,这里一点反应也没有。”


现在,李先生最大的梦想是儿子能住进一套大房子里,毕竟他不想让儿子像自己一样蜗居在这里,“现在只能指望他了”。

  

密集的住户、简陋的条件,却因为长久的相识、邻里的友爱,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


(本文刊登于2010年11月3日《申江服务导报》,由作者授权转载,原标题为《直击隆昌公寓:上海版蜗居的真实人生》,内容略有删改。图片来源:新华社 制图:孙欣悦 本文编辑:章迪思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海观察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海观察网站浏览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