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起“智慧网”!桐乡志愿服务开启O2O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卡点管控、物资保障、排查巡防、隔离管控等岗位急需大量人力物力,迫切需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防疫志愿服务。但同时,为避免人员聚集,传统的志愿者招募、报名、培训等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如何在线上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防控志愿培训、精准投放志愿力量……成为了基层一线抗击疫情面临的共同难题。
桐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也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源地,群众自治理念、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人心。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三治融合+文明实践”和“互联网+文明实践”两大法宝得到广泛运用,全市5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线上+线下”的O2O模式,同频共振,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吸引群众参与、唤起群众共鸣,织起了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
一起来看O2O模式下的桐乡志愿服务工作
(一)突出顶层设计,志愿服务O2O模式“一触即发”
自疫情防控启动后,桐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建立完善“1+1+N”线上线下志愿服务体系,构建防疫志愿者招募、项目发布、服务记录等志愿服务“全链条”,全力打造“淘宝式”志愿服务,即:
△桐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据可视平台,打造志愿服务供需智慧链
▸“1个平台”,依托桐乡市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的对接总平台,使之成为群众“点单”、文明实践阵地“统单、制单、派单”、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淘宝网”;
▸“1个权威公众号”,通过“桐乡发布”官方政务微信公众号,开设“防疫通告”“桐乡在行动”两大专栏,即时发布专业志愿服务需求信息,畅通报名渠道,使之成为专业志愿者的“淘宝网”;
▸“N个微信群”,利用现有的2000余个志愿服务微信群,第一时间传递志愿服务信息和动态,动员全市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志愿服务实现一呼百应。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万余名志愿者参与了防疫志愿服务。
在疫情防控中,着力打造“天猫式”(品牌化、品质化、多元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志愿‘桐’享”志愿服务大品牌,完善“9个‘志愿桐享’服务联盟+11支镇级志愿服务大队+9大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桐”享志愿者在卡点执勤
9个“志愿‘桐’享”服务联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于宣传普及、卡口执勤、后勤保障等各个领域,如“桐”享健康志愿联盟建立心理干预咨询平台,开设疫情防控心理陪护“暖心热线”,组织80余名专业志愿者开展心理支持、情绪疏导等工作,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桐”享红色志愿联盟主动认领“党员志愿服务岗”,推广“党员红手印”,努力冲在前、作示范,6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网格排查、交通检查、人员劝导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证。“桐”享文化志愿联盟以“艺”抗“疫”当好宣传员、战斗员,创作三跳、快板、戏曲等各类“抗疫”作品500余件。
△桐乡党员在抗疫志愿书上摁下红手印
△“桐”享志愿者积极参与网格居民排摸、防疫知识宣传
梧桐义工、乌镇管家、志汇麻溪等11支镇级志愿服务大队24小时全时段调配志愿力量,每天万余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的各个角落,仅乌镇镇的“云享乌镇”城市智慧大脑平台,在浙江省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累计协调各类志愿供求信息300余条,畅通了志愿服务供需渠道,减轻了政府管理压力。
△“乌镇管家”志愿者值守各个卡点
善行志愿服务中心、蓝天救援队等9大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在转运隔离病人、检查车辆等艰难险重岗位默默付出,成为防疫工作“最强大”的民间应急力量。
△桐乡市蓝天救援队转运隔离观察人员
志愿服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之一。桐乡创新“海淘式”志愿服务思维,充分挖掘利用海外资源,汇聚海外志愿服务力量。
一方面是吸纳在桐外国人士成为防疫志愿者,外国志愿者们积极投身防疫一线,特别是城北菜场两名外国志愿者,成为了特殊时期的一条独特风景线,不仅吸引了广大市民聆听防疫知识,还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纷纷为其点赞,传递了强大的防疫正能量。
△外国志愿者们积极投身防疫一线
另一方面,发动海外华侨为疫情防控捐资捐物,桐乡籍侨胞纷纷响应,自发加入家乡的抗疫战斗之中,成为后勤保障的“新力量”,第一时间抢购防疫所需物资发往国内。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收到防疫善款1000余万元,各类防疫物资价值200余万元,形成了“同心聚力、共克时艰”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协同作战,志愿服务O2O模式“多维共进”
面对复杂的防控形势、艰巨的防控任务,桐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第一时间发布《致全市志愿者的一封倡议书》,呼吁广大志愿者参与到防疫防控工作中,捐钱捐物、出人出力,投身战“疫”防控第一线。
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在“我自爱桐乡”的感召下,“赋闲”在家的群众纷纷自发成为一名名志愿者,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将正能量传递到社会每个角落。
作为“三治融合”的发源地,在桐乡,“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闲居在家的党员、群众自觉成为小区的楼道长、社区的管控员、防疫的宣传员、宵夜的配送员、无名的捐助者……
△志愿者做好一线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
正是这一条条如“闲鱼”般无名的凡人善举,汇聚成了能对抗新冠病毒这条“恶鲨”的鱼群,让这座城市处处散发着温情和力量,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桐乡作为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四级722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犹如散布在全市的一个个“菜鸟驿站”,按防疫单元就近就便发布“志愿服务招募令”,设置驻点管控、调查排摸、宣传劝导、生产配送、消毒清扫等服务岗位3400余个,同时辐射至全市三级300余个大小防疫卡点,将基层的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协调统筹,凝聚起了强大的合力,红手印、请战书、入党申请书纷至沓来,夫妻档、父子兵、一家三口齐上阵,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同时,依托四级服务阵地,加强线上线下志愿者岗前培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志愿者培训手册》,切实做好志愿者个人防护和物资保障,统一购买超100亿元的“防疫专属保险”,为一线防疫志愿者撑起“保护伞”。
桐乡将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群众生活需求上,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外来务工人员、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落实包保志愿者,及时提供必要帮助,并且提供人文关怀,确保了“隔离不隔心”。
△志愿者“红色代办”为居家隔离户采购果蔬
面对农户的农产品滞销和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购买困难这两方面难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志愿服务”思维,通过“本地农产品基地提供产品+直营店直供直销+志愿者提供上门配送服务”的模式,开发了“天天丰收节”“菜篮子”“潘鲜生”“优浙点”等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打造了桐乡版“盒马鲜生”模式,既大大缓解了农产品的滞销状况,又让群众吃上新鲜农产品,还能减少群众出门采购频率,实现了销售、购买、防疫“三赢”。
(三)突出引领激励,志愿服务O2O模式“一呼百应”
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党员、乡贤三类“网红”关键人物作用,用榜样力量鼓舞人,以典型示范带动人,增强志愿服务的凝聚力。
△全市各村(社区)党组织在进出主要路口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防疫关键时,道德模范主动担当:捐款延续爱心送餐的田正国、深夜为值班人员送姜茶的朱群芬、防控宣传力求“一个不漏”的沈汉梅……桐乡的道德模范们用实际行动引领周围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编织出了一条温暖的“爱心链”。
楼道红管家成为防疫“生力军”,依托“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机制,为“辖区”内家庭建立“专属档案”,挨家挨户宣传、劝阻集聚办酒席等。
△楼道红管家及时更新人员信息,在疫情期间发挥大用场
千名乡贤志愿者不仅捐资捐物,更主动参与到卡点站岗等群防群治工作中来,为家乡排忧解难。
三五学雷锋纪念日前夕,全市评选了100名最美抗疫志愿者,并隆重举行“云表彰”仪式,用直播的方式,让最美志愿者成为“网红”,让志愿服务“涨粉”,直播观看人次达13.4万。
△桐乡市最美抗疫志愿者“云表彰”活动
开展“鲜花送给最美的你”慰问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为100名最美抗疫志愿者送上鲜花、奖杯和感谢信,并通过全方位立体宣传,让最美志愿者成为“大红人”,在全市营造了“当志愿者光荣”的浓厚氛围。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敏芳慰问“最美抗疫志愿者”
广泛推行“志愿服务+众筹”模式,依靠大众力量筹资筹劳,打造数据共享、渠道畅通、高效便捷的志愿服务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网上众筹志愿者及帮扶物品,成功组织了“无热血 不青春”抗疫情保供血行动、“‘桐’心战‘疫’迎元宵”行动、“疫情防控 青春‘桐’行”助力复工复产系列活动。
充分发挥全市499家文明单位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的带头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各级文明单位全部“动”起来,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桐乡市中医院党员志愿者纷纷递交请战书,申请加入抗疫一线;桐乡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开出“返岗专车”,以“专人、专车、专厂、专线”模式接桐企员工回家;桐乡技师学院100名学生志愿者支援复工企业生产……
全国首创农业“代管家”“田保姆”志愿服务模式,为27个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开展春耕生产的农业主体开展“代管家”、“田保姆”托管服务,累计托管面积5100亩,有效助力打赢“三农”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农业生产保供保卫战。联动社会组织,采用OEM(代工生产)模式,将需求分解分发给“桐乡义工”、“社会善行服务中心”、“桐乡市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力量有效缓解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难题。
出台《桐乡市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优秀志愿者联合激励机制,包括激励、回馈、保障三个方面,以政府资金、政策等为支点撬动社会资源,突出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公益性。
一方面以精神奖励为主,层层递进,线上发放致全市防疫志愿者的感谢信、“志愿有爱 战‘疫’有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电子证书,并优先推荐优秀志愿者评选“桐乡好人”、道德模范、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另一方面以物质奖励为辅,探索通过志愿积分进行星级评定,分级分类制定务实管用的礼遇激励措施,提供免费健身卡、折扣油卡等实物奖励,涵盖学习教育、文旅休闲、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
将志愿服务纳入“三治融合”积分制,通过奖励“面券”“理发劵”等“接地气”的奖励形式给予志愿者物质奖励,让基层志愿者感觉很有“面子”,同时,作为“三治信农贷”的授信依据,使志愿服务转化为有形的物质激励。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