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2018-03-21 中国文物报 文博中国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095pss8e&width=500&height=375&auto=0
▲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视频记录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杨利平

▲ 考古队员工作场景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姬家街道杨官寨村四组东侧,地处泾、渭河交汇处西北约4公里的泾河北岸的一级阶地上,南距现泾河河道约1公里。遗址周围地形开阔、地势平坦。遗址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是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一处特大型中心聚落遗址。

2016至2017年,为了解杨官寨遗址东北部遗存分布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该区域开展了针对性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发现一处与聚落环壕同时期的大型史前公共墓地,取得重要收获。

 杨官寨遗址鸟瞰图

初步探明,墓地位于杨官寨遗址环壕外的东部区域,西端与东环壕毗邻,平面范围东西约500、南北约170米,总面积达8.5万余平方米。目前已揭露面积约3800平方米,共发现343座史前墓葬,分布非常密集。

▲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区航拍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葬平面位置分布

暂已对墓地东部区域的211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墓葬规格相近,均为小型墓。墓葬开口平面皆呈长方形,长约2~2.5、宽约0.6~0.8米,深度鲜有超过1米者,个别墓葬的规格稍大,在4~5平方米左右。

▲ 竖穴土坑墓M58

墓葬方向均为东西向,且墓葬间未见任何打破关系,在部分墓葬的东侧或西侧还发现有圆形的疑似柱洞遗迹,推测可能为“幡”类标识墓葬位置的墓上建筑遗存。

  带二层台竖穴土坑墓M388

墓葬形制可分洞室墓和竖穴土坑墓两类。前者根据洞室与墓道的相对位置又可划分为偏洞室墓和半洞室墓两型,其中以偏洞室墓数量最多,占已发掘墓葬总数的80%以上,该类墓葬先修筑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墓道,墓道底部多不平整,然后再于墓道南北两侧掏挖一洞室安葬死者;半洞室墓属较为特殊的一种墓葬形制,数量较少,仅发现十余座,系在墓葬西端(墓道的窄侧)壁面处向西侧掏挖与墓道连成一线的洞室,洞室进深20~65厘米,形似壁龛,仅能容纳墓主头骨或者上半身。竖穴土坑墓根据二层台有无亦可划分为两型,其中带二层台的竖穴土坑墓均建造有生土二层台,中部为墓室安葬死者,个别墓室也向西侧掏挖半洞室,数量较少,仅发现数座,但规格相对洞室墓、不带二层台的竖穴墓较大。

▲ 偏洞室墓M283

▲ 偏洞室墓M176三维影像图

▲  半洞室墓M296

▲ 半洞室墓M212三维线框图 

在已完成发掘的墓葬内尚未发现有木质葬具,但在个别墓葬中人骨周围发现了疑似编织物包裹的痕迹。在对人骨周围采集土样进行植硅体检测分析时,鉴定出了芦苇盾形植硅体,推测在死者下葬过程中曾用芦苇类编织物对尸体进行包裹。

▲  墓主头骨三维复原

墓葬均为单人一次葬,墓主骨骼基本保存完整,保存状况一般。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头朝西,面向上,双臂贴近躯干摆放,足部大多并拢。发掘过程中,在相当数量的墓葬中发现有墓主手指骨移位的现象,有些指骨分布在墓道填土内,有些摆放在头骨附近或骨盆内,有的手骨与尺骨自腕部整体分离约20厘米。另外,还存在有少量非正常死亡现象。

彩陶盆


▲ 彩陶壶

该批墓葬大多数不出随葬品,仅在少量墓葬中发现有重唇口尖底瓶、卷沿曲腹彩陶盆、彩陶壶、泥质筒形斜腹罐、夹砂罐、陶钵、陶杯、陶环等陶器,有些随葬陶器被发现于墓道的填土内,且破损十分严重,还有些随葬陶器则明显是摔碎后再葬入墓葬的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其它随葬器物还有玉钺、玉环、玉璧等玉器,石环、石珠等石器,以及骨环、骨簪等骨器。个别墓葬中出土有颜料,在一座孩童墓葬中还发现了一件完整的龟甲。

▲重唇口尖底瓶

 泥质灰陶筒形罐


  夹砂陶罐


▲  陶 钵


玉 钺


  玉 环


▲ 玉 璧


  石质串珠

根据发掘区层位关系、随葬陶器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初步判定该批墓葬的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是国内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填补了该时期考古发现的空白。该墓地的发现,是从宏观上进一步认识杨官寨遗址聚落布局的新材料,为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食物结构、人种学、婚姻状况、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社会分化等重大课题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考古资料。此外,本次发现的偏洞室墓葬当属国内目前所知最早的同类遗存,将该类墓葬的出现年代提前了600多年,为偏洞室墓葬的起源与传播,以及关中地区与中国西部地区、乃至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 考古队员工作场景


▲ 考古队员工作场景


▲ 考古队员工作场景


▲ 考古队员工作场景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陈 梅



点开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