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背后,是每位桐乡人的努力!
平安是民之所盼、心之所向,
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2003年,
一场以“平安桐乡”为名的
创建活动在桐乡这片土地上
正式拉开帷幕。
翻阅桐乡的“平安”历程,
一项项成绩令人振奋:
▶2006年3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2005年度“平安市”,成为全省首批获此荣誉的67个县(市、区)之一;
▶2016年,连续十二年获得“平安市”称号,捧回象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的首批“平安金鼎”;
▶2017年,率先探索实践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全国得到推广……
“平安桐乡”建设,不是一次短期性的“冲刺赶考”,而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这些年来,桐乡始终坚持经济和平安两张报表一起抓,始终坚持“民富”与“民安”携手并进,以坚定的信心、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为人民群众画好平安“包围圈”。去年,桐乡更是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健全完善平安创建机制,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巩固夯实平安基层基础,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平安桐乡”已实现14连冠,
这些成绩的背后,
是桐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答好新时代“平安答卷”的恒心和决心。
凝聚各方力量
高水平推进平安桐乡建设
平安建设,体现的是大平安、大社会和大治理的有机统一,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起来。
2019年,桐乡市委提出高起点打造平安桐乡,力争高分实现平安桐乡“十五连冠”。年初,市委、市政府就将平安桐乡建设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作为“四个桐乡”之一强势推进,并通过分析自身问题短板,制定出台《深化平安桐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以下简称“1033工程”),以实现“四降三升”为目标,以“十大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平安建设能力和水平。
去年6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发文,确定每月26日为“平安桐乡日”,不仅提高了平安建设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还实现了平安建设的常态化、持续化。
△首个“平安桐乡日”,市委书记盛勇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平安情况大巡查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潘川弟说,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而平安桐乡建设的精髓就在于全民参与,抓基层、强基础,让群众成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大麻镇通过组织村民参与“平安三率”问卷调查,开展兑换平安红灯笼活动;乌镇镇成立了“警社大联盟”,吸收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平安建设……每个月的26日俨然成了专属于桐乡的特殊节日,更多的桐乡人以主人翁的姿态,争做平安建设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支持者。
“如果说‘1033工程’实现了平安建设‘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改变了以往各个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那么设立‘平安桐乡日’就是补齐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不足这块短板。”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黄伟明说。
△“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桐乡市平安护航大会战誓师大会现场
除此之外,去年我市还紧盯平安建设关键环节,聚焦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全方位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对桐乡的老百姓来说,
“平安报表”上的数据变化,
正转化成一种实实在在、
不断增强的幸福感,
是实现富民安民、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更是建设美丽幸福新桐乡的“正能量”。
深化“三治融合”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2013年,桐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试点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一场以“三治融合”为手段,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为载体,以“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为目标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由点到面轰轰烈烈地铺展开来。
从出台全国首个三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到制定18项长效工作机制,再到出台《桐乡市三治融合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多年来,桐乡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三治融合“桐乡经验”,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并为全国提供生动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桐乡样本”。
△浙江卫视电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六季《治理》来到桐乡录制
在“三治融合”工作开展过程中,桐乡还不断对其进行理论完善。2016年、2018年桐乡举办了两届“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公共管理学专家、学者对“三治融合”进行了研讨,系统地梳理了“三治”建设的概念、定位与关系。此外,桐乡依托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共桐乡市委党校成立了浙江基层社会治理学院,建立嘉兴“三治融合”研究中心,这为未来“三治融合”工作创新开展注入了更多专业力量。
△第二届“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高峰论坛
2017年,“三治融合”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19年,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更专门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将“三治融合”作为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桐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徐晓叶介绍说,2019年,桐乡立足系统解决基层治理难点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治融合提升行动。从镇(街道)到村(社区),从政府部门到学校医院,从国有公司到社会组织,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三治融合”再结合、再深化、再创新的积极实践。
“我们通过开展擂台赛等形式,将‘三治融合’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推广,有效拉高村(社区)治理水平。”徐晓叶说,在去年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2018-2019)选拔和颁奖大会上,桐乡的“‘三治融合’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项目获得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优胜奖,成为全国10大获奖项目之一。
去年,桐乡还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和“无讼村(社区)”创建工作,率先在嘉兴实现“法官工作室”和“驻庭人民调解工作室”双向全覆盖设立,将“万人成讼率”、镇(街道)与法庭诉调对接等多项指标纳入平安考核,人民调解纳入“以奖代补”范畴,矛盾纠纷化解衔接、通报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市民商收案降幅逐月提升,诉源治理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和亮点。
以自治“激发活力”,
以法治“定分止争”,
以德治“春风化雨”。
在桐乡,
“三治融合”不仅在城乡社区中推进,
也在企业、车间、
工地、农贸市场中推进,
甚至还在违法建筑的拆除、
城乡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
新居民管理、助推产业兴旺等方面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推进“一网双联”
以“一张网”夯实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桐乡全面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市上下形成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体系,依托群众身边的网格员来解决“最后几十米”问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桐乡的1600多名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利用与群众平时沟通交流频繁、工作方法接地气的优势,挨家挨户宣传,用实际行动成为桐乡人民群众生命线的守护者。这些都是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在桐乡的生动实践成果。
2019年,桐乡还打造了全科网格“升级版”,做强市、镇两级综合联动指挥平台,建立完善镇街常态联合执法机制,扎实推进“一网双联”体系建设。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切实解决了网格力量整合不到位、巡查有盲区、基层执法力量分散等问题,实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还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走出了一条以镇街为主,管理精细全面、指挥联动高效、执法常态联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桐乡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为更好地构建“一网双联”体系,桐乡打破数据壁垒,统筹资源整合,深化市镇两级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打造了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体系。去年7月,桐乡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将社会综合治理“多中心”整合为“一中心”,成立桐乡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推动社会矛盾多元化调处,始终坚持“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镇”机制,实现信访问题“最多跑一次、跑一地”化解。
如今,
“一网双联”基层治理体系
让多部门从“独唱”变为“合唱”,
也让难事变为易事,
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少了,
幸福感和获得感却多了。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