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支持河南建设更多一流大学、高考外语降至100分、英语必考改选考……
2023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教育话题既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今年的两会代表、委员们,将会提出哪些教育领域的建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支持人口大省河南建设更多一流大学
今年参会,全国政协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的核心提案依然与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相关。
在他看来,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人口大省,河南要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加大力度推动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支持河南建设更多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魏世忠表示,我国的现代化,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是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河南既要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来豫,更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自己的一流人才。
对此,他建议政府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向河南倾斜,把河南的部分平台纳入国家平台体系之内,这样,河南才能更多地培养出优秀人才。
02
优先支持河南行业特色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成伟建议,在国家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的同时,优先支持河南行业特色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李成伟列举,众所周知,河南每年高考人数最多,然而,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中,河南省现有156所高等院校,仅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高水平大学洼地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由‘大’变‘强’的因素之一。”
他进一步解释,大学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青年是留下还是流出。一旦人口外流严重,就会制约行业产业发展。因此,对河南来说,增加“双一流”建设大学数量,提高本省学生在本地接收优质教育的比例,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河南经济由大变强的有效途径。
优先支持行业特色大学入选“双一流”,科研创新、行业发展、区域发展良性循环。“行业特色大学增加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建议优先支持河南行业特色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李成伟表示。
因此,他建议,综合考虑河南的情况,把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河南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冲击世界前沿潜力学科,产出了标志性成果的行业特色大学增加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行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进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03
将高考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表示,建议将高考中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
庹庆明认为,外语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过高,耗费学生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实际用在外语学习的时间远超出课时分配比例。高考中外语分值越大,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学生越不利。此外,外语对于很多人的实用价值是有限的。
04
建议高考英语必考改选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提案,内容是《关于推进全国中考、高考英语科目改革的建议》。
陈伟志委员认为,针对问题,需进一步推进中考、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创新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优化英语科目的设置。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改革建议:
第一,将高考外语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中考英语实行等级考试。同时完善“一年两考”制度,避免因过度应试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实施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完善中考英语等级划分标准。
第二,改进和优化中考、高考英语命题,侧重考查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逐步打破“应试英语”、“哑巴英语”的困境,突出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强调语言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第三,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全面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程,降低英语课程在初高中教学中的比重,注重“个性化教育”,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引导社会对于英语学习“回归理性”。
05
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为解决婚育延迟带来的相关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支持大学生适龄生育。将大学生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为生育的大学生提供医疗保障和生活津贴。
二是缩短学制,缓解学业与生育的矛盾。将小学、中学教育年限由6年缩短到5年,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实施“十年义务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最佳生育年龄延长2年。
三是推行学分毕业制,增加高等教育时间的灵活性。对于因结婚、生育、实习等无法在学制时间内修满学分的,提供便捷的“休学-复学”机制,适当将修满学分的年限要求放宽到8年甚至10年,为有生育意愿的女大学生提供政策制度便利。
四是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促进有生育安排的女大学生就业。将“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从当前的2年延长到5年甚至取消,打破当前“毕业-就业-成家”的模式,鼓励女大学生毕业后根据自己意愿安排生育,为生育后的女性就业提供平等竞争机会,推动女性适龄生育。
06
建议严查超前学习行为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近日表示,有的初中提前一年、高中甚至提前两年结束新课,用于中高考复习备考,导致大量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成为所谓“差生”。由此,张志勇表示,对超前学习“必须严厉禁止、严肃查处”。
07
加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专业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建议,构建政府、学校、非遗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更好地整合各方力量,加强非遗技艺专业建设,尤其对具有较好市场潜力和较高文化价值但传承却面临较大困难的非遗技艺,可以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设定相关工作岗位,采取“订单式”委培,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更优秀的非遗人才。
聚焦职业院校现状,呼吁要精准、合理地做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设置;科学、系统地做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课程安排;深化教学模式,积极搭建实训平台。
08
建议职普分流推迟到高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陈众议表示,本次两会,他将就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中考普职分流延迟到高考一事,递交建议。
陈众议提出如下建议:“一、尽早施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二、‘普职分流’五五开比例是否科学合理值得好好讨论和观察检验,其间应允许职高生平等参加高考;三、与其结果不好再‘亡羊补牢’,不如将‘普职分流’推迟到高考阶段,并以适当增加职业高等学校为主要目标;四、着力提高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教师待遇,让全社会敬仰教师像尊崇军人那样(后者也是本人关注的一个重点),成为习常;五、出台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应慎之又慎。兹事体大,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公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在国家实施三孩计划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更应筹谋得当。
09
建议打造“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针对如何增强职业院校招生吸引力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认为,可考虑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认知和体验教育,在高中阶段实行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学籍互转,深化职普融通。拓宽“中职—高职—职本—专硕—专博”贯通的职业教育升学通道,支持办学质量好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联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高校,试点开展专业硕士、博士培养,让毕业生既有高学历、又有强技能。
从用人需求出发,蒋鹏举建议国家打造“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校企合作对接所需的技术、人才、设备等信息服务,方便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
10
建议延长毕业生应届身份时限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对部分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要求应届毕业生须为当年毕业的做法予以纠正。
民进中央建议,搭建更多校企对接、国聘行动等就业渠道与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对于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在社保方面给予减免、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同时适度增加社会公益性工作岗位,增加就业容量。
11
引导高校毕业生入职高素质农民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拟提交《关于引导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张天任表示,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入职高素质农民队伍,既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
对此,张天任建议:
1.国家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构建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农民的政策体系,拓宽农村创业就业渠道。针对有意愿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协助企业制定大学生就业管理政策,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2.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出台大学生失业保障政策。二是解决入职农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就近县域及城镇住房待遇以及下一代教育等社会保障机制。三是通过立法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并赋予高素质农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利。
3.确立大学生乡村创业就业管理机构。积极推动建立统筹大学生乡村创业活动的专有部门或机构,针对大学生乡村创业就业难题,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对大学生入职农业领域的相关制度进行系统设计,在土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并调动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的资格准入制度,探索形成有效的配套政策。
12
建议研究生招生规模动态扩大,缓解考研难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注意到,近三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再出国深造,选择在国内读研或是就业;与此同时,国内就业形势受疫情的影响较大,大学生考研或就业压力普遍较大。
考研难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对此明东建议,可根据当年大学本科毕业生数,动态调整研究生招生数量。比如202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可在原有基础之上,等比例跟随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进行动态增加,并重点鼓励高水平大学依托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增加招收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计划。
这样一来,既可以培养更多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为满足“四个面向”提供充足的高层次、高质量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回应大学毕业生,包括家长对读研继续接受教育的期待,满足人民老百姓在高层次教育方面的美好愿望和切实需求,缓解就业难问题。
13
将学生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范围
“尽快将心理治疗和普通医院心理科的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范围,或者针对学生群体实行心理治疗费用减免措施。”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马珺表示,我国民众心理疾病的发生概率上升,亟待关注。
马珺建议:一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察,确保各项政策到位;二是将学生患者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范围,加强精神疾病药物研发;三是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入学健康体检,健全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心理筛查与回访约谈;四是加强政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普及,拓展“社区—家庭—学校联合”心理服务体系模式;五是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政府指导的医校合作转介干预机制;六是建立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心理专业服务与行业监管;七是加强心理健康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队伍。
马珺提出,可以研发立足本土的传统中医、中成药物,降低药物副作用,有效降低治疗费用。探索设立有关心理疾病治疗的惠民保险,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让患者不再为“心病”发愁。
推荐阅读
2023年河南省高招体检工作明日开始!考生体检时要注意这些!
河南一高校申请辣条专利?这些零食竟然也带有“大学文凭”!
2023年河南省高职单招新增这些高校!这类考生可免试入学!
回复【招生计划】可查在豫招生人数招生信息
回复【分数线】可查2022一分一段表
回复【招生服务大厅】可查全省招生考试服务大厅联系方式
分享点赞在看,助力圆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