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要用这个题目,但没有「杨绛」出现在题目里,很可能她的父亲要再次错过被更多非法律人知道的机会……学者名流在朋友圈里来来去去,真正读过他们著作的人又有几位呢?为了表明你读过杨绛,请在评论里留言《洗澡》几位主要角色真正的大结局吧。
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先生,清末新式法学教育培养的最早的一批法律人,创造了许多第一。
杨荫杭(1878年—1945年),字补塘,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学者、法学家。出身于无锡书香门第,自幼就受到祖父和父亲的严格教育。
1895年,17岁的杨荫杭考入天津中西学堂。该学堂由盛宣怀是年创办,第二年改名为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1898年,杨荫杭被南洋公学保送到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深造。1907年7月在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191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回国以后,杨荫杭经张謇推荐,在北京法政学堂任教。肃亲王善耆听说他精通东西方法律,便请他利用晚上的时间为自己讲课。
《译书汇编》由译书汇编社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办,被誉为「留日学生发行的杂志的始祖」,译书汇编社社长为戢翼晕,主要成员有杨荫杭、章宗祥、曹汝霖等人。该报以「编译欧、美法政名著为宗旨,如卢骚之民约论,孟德斯鸠之万法精理,约翰穆勒之自由原论,斯宾塞之代议政体,皆逐期登载。译笔流丽典雅,风行一时。时人咸推为留学界杂志之元祖。自后各省学生次第倡办月刊,吾国青年思想之进步,收效之巨,不得不谓《译书汇编》实为之倡也」。其时国内发生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些远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为了「联络感情、激励志气」,成立了第一个第一个中国留日学生学术团体———励志会。
杨绛与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
清末政府修律变法,亟待输入欧美法政知识,迎合政府需要和社会政治改革,各类法律学会和法律研究所陆续创办,大量法律类图书不断翻译出版,各种法律类杂志纷纷破土而出。其中以北京法学会主办的《法学会杂志》影响最大,杨荫杭为杂志主办人,以中外法律研究为主要内容。刊物辟有论说、社会政策、刑事政策、各国法制史、监狱协会报告、法制解释、外国法制、法学会会报、译丛、专件等多个栏目,出版5期后停刊,1913年2月复刊。修律大臣沈家本在复刊序中指出:「吾国近十年来,已渐知采用东西法律,余从事斯役,延访名流,分司编辑,聘东方博士相与讨论讲术,复创设法律学堂以造就人才,中国法学于焉萌芽。」
04
法律世界的疯骑士
辛亥革命成功后,杨荫杭再经张謇推荐,就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兼司法筹备处处长之职。在任职期间他秉公执法,不阿不谀。当时,有一个权势显赫的军阀到了上海,一些官员和士绅联名在报纸上刊登欢迎词,他们事先并未征得杨荫杭的同意,就将他的名字列入其中。他见报后很生气,立即在报上发表声明,他并没有对这个军阀有欢迎之意。当时有人笑他不识时务。他说: 「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在调任浙江省高等审判厅长期间,杨荫杭依法判决了一个有省长、督军为后台的恶霸死刑,结果省长屈映光告状告到袁世凯面前,说他「顽固不灵,难与共事」。当时任袁世凯机要秘书的张一簏与杨荫杭是同窗好友,从中说项,袁世凯才亲笔批了「此是好人」。 并于1915年将杨荫杭调到北京。两年以后,他又在京师高等检察厅长任上以受贿罪传讯扣押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交通总长许世英。结果国务会议出来为许世英开脱,反而对杨荫杭停职审查。这些使得他那翻译《堂·吉诃德》的女儿把他说成是一个自以为在「卫护民主法治的疯骑士」。
05
最早一批打广告的大律师
被停职审查后,杨荫杭被报社聘任为副编辑长,并重操律师旧业。早在任职政府官员之前,杨荫杭就已经发起创立了上海律师公会,加入者是第一代受益于短暂的清末法律改革,获得法律训练的中国律师。从1912年1月至9月的《申报》中,好几位自称律师或大律师的人士已登报公开宣布肆业,并在报纸广告上说明营业范围和地址以招揽生意,其间见报率比较高的就包括杨荫杭。
在处理律师事务之暇,杨荫杭除继续为报刊撰写一些文章外。这些文章出入古今,旁征博引,针砭时弊,文笔隽永,既是精彩文章,又是珍贵史料。其中对于民国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司法等多有涉及。
06
徒法不足以行 寄情音韵学
杨绛、钱钟书与女儿钱媛
爆发后,杨荫杭不再做律师,在上海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上海沦陷期间,杨荫杭除教书外,潜心研究。他特别好小学,为了考证名物,溯流探源,不但精研中国南北各种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而且兼通朝鲜、越南、缅甸、泰国、马来、印度、锡兰语言,甚至中亚西亚许多已经死掉的语言。其种类之多,「使我(李慎之)这样的人读了他的书以后也无法遍举」。他晚年心力瘁于《诗骚体韵》一书,从现在留下的许多小文章,还有一九三六年《东方杂志》第二十四期上的万言长文《五十六声势(vowel)辨》看,大概他的想法是要把汉语音韵从源到流的演变整理出一个系统来。其体大思精,实非浅学之辈梦想所能到。按杨绛先生的回忆,初稿大概是已经写出来了的,但是到了末末了儿,老先生还是认为不够完美而自己把稿子毁了。
「我爷读的书都是嚼烂了吃到肚皮里的。」博雅如钱钟书先生也深信凡老丈人之所引举「决不会记错」。「我爷」是杨绛对父亲杨荫杭的称呼。杨荫杭的博学多闻「无论什么材料,都是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尤其难得的是,它们并不是专门著作,而是排日作文,触事生感,随写随刊的东西,然而文章诗词,中外故实都准确得就像从电脑信息库中调出来的一样。杨荫杭的作品,最后由杨绛亲自挑选辑录成《老圃遗文集》,2014年中华书局再版,收入《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杨荫杭集(套装共2册)》当中,当当百分百好评。
对作为法学家和文学家的杨荫杭的刻画,李慎之先生写过一篇极好的文章,题为《通才博识,铁骨冰心》,在此借用。
他们全部团聚在天上了,RIP.
心中默想一个单词然后回复,可以查看麦田出品的所有图书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