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日历】国际法学家周鲠生的传奇人生

2016-04-20 麦读



法学日历周鲠生 国际法学家生日 1889 年 3 月 6 日逝世 1971 年 4 月 20 日周鲠生先生逝世 45 周年



从清末变法修律开始,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建立现代法律体制的漫长旅程。一代代法律人面临的是帝国殖民、军阀混战、八年抗日、四年内战,在狼烟烽火中,他们专注于近代法律体系的奠基与本土化。专心学问的法律人保留了火种,薪火相传,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故事。「法学日历」 意在揭开那些一直印在法律教科书上的名字后面,不平凡的往事。




周鲠(音耿)生先生是中国国际法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他所撰写的《国际法大纲》是国内各法学院、大专院校编写国际法教材的基本依据和读物,被日本东京指定为必备参考书。此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有关的专著。今天是周先生逝世 45 周年纪念日,简单回顾他的生平,以志纪念。


失双亲


1889年3月6日,周览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贫寒教书先生冢庭。他4岁丧母10岁丧父。幸其父生前深受家馆东主苏先烈(当时任长沙知府)的敬重,加上周览幼时天资聪颖,深得苏先烈的器重,才得以留在苏家家馆中继续伴读。无父无母、寄人篱下苦读了三个春秋之后,13岁的孤儿居然以文章名列榜首考取秀才,「神童周览」一时传为佳话。在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时,他靠公费到了学堂念书。周览是首批考取该校的年龄最小的学生。由于他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失调,靠微薄的官费读书,又无父母周济,常是衣不暖体,食不果腹,体质瘦弱,经常晕厥,然而他好学不懈,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文赛必得奖。周览虽然平日沉默寡言,但秉性耿直,在关键时刻;下畏权势,仗义执言。在一次抗议学校当局欺压学生的学潮中,因带头「闹事」 ,被谭延闿开除出校。然而谭又惜才,随又批准「才子周览」 官费留日。1906年,17岁的周览告别故乡只身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科。  

得贤妻



湖南立宪派首领谭延闿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前,周鲠生回国。与出身湖南望族的黄芳君结为伉俪。黄家长辈明知周览是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孑然一身」的清寒青年,但出于爱才,竟托苏先烈和谭延闿(时任湖南立宪派首领,任省「谘议局」议长)为媒,将长女许配给他。周览夫人黄芳君虽出身富贵人家,却贤惠能干,刚强开朗,婚后即远离富裕的娘家与周览自立门户,同甘共苦,勤俭持家。因此让周览一生全无家累和后顾之忧,能一心投入民主革命与教学科研中。这是周览终生之大幸运。


求学

                  


1906年在日本读书时周鲠生便已经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边学习边反清。1911年回国后,由于自小在苦水中长大,他对各类欺压弱小的行为天然敏感,1912年,当黄兴号召几位湖南籍留日学生筹建《民国日报》时,周鲠生第一个报名。创刊后,报纸成为讨袁舆论阵地,也是革命党人在汉口的联络处。在革命党人詹大悲领导下,他们准备武装反抗袁世凯政权。消息泄漏后袁世凯于当年3月24日动用武装巡捕以查出枪弹为由强行封锁报社,将里面的周鲠生、杨端六、任凯南、皮宗石、李剑农等逮捕,监禁到法租界的巡捕房。获释后,周览潜往上海。黄兴告诉陆续抵达上海的革命党们:「你们已上了袁世凯的通缉名单,国内不能呆了。」

1912年在黄兴的帮助下,周鲠生得湖南省官费支持,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继续攻读。到英国后,周览改名周鲠生。既为避难,也可能取其鱼骨的比喻义,蕴含着「刚正不阿」的气质。在8年的欧洲留学日子里,他不仅取得了爱丁堡大学政治硕土学位,而且获得一枚金质奖章。随后他又去法国深造,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学位。地域上从中国到日本到英国再到法国,专业上从政治经济学到政治学再到法学,名字上从周览到周鲠生,这位湖湘男儿游历数国,遍及多科,给自己的学术大厦打下了牢固地基。在伦敦,周鲠生他们又结识了王世杰、李四光、丁西林、陈西滢等中国留学生,并常聚一起纵论家国大事,彼此砥砺,观点越来越接近。


醉心学问不为官



暂驻乐山的武大


1921年底周鲠生从欧洲回国,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法制经济部主任。

1922年,周鲠生拟订了湖南大学第一份章程《湖南大学组织令草案》,其中第15条规定:「大学教员之薪俸,由评议会规定之。但教授年俸,至少不得下二千四百元。」理想主义可贵,但物质优厚才可让知识人保持尊严,专心教研。

同年,应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兼政治系主任。周先生开始在北大教国际法。「从那时起,在中国凡是有些成就的国际法学者,就我所知,几乎很少不是在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1928年,他和李四光、王星拱等发起筹建国立武汉大学。1930年,他到武大任教授,兼政治系主任,后又兼任教务长。1939年赴美讲学,并先后担任出席太平洋学会年会中国代表和旧金山联合国组织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

1945年回国担任武大校长。解放后,他继续担任武大校长。1950年奉调任外交部顾问,以后兼任外交学会副会长。1971年,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周先生不喜欢做官,解放前,南京政府成立立法院,任命他为立法委员,他没有接受。1949年初,国民党派人到珞珈山请他去做教育部长,他也拒绝了。

辗转五大名校,周鲠生一直是受欢迎的教授。「周先生总是穿着一身西服,冬季寒冷,教室未生火炉,无热气取暖,他一进教室,首先脱去大衣,再走上讲台,为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对他十分尊重。」他的课,不说一句空话、废话或闲话,措词简洁中肯,条理分明,笔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他上课时,同学们都争着坐前排,全神贯注,屏息倾听。他在北大教书时,北大当时有一种好传统,即让校外的人随意旁听。因此,周先生上课时,教室的窗台上都坐满了旁听的人。他在武大任校长后,依然给本科生开课。「真佩服他的讲课艺术。平常和他谈话,也许因为年纪大了,他总是轻轻地慢慢地讲。他讲课时,却精神抖擞,口若悬河,声音清脆有力,讲得有声有色。」当时甚至有小印刷厂偷印他的讲义以谋利。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2005年11月29日,周鲠生塑像在武大新法学院大楼落成。


周鲠生除了法学家的头衔,还有教育家的称号,这主要来自于周先生对武汉大学的建设和培育。周鲠生是武大历史上最优秀的校长之一,在办学理念上他服膺教育家蔡元培的治校精神,认定优秀的师资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先决条件。而他本人在这方面也确实具备蔡元培式的气度与魄力:求贤若渴,广揽人才,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不论是英美派还是德日派,他都会摒除门户之见宗派之别,尽全力去聘请。


1945年正是共产党和国民党斗争开始的时候,武汉大学内也是暗流涌动,各种势力角逐,周鲠生当年开始任武汉大学校长后的态度是效法蔡元培,决不无故开除哪怕一个学生。同时改造院系,除原有的四个学院,即文、法、理、工外,又恢复了合并出去的农学院,还增设了医学院,使武汉大学成为一个包括六大学院的、真正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为了办好武大,他在就任武大校长以前,就在美国亲自到许多大学去物色教授。他从哈佛大学成功邀请「武大的哈佛三剑客」韩德培、张培刚、吴于廑执教武大。韩德培是国际私法界一代巨擘,张培刚被誉为发展经济学创始人,而吴于廑的世界史研究也独树一帜。

也许正因他的努力和卓越,在1949年后几乎所有综合大学的法律系被相继撤消而由政法干校取代时,武大法律系巍然屹立,成为全国仅有的3个破例保留的综合大学法律系之一。

他延聘来的法学家韩德培这样评价这位校长「他一生最感兴趣的,就是读书、教书和从事学术研究。他懂得好几国外语—日、英、法、德、俄语(他六十多岁才学俄语)。他藏书很多,尤其是外文书,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为人正直、正派,平易近人,毫无架子。我有时去看他,他有时也到我家里来看我。所有接近过他的人,都非常敬重他,爱戴他。」

在武大国际法研究所的会议室里,周鲠生留下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叮嘱。


宪法起草者



左四周鲠生,左五胡适


胡适在其1959年的日记中曾写到:「鲠生的两个儿子(元松、小松)借祖望家请元任、雪艇和我晚饭。」

王世杰在1973年的日记中写到:「鲠生原已决定于政府撤离武汉时离开武大及武汉,并已嘱其长公子离武汉来台。但白崇禧(当时武汉最高官长)撤离时未通知鲠生,彼遂陷于武大。此事为白健生最不负责任至大过失。余甚以为憾。」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白崇禧不通知周鲠生呢?可能跟周鲠生不服从白崇禧的命令有关。据相关史料,国民党从武汉撤退之前,白崇禧曾勒令武大迁往广西桂林,遭到了周鲠生的拒绝。此外,作为大学校长的周鲠生,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就从客观上保护了中共地下党,也会导致国民党官员的相对不满。

别无选择的周鲠生为争取主动,只好找共产党来接管学校,但周鲠生并没有得到掌权者的重视。当时的武汉大学军代表朱凡在《武汉大学接管工作总结》中写到:「xxx在思想上是保守与落后,他虽以国际法见著,但与其说他是一个学者,不如说是一个政客。他政治手腕厉害,灵机应变,饱有经验,非那些书呆子可比。所以我们不把他做学者看,而作为政客来看。」

这里的xxx,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就是周鲠生。

周恩来保护了留在大陆的周鲠生,1950年便把他从武汉的教育系统调到了北京的外交系统,否则难逃批斗。

法学家李浩培回忆:「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周先生都很重视。重要的外交文件,非经周先生提意见,周总理是不批发的。」

当年,抗美援朝。毛泽东和周恩来听取周鲠生建议后,决定让参战部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赴朝作战,从而避免以交战国身份介入朝鲜战争。实践证明,这一建议给我国外交斗争赢得了较大空间。

1954年,周鲠生成为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四位起草顾问之一(另三位是钱端升,吕叔湘,叶圣陶)。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受到肯定和赞赏。周鲠生毕生研究国际法,其《国际法》一书将五项基本原则列为国际法之基本原则,使传统国际法发生了质变,对维护世界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与胡适的友谊




一位是国际法专家,一位是知名学者,周鲠生与胡适的友谊也是让人惊讶。除了周先生涉猎广泛文笔了得,也因一些理念上的惺惺相惜。

1924,周鲠生与他一众同道如王世杰等创办了《现代评论》周刊,主要撰稿人有:陈西滢、胡适、李四光、张奚若、陶孟和、闻一多等。现代文学史把这刊物的一些代表人物称为「现代评论派」。

1939年9月,周鲠生赴美。恰好胡适担任驻美大使。这一时期可谓周鲠生与胡适交往最密切的时期。胡适在日记中常提到周鲠生。据学者林建刚的研究,1940年1月的日记中,胡适写到:「鲠生、端升两兄来谈,我们畅谈国家大势、世界大势,直到夜半。海外不易得此种乐趣。」另一天的日记则写到:「今天我和鲠生谈。我劝他多住几个月,好帮我一点忙。他允考虑,我很高兴。鲠生淡于名利,又有见解。故我很想他多住些日子。」

后来对于周鲠生的治校才能,胡适也大加赞叹。据韩铁给他父亲韩德培写的传记《风雨伴鸡鸣》中记载:「胡适之先生在40年代后期到珞珈山讲学时,向被周鲠生校长请去作陪的韩德培等年轻教授大发感慨,说武大作为北大学者在扬子江边创办的名校,可以说是『功不唐捐』。他还说:『周先生才是真正当大学校长的人才,你看有这么多年轻人跟他,而我胡适之相比之下只是个混世魔王。』」胡适固然有自谦之嫌,但也可看出他对周鲠生治校才能的褒奖。 

1956年,两人已经分隔两岸,赴英国访问的周鲠生遇见胡适好友陈西滢。周鲠生想通过陈西滢劝胡适回大陆看看。面对周鲠生「有一时期自我批判甚为风行,现在已过去了。对于你,是对你的思想,并不是对你个人。你如回去,一定还是受到欢迎。」 的劝归故土,胡适写了一句堪称终极之问的眉批:「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 


两人最终也没有再见面,「洛城何日归,故人今转稀」 ,胡适只能于字中怀念故人了。

文革时期,周鲠生被武大造反派总司令部污蔑为「美国黄金案的总后台」,要批斗这位年近八十高龄的老人,又被周恩来阻止了。

1971年4月20日,82岁的周鲠生逝世。




心中默想一个单词然后回复,可以查看麦田出品的所有图书和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