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门三苏”成功背后的女人原来是她!

央视中文国际 CCTV4 2019-08-28


纱縠行,顾名思义,缫丝之处和蚕桑行市。据史料记载:古蜀王蚕丛氏,就曾在这里教民农桑。唐朝时期,纱縠行便因丝绸贸易而兴起,商贾云集,一度富甲西蜀。


纱縠行老街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古色古香,而北段则是车水马龙。一动一静像是融合了两个时空,今人和古人似乎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文明对话。




老街至今保留着明末清初时建造的,有着典型川西民居特色的古建筑群,闻名于世的三苏祠、三苏纪念馆就位于老街的正中央。如今,这里店铺林立,各种餐馆、茶馆应有尽有。伴随着三苏父子的故事,一脉书香浸润了老街上千年的时光。



1


当时,有一位名叫孙长孺的老街人,他一生就好读书。那时,由于纸张和印刷术尚未在民间普及,书籍大多掌握在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孙长孺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在纱縠行修建起一座书楼,免费对当地百姓开放。



孙氏书楼名扬天下,并由此开启了眉山千年文脉。然而,到了五代十国,蜀地兵荒马乱,孙氏书楼也在战火中坍塌。孙长的四世孙孙降衷,暗下决心,一定要重建书楼。



在偶然的一次机缘中,孙降衷与后周大将赵匡胤成为至交。后来宋太祖黄袍加身,面对孙降衷的请求,宋太祖欣然答应,并赐予他万卷书籍。回到眉山后,孙降衷开始重建书楼。经过孙氏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书楼终于在天圣初年重建完成,人称“万卷书楼”。


2



北宋时期,在纱縠行老街南段,有一家贩卖丝绸的店铺。店老板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程夫人”。她的丈夫名叫苏洵,她有两个儿子,一位名叫苏轼,一位名叫苏辙。



年轻的苏洵酷爱游历,直到27岁那年还没考取功名。当时,许多族人看不起苏洵,但程夫人却从不抱怨。苏洵见妻子能够安贫守志,深为感动,终于下定决心要在学业上发图强。



为了丈夫能专心读书,程夫人毅然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她变卖了自己的珠宝首饰,在纱縠行做起丝绸生意,随后买下了五亩宅院,这就是后来走出“一门三词客”,蜚声海内外的“三苏祠”。



公元1056年,三苏父子离开眉山,前往汴京参加科考,随后父子三人同榜登科名动京师。可就在这个时候,程夫人去世了。程夫人读书识礼,勉夫教子,最终成就了“一门三苏”。



正是在一门三苏的影响下,从纱縠行发源的读书风气在眉山盛极一时。在两宋三百多年间,眉山共出了909名进士。连宋仁宗皇帝也曾惊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出眉州”。



3


从小饱读诗书的邵从恩,以家乡人苏东坡的诗句“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作为座右铭,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中。1947年5月,国民政府最后一次参政会在南京召开,75岁高龄的邵从恩应邀前往参加,临行前曾对友人说:“此行是拼老命争取和平”。



住院期间,邵从恩老人索性手书“内战不停我不乐”七字见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那时起,国人称邵从恩为“和平老人”。他的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千年前的孙氏书楼早已经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而新的书楼却像是雨后春笋在这条老街上拔地而起。近一千年以来,从纱縠行走向世界的三苏父子,以他们为代表的读书文化始终产生着深远影响。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 每晚20:00

CCTV4 《记住乡愁》




 更多精彩内容 


1、一副对联竟有180字!之所以闻名,只是因为长吗?

2、清朝皇帝过年只能吃素饺子?啥讲究?

3、冬季天冷尿频、睡不好?就用这个穴位!


【本期编辑:李峥】

来源:CCTV4《记住乡愁》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喜欢请点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