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飞机失事,绝密文件完好无损,只因他的这个动作……

央视中文国际 CCTV4 2019-08-27


一生投身科学事业的郭永怀,曾经三度转换专业。每当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他总是坚定地选择急国家之所急的艰辛道路……


1959年,苏联政府单方面违背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承诺,撤走了全部在华的核工业专家,连一张图纸也没有留下。中国核工业骤然间陷入停滞。


就在这时,钱学森推荐了一个人。在他看来,这个人既精通空气动力学,又是爆炸力学的专家,支援原子弹的研制,非他莫属。这个人,就是郭永怀。



这一年,郭永怀临危受命,加入到了这项秘密的国家任务中。


他与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共同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制最初的三大支柱。听闻郭永怀的加入,为人豪放的邓稼先不禁拍手叫好,他将三位令他景仰的师长,称为“三尊大菩萨”。


从此,郭永怀开始了“半地下”的工作状态……


△中国核武器研制最初的三大支柱:郭永怀、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


1963年初,原子弹研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郭永怀主要指导原子弹弹体设计和引爆方式等一系列空气动力学问题,而试验的场地多在室外。


靶区空旷的戈壁滩上,没有座椅,也没有帐篷,郭永怀和参试人员通常一站就是一天。中午,大家用开水把已经冻冰的馒头泡软,就着咸菜就是一顿午饭。晚上回到基地,往往已是深夜。


西北气候变化无常,最低气温零下30多度。为了在严寒的环境中做试验,参试人员都必须穿上老羊皮制成的空军地勤服。但是,专为空军设计的地勤服尺码偏小,郭永怀却身材瘦高,地勤服没有他能穿的尺寸。


△刘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研究员


据刘敏回忆,在场外零下二十几度的寒风中,郭永怀只穿着一个皮大衣,全身都都是冻透了……



在一次次的往返中,曾经艰难的事业一步步柳暗花明,而曾经温暖的一家人却渐渐疏远。


1964年的一天下午,刚刚从青海回到北京的郭永怀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家门,却发现家中空无一人,茶几上静静地散落着被剪成碎片的全家福。


原来,郭永怀的“行踪”已经引起他的妻子李佩的不满。郭永怀经常一走数月,有时甚至不辞而别,李佩一气之下,把一家三口的合影剪碎了。


破碎的全家福静静地摆在面前,郭永怀却无法向家人诉说,工作的压力和对家人的亏欠他只能默默地埋在心底。


△郭永怀一家在美国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空,一团蘑菇云伴随惊天动地的巨响翻腾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消息轰动了全国。



两天以后,郭永怀、彭桓武携家人到王淦昌家里吃饭,这是他们第一次以家庭聚会的方式坐在一起。那一天,三个人都显得特别开心,郭永怀还极罕见地喝了酒。就在这一刻,李佩突然明白,面前的三个人所从事的正是那项伟大的事业。


从此,李佩不再过问郭永怀的去向,而是默默为他准备好去大西北所需的生活用品,自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两人之间逐渐有了某种默契。



1966年10月27日,原子弹与导弹“两弹”结合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它的威力达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150余倍。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而中国依靠自主研制,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正当郭永怀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的时候,他的家庭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1968年,郭永怀的妻子李佩被打成“特务”,开始接受日复一日的隔离审查。女儿郭芹被派往内蒙古插队,一家三口天各一方。


△郭永怀与家人最后一张合影


呼伦贝尔天寒地冻,还未成年的郭芹脚被冻伤。因为母亲身陷困境,郭芹生平第一次写信给远在青海的父亲,请他帮自己买一双过冬的布鞋。郭永怀特意抽时间去了商店,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女儿的脚长到多大了,鞋没有买成。



布鞋暂没有,你是否画个脚样寄来,待有了货,一定买。手好了没有,初劳动时要注意,过猛和粗心是一样的,都是不对的。

 爸爸 

信的落款是1968年的11月3日。当时,热核武器研制进入关键时期,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郭永怀不允许工作在自己的手中停下来,他一直没能再去一次商店……



1968年12月4日,热核武器研制获得重大突破。为了不耽误研制进度,郭永怀决定当晚乘飞机赶回北京,参加第二天早晨的会议。


当时,中国民航的客机都是苏联运输机改造的,条件简陋,安全系数低,坐在上面更是颠簸难耐。出于安全的考虑,周恩来总理多次叮嘱科学家们尽量不要坐飞机。但是,郭永怀一人横跨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为了及时赶到每一个工作现场,他不得不缩短路上的时间。


大家听说郭永怀要走,都劝他不要着急,等到第二天可以坐火车走,既安全又舒适。郭永怀半开玩笑地对大家说:“我搞了一辈子航空,不怕坐飞机,我在北京等你们”。


1968年12月5日的下午,李佩独自一人在家。一天前,郭永怀曾打来电话告诉她,自己将在12月5日一早到家,但此时,已经是下午,仍不见郭永怀归来。




李佩 郭永怀夫人

他每次回来之前都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第二天什么时候到家,但是那天就一直没到,我就很奇怪了。


终于,静悄悄的楼道里传来动静,紧接着家门被轻轻叩响,李佩急忙跑去开门。来人却不是郭永怀。


就在同一时间,中南海怀仁堂,周恩来总理正在接见外宾。这时,一位秘书急匆匆地走进来,对总理耳语几句,周总理听到了郭永怀的名字,当场痛哭失声。


就在前一天深夜,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甘肃兰州起飞,经过数小时的飞行,于12月5日凌晨,到达北京首都机场上空。


飞机缓慢降落。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857ascos6


当夜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飞机下降过程中偏离了跑道,飞行员紧急将飞机向上拔升,然而机场高耸的铁丝网挂住了飞机的尾翼,机身顿时失去控制,向地面猛冲下去。


就在这时,飞行员听到郭永怀大喊:“我的公文包,快拿我的公文包!”10秒钟后,飞机坠毁,机上人员除机长外,全部遇难。


事故现场,人们辨认出了郭永怀的遗体,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经烧焦了大半,而令人不解的是,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


搜救人员奋力地将两具尸体分开,这时,人们才赫然发现,郭永怀生前从不离手的那只公文包就夹在他们两人的胸前,而公文包里的绝密资料竟然完好无损……



在301医院的太平间,郭永怀的妻子李佩孤零零地伫立,她不能相信,多年的聚少离多,等来的竟是天人永隔。


此时,他们的女儿郭芹,还在由内蒙古赶往北京的路上,她的手中紧紧攥着那封父亲的回信。



12月27日,也就是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依据那份在飞机失事中保护下来的最新数据,中国第一枚热核武器试验成功,郭永怀为之付出生命的梦想终于实现。




1999年,国家授予一批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许多人并不知道,在23位功勋科学家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在“两弹”和“一星”三个领域都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更是23位功勋科学家中,唯一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革命烈士。


郭永怀去世后,走出政治漩涡的李佩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科学教育事业中,以教育延续丈夫的生命。


89岁时,李佩将自己最后的积蓄60万元全部捐出,用以补充“郭永怀”奖学金。2017年1月,李佩去世,享年99岁。



201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分别以郭永怀及其夫人李佩的名字,命名了两颗小行星。这对一生中聚少离多的科学伉俪终于在天空中永聚。


自此,人们仰望的这片星空,

因他们的驻留有所不同。

仰望他们,就是仰望一个时代,

一种精神,一段传奇。


 周一至周五 20:00 

 CCTV4《国家记忆》

 不见不散!


 更多精彩内容 


1、被称“来自印度的白求恩”,他将最好的年华留在了中国

2、这是啥地方?鲁迅在他的日记里提到480多次

3、那些年热播的军旅剧,军服穿帮镜头竟这么多......


【本文编辑:刘诗元】

来源:CCTV4《国家记忆》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缅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