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位社工的夜后狂言(心酸)

2017-06-13 being 社工观察

我是个很少失眠的人,情非得已,我绝对不会失眠。

  

今晚,我真的失眠了,原因之一是我明天要递交辞职信了,正式向我从事了三年零两个月的社会工作说再见。

    

其实,对于这个早已习惯了人来人往的行业来讲,这不再是新鲜事,大家也见惯不怪了。从毕业(2014年4月)至今,和我同岗位的社工换了一批又一批。


可今晚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场临时或永远的告别。人说,酒后吐真言,我是入夜后吐狂言。我知道,一旦睡不着,肯定要码字了。

 

我静静的回想着这三年多来印象深刻的事情,说真的,还好能够想起的不少。


从最近的时间点开始回顾,最先想起的是最近参加过的“一人一故事”体验工作坊培训,我看见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放得开的自己,从一个虚幻的传递开始,到最后的情景雕塑,我全情投入,那种心灵被释放的感觉真好。


第二个想起的场景是近期举行的[社企]的培训,它就像是内地社工的一盏指明灯,让我闻到了希望,也为大陆社工在思维的转变和突破欢呼雀跃。


第三个想起的情景是参加了今年三月份机构的入职培训,当听着机构改写版的《成都》,看着机构十周年的纪念视频,我嗅到了一种浓厚情怀的味道,那种能够把社工行业当成自己终身职业的让我看到了久违的无私。


再而,我想起的是今年年初机构之星的评选,作为候选人之一的我虽然没有入选,但我看到了一个在新的起点被认可的我。


我又想起了去年的深圳西冲退修营,那是一场重新认识自我的修炼之旅,有太多的细节我至今都还记得,我看到了一个迷茫的我。


然后不知道怎么回想起实习的时候在某机构早上例会念弟子规的场景,还零散的冒出了反家暴项目评估时期与同通宵的场景、在积分入学现场打了一股干劲的场景,还有我与企业的负责人商讨小候鸟合作的场景......


这一幕幕记忆的“回播”就像是我在这条路上成长的见证。这一切,都很美好。


它们就像是藏在我内心里最柔软的一角,一直支撑着我走过了三年零二个月。在开始之初,我也以为这就是我的职业归属。

 

而我还是选择了离开,无关工资待遇,无关工作艰辛,最终压绊倒我的是内心深处的无力感与及对职业规划的茫然感。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给自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社工是不是就是元宵节包包汤圆、端午节包包粽子、中秋节做做月饼?而我有了自己的答案,但我又不太愿意承认。


其实,我是在怀疑自己所做的这些活动、小组、个案的意义,在每一个服务背后似乎都与完成指标脱不了干系。为了完成服务指标,我们无暇于前期至关重要的需求调研,就基于需求假设的基础上展开“哀求式”服务。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自己组建的志愿者群上发布活动通知,当活动或小组的报名人数寥寥无几时,就摆着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乞求别人参与,或者是到处发发传单,摆着一种低姿态去“助人”;为了完成某项指标,我们不惜出动各种奖励与及打着响当当的免费服务的招牌去吸引参与者,这从宣传的角度来讲,无疑是一种手段,但如果习以为常,我总觉得服务就变成了非传统意义上的助人。


有时候,廉价的付出不见得就是一种明智的抉择。商家派发传单和体验活动都是以利益的营收为出发点,可我们这个行业恰恰是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留住那些可能并不是来自社会底层或者是生活遭遇困难的参与者。有些时候,连我自己都困惑,到底是我在帮助别人,还是别人在帮助我 -- 完成指标?对于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动局面,我真的感到深深的无能为力。


我不是没有尝试过调整这种本末倒置的局面,可当服务对象对社工的服务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对社工所树立的形象趋于政治化时,这个行业内的所有人每行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因为人心都是贪婪的,一旦后期停止了免费服务的输入,参与者可能将会摆着一副高高的姿态去评判和指责,最终可能退出参与。


当假设性需求的服务人群占据着巨大多数的社会资源,我们对于那些真正处于社会底层需要救助的人员的帮助确是杯水车薪。很现实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最近让我受挫的是花了好些心思设计好的端午节活动,领导一句:“这个做粽子活动好像没什么意义”就给予否认时,我有些难过。难过的是,领导的话一针见血地针深深地刺痛我的内心。


现在的我,或者说用人单位,已经不知觉地进入到一种用意义和价值去评判社工工作的阶段。


那么我们的专业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现状是,目前大多数社工开展的活动,多为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碳。现实是,政府所购买的部分岗位趋向于行政化,例如政治处、综治办、平安建设等等,这不也能说不是件好事,只是在这些岗位上,社工的专业性就更加难以发挥,而最终还要被冠以无专业价值的罪名。


继而是在多重的评估标准下,在岗位行政化的氛围下,社工的角色定位愈发模糊。我们绝大多数社工是和用人单位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行政化的干预,与及在相同办公条件下的巨大的福利差,这对于把办公室规则看透彻且了然于心的社工来讲是一种冲击,久而久之,内心难免会滋生出对比的小心思。


有时候不禁会觉得自己就像职场上的傀儡,不知不觉中,我的自我感觉很差,差到已经耗尽了对这个行业存有的幻想和期望。

   

在我写《论社工如何沦为“写工”》时,我就知道,我对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了想象中热爱,甚至是满腹牢骚,所以,当我的认真和热情并不足矣配得上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和正能量时,我就应该离开了。


我不想是因为“不想做这个工作,而不得不做”。


在我还没有毕业前,我的老师早就把“真理”说在前头,他说过:“社工的起点会比其他行业高,但工资的上涨幅度小,如果没有对服务的热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尽管现在看来,这是前辈对于后辈的一种教诲,可我当初就是义无反顾的跳进这个“坑”,到现在的坚决离开,我才知道,有很多时候,人非得是要碰个头皮血流才会醒悟和成长。


其实,撇开职业的发展因素不讲,这里是一个带着些理想主义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心灵成长的地方。虽然它不适合我,但不代表不适合其他人。


在每个行业的起点,都会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在各行各业都会有着外行人所不知的艰辛。我越来越觉得每一个行业都像是一堵围墙,围墙里的人想走出去,围墙外的人想要进来。

 

赵环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文章《年末年初话离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你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选择短暂或永久的离开这个行业。留下的,不再怨天尤人;离开的,能在其他领域好好发展。”

 

同工们,我要暂时的,或永远的离开了。我要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了。


回想这一路走来,存有遗憾,却也温暖。


请原谅我离别时的狂言。


附:论“社工”如何沦为“写工”?


键盘侠你听多了,“写工”你认识吗?

 

本人就是一名“写工”,当人家还不知道社工为何物时,写工已沦为这个群体的新标签。这个标签还是自己给自己贴的。这其中的“愁深苦海”大概也只有贵圈子的人知道。

 

“文书写不尽,评估催又生”。

 

我不会是第一个吐槽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吐糟的。一到评估,叫苦连天;一到年底,文书连篇。写个年度总结和计划要不了你的命,却要了你的热情。

 

你的心声,我猜对了吗?此处应该有掌声,一片共鸣。

 

如果我是小众,我也认了,而现实是“领导不觉晓,处处写工“咬”。私底下,怨声遍野。

 

论社工如何沦为写工?


首先,就东莞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社工是由政府部门出资购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百姓之福。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之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袋子里,你想要“别人”的钱,就得有服务成效,服务成效如何评估?

 

政府的活自然有很多人愿意代劳。这时,基于政府和社工机构之间的第三方组织孕育而生,名曰“评估中心”,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社工机构及社工全面考核评估。

 

为了彰显评估的公开公平公正,一班人绞尽脑汁的想了一整套评估机制及制定了一整套评估表格,“你”想得分,得按“我”的规则来。规则很简单:评估的时候交出一套材料来。

 

各机构为了能够拿个高分,保住自己的岗位,只得“接旨”,然后再把“圣旨”由上往下传达,作为最最最底层的一线同工们也只能照葫芦画瓢。

 

简单的概念是,一个活动至少5个文书、一个小组至少10个文书,一个个案至少7个文书,还有每周总结、每月总结、季度总结、半年度总结、年度总结、加上各种计划,各种督导记录,这只是常规的文书,如果有开展项目的,还要写项目书、项目总结报告,有问卷调查的,还要写问卷调查报告,怎么都离不开“计划、总结、报告”。

 

作为一名社工“贵在坚持 重在反思”,这无疑是工作的必备素养。可你有没有发现,当所有的文书都千篇一律,当所有人最后都只剩下复制粘贴的热情,这一套套的文书意义何在?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场景,每天早上在路边卖早餐的人,他们每次问别人话的时候,丝毫表情都没有,语气和感情都没有,我有时候甚至分不清,该不该欣赏他们,这世界上有这么一种执着,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却又不甘抛弃。

 

我不是在否定“写”的作用,就像前些天,我的一名同事在自己的服务对象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撰文发送到凤岗网、DV现场还有腾讯新闻,上了新闻头条,引起很多人关注这事件的发展。在很多微信公众号上也不乏有很多文字能够引起人的共鸣,触动人的内心。


但我们行业内的写,就是写,为了评估而写,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写的过程中投入感不强,甚至有很多社工在写的过程中心生厌恶,敢问这么敷衍写出来的东西到底是谁看?我还真的想问,我们的各种总结,各种计划到底会有谁认真的看?它们的宿命都不过是一年又一年的被积压,被尘封,最后变成一堆废纸。我觉得可悲的是,我们竟然拿着纳税人的钱,有目标的有任务的生产一页页文稿。

 

社工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协调者,如果我们的日常工作都成了写文书,迎接评估,那我们置我们的服务对象何在?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精力和时间是用来走访和开展服务?难怪作为社工的我们都叫自己写工。这从来都不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更多的是无奈的调侃与讽刺。

 

最近,也有一些我认识的志愿者加入了社工这个队伍,他们当初的加入无疑是对公益事业有着热忱,可他最近也在我求助。他问我,各种文书、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该怎么写?我当时无言以对,无意识的回答道:每个机构的年度总结和年度计划都有自己的一套模板。现在回想起也觉得自己很可笑。

 

模板?我做了两年半的社工终究是学会了用模板,虽然我一直都用心的去写。我其实也算是个挺喜欢写的人,而我的工作:写工,却让我对写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不再是那么喜欢,忽然觉得这是我们这个职业生存的工具。

 

从很多招聘要求中也能看到,能写是做社工的条件,对于某些岗位来讲还是首要的硬性条件,能写的人终究是胜过那些对公益、对社会服务有着热忱的人。这就像是一道门槛,把一些人拒之门外。

 

到底有没有谁想过社工的路在何方,评估机制何时才能改善?我想已经有很多人被这种无休止写的局面给“吓跑”,大多数人还在私底下挣扎和埋怨。

 

国家说:“我们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努力奋斗。”

社工说:“我们为即将到来的总结和计划而努力奋斗。”


共勉之。

 

今天是2016年12月7日,你写了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了吗?年底的评估不会太远了……

 

加油吧,写工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