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会悟:中共一大的幕后功臣|百年荣光 桐心向党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2-05-18


  本期“百年荣光  桐心向党 ”系列报道之第一篇章——红色印记栏目,我们一起走近王会悟……


  春日南湖,波光潋滟,红船静泊。


  “透过这艘红船,仿佛依稀能望见中共一大在此召开时的场景。”红船旁,曾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驰援武汉的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钟跃回忆起去年在此宣誓时的一幕仍难掩激动。她说,再次瞻仰红船,为的是铭记当初革命先烈付出的艰辛努力,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将“红船精神”记在心里、落到实处。



  湖水苍茫,记忆久远。1921年夏天,十几位怀抱救国救民初心的热血青年,冒着风险来到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而这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象征的红船,与一位桐乡乌镇女子关系紧密——她,就是中共一大顺利召开的幕后功臣王会悟。


△老年王会悟


点燃革命火种


  “中共一大原本在上海召开,被密探发现后转移到这里……”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前,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钱思雯指着红船的船头,又一次讲起那个险象环生的故事——


  1921年7月30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内的一幢老式石库门小楼内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当晚,一个穿灰色长衫的陌生男子从虚掩的后门闯入,在屋内环视一周后,边称“找错了地方”,边退出门外。见状,一位模样清秀的女子,立即将情况向翻译杨明斋汇报。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地下工作经验丰富。听完汇报后,他警觉地说这人一定是“包打听”,建议立即停会,大家分头离开。事实证明,这次汇报十分及时。闯入的男子是受雇于法国巡捕房的密探,10多分钟后,小楼被全副武装的法国巡捕和士兵包围。所幸,与会代表已顺利撤离。


  事后,马林称赞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马林口中的“女孩”,正是李达(中共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夫人——时年23岁的王会悟。


  会议被密探破坏后,再度选址的问题亟须解决。这时,代表们却意见不一,有人提议到杭州开会,又有人提出杭州过于繁华,容易暴露目标。


△老新闻工作者谈王会悟


  “如果不是王会悟,南湖很可能无法与中共一大结缘。”钱思雯说。


  出生于桐乡乌镇的王会悟,曾在嘉兴女子师范读过一年书,对南湖十分熟悉。她曾在《我为党的“一大”安排会址》一文中写道:“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在湖中开会。李达去与代表们商量,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意见。”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王会悟先行赶到嘉兴做准备。她先到城内的鸳湖旅社订了两间房,作为代表们的歇脚之处。又托旅馆租了一条游湖的画舫当会场,考虑到代表们坐车到嘉兴已近中午,为了节省时间,她还嘱咐船家预备了一桌饭菜。代表们乘早班车从上海抵达嘉兴时,王会悟已在车站迎接。



  “这是一个阴雨天,游人渐渐离去,秀丽的南湖显得格外清静优雅。开会的游船被撑到了离湖心岛东南方向约200米的僻静水面上,安排代表围坐在中舱内的八仙桌前开会后,王会悟来到了舱外望风,约定如有船靠近,就哼起江南小调,敲响舱门打节拍。”乌镇文史研究者周乾康说。


  就这样,在王会悟的建议和安排下,中共一大得以在南湖继续召开。在南湖红船上,代表们完成了会议所有议程,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近年来,来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和上湖心岛瞻仰红船的人数呈现井喷。尤其是耄耋老党员凝视红船时的样子,令人动容。”钱思雯说,在红船边,她见证过一幕幕庄严凝重的场景,听到过一次次抚今追昔的感慨。


传承初心使命


  南湖一别,代表们将革命火种撒播到全国各地。红船则作为中国革命的象征,泊于南湖畔。


  然而鲜有人知道,南湖仅是王会悟革命生涯的一个起点,她不仅是中共一大的幕后功臣,中共二大的顺利召开也有她的功劳。


  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当时这里是李达和王会悟的寓所。


  那一天,王会悟安排好会务工作后,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在寓所后门弄堂里佯装乘凉,实则是在放哨。她曾在1960年2月书信中写道:“当时党给我的任务是服务工作和放哨工作。据我的回忆,他们就在前楼开的,也未正式布置什么会场,不过加几张凳子而已。并且他们持续不断地开,下楼吃饭的时候,也有在饭桌上讨论会务。”


  时光荏苒,当年李达和王会悟的寓所,已在1959年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自1921年夏天代表们分散离开嘉兴后,王会悟的身影逐渐模糊,‘李达妻子’成了她最显著标签。”曾前往北京多次采访王会悟的桐乡老新闻工作者柏春说,其实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除了中共二大的会务工作,王会悟还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妇女刊物《妇女声》报,参与创办党的第一所女子学校——上海平民女校;1932年,她以“王啸鸥”之名与李达创办了笔耕堂书店,在白色恐怖时期大胆又巧妙地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1937年5月,她协助李达出版了《社会学大纲》并设法寄往延安,毛泽东阅读后称赞他们是“真正的人”;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还单独接见了王会悟,他们长谈了几个小时,直至深夜……从离家求学到接受新思想、追求革命真理,王会悟始终怀抱初心,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


△王会悟纪念馆筹建小组组长刘慧洁谈王会悟


  2007年,为纪念王会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王会悟纪念馆在乌镇西栅灵水居落成。“筹备这座纪念馆,是为记录乌镇儿女对党和国家的贡献,更为传承王会悟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情怀。”在当门而立的《南湖风光》屏风前,王会悟纪念馆的主要筹备者刘慧洁说,游客来参观纪念馆时,都会在“南湖红船与王会悟”组雕前驻足流连。



  百年烽烟早已散尽,沧海桑田换了人间。那一个个因王会悟造就的历史闪光点,却始终不曾被人遗忘。



最新动态:


审好题、解好题、答对题!桐乡力争交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高分答卷

桐乡“时尚军团”再度亮相沪上国际展会,吹响“千亿时尚产业”奋进号角

“桐易停”上线!桐乡人停车缴费更方便啦

桐乡对这些车辆限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