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可以低调到什么程度?

央视中文国际 CCTV4 2019-12-10



致敬所有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NO.1

作家吴敏写过一篇关于季羡林的文章。

她在文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北大新生入学,

一个男生手提肩扛,

携带了很多包东西,

偌大燕园让他找不到北。

正在此时,他看到了一位不起眼的老大爷。



男生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

“大爷,麻烦您帮忙照看一会儿。”

说完男生就自己报到去了。

老大爷就一直在那老老实实地守着。

9月初的北京,天气还是很热,

一位学生见老大爷满头大汗,说:

“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

可老大爷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

许久之后,这位男生才赶了回来。

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

这位男生惊讶地发现:

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大爷,

竟然是学校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

NO.2 


高铁二等座上,

一位满头白发、脚穿旧皮鞋的老人,

很专注地修改着图纸。

你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刘先林。

你知道刘先林有多牛吗?

他拿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他研究的“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

成为航测规范中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方法。



上面那把椅子,

刘先林已经坐了40多年,

磨成这样了,他还舍不得丢。



上面这个滑盖手机,

他已经用了十几年,

烂成这样了,他还舍不得丢。

他是没有钱吗?

并不是。

他有钱,只是不惜钱。

“国家科研经费比较紧张,

申请经费审核又很慢,

我就把自己的钱投进去了。”

刘先林还在好几所大学兼职授课,

每所大学给的报酬都不菲,

但他都把报酬留在了各个学校,

用作奖励优秀的学生和老师。

NO.3



这个人是谁?

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

对,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但在1986年8月之前,

中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两弹能够研发成功,

邓稼先在其中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

邓稼先32次亲历现场,

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

可见其作用有多关键。

两弹爆炸成功后,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要是换了有些人,肯定就炫耀上了:

“你知道吗,这原子弹就是我研发的。”

“要不是我,这氢弹能研发出来吗?”

但邓稼先一声都没有吭,

连父母都不知道他搞了“两弹”。

直到1986年他去世后,

《人民日报》等报纸刊发了文章《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身边的亲朋好友才知道:

“没想到稼先干出了这么大的事迹。”

NO.4


这一位衣着朴素的长者,

现在很多人应该都认识他,

他就是中国“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但在2017年9月他去世之前,

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叫出他的名字。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

科学家们提出建议,

“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

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

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南仁东当时听了很激动:“我也想建一个!”



他放弃国外300倍高薪,

深入贵州大山23年,

没有任何节假日,

偷偷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天眼”。

这个“中国天眼”有多牛?

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高10倍。

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

“凭一己之力让中国领先全球20年。”

但这么伟大的一个人,

却在生前对家人说:“我特别不希望被人记住。”

他的遗言是: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每一个行业每一条战线,

其实都有很多低调内敛、

默默奉献的人物。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傻,

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傻,

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花似锦。


致敬所有为新中国崛起默默奉献的人,

致敬所有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致敬所有默默奉献的你和他!




更多精彩:

1、一生都学不完的处事之道:记人恩,忘人过

2、四个方法让你脱颖而出

3、一个人最该坚持的8件事



【本期编辑:杨君君】

来源:综合网络整理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觉得不错请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