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位桐乡儿子长眠在大别山|百年荣光 桐心向党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2-05-18


  本期“百年荣光  桐心向党 ”系列报道之第一篇章——红色印记栏目,我们一起走近沈泽民……


  4月的大别山,已是一片春意盎然。90年前,1931年3月,沈泽民受党中央的派遣,与夫人张琴秋秘密离沪,经浦口、蚌埠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活动,并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沈泽民


  从一位五四时期的爱国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沈泽民短暂的一生,是与早期中国革命进程同步的一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信仰。沈泽民一生追求真理,襟怀坦白、无私无畏、严于律己,勇于自我解剖,以过人的才干和革命激情实践了为之奋斗的信仰。


从“学实业”到投身革命


  1900年6月23日,沈泽民出生在乌镇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是茅盾(沈雁冰)的胞弟。在沈泽民6岁时,父亲沈永锡不幸病逝了,弥留之际,他再三勉励两个儿子“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父亲的遗愿、母亲的苦心、兄长的榜样,在童年沈泽民的心里埋下了奋发有为的种子。


▲桐乡市委史志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钱星辉谈沈泽民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沈泽民毕业于植材完全小学,并考入兄长茅盾(沈雁冰)读过的湖州省立第三中学。1916年夏,沈泽民遵照父亲“学实业”的遗嘱,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南京读书期间,恰逢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五四运动,视野的开阔,使沈泽民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学校里,他读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之后,更是热血沸腾。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沈泽民觉得在国破家亡的中国,科学无法救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夺,内有封建军阀的统治,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找到一条救国的道路。”桐乡市委史志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钱星辉介绍。


  1919年暑假,沈泽民在家乡乌镇与其胞兄沈雁冰、表哥卢奉璋,以及曹辛汉等青年一起发起组织了“桐乡青年社”,出版《新乡人》杂志,宣传新文学,倡导白话文。同年11月,“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成立,沈泽民是骨干之一,并一度担任该会《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的编务工作。他还与同窗好友张闻天一起担任《南京学生联合会月刊》的撰稿人,利用这些阵地,著文抨击军阀统治、揭露社会黑暗、宣传革命思想。


▲沈泽民和胞兄茅盾(沈雁冰)在乌镇


  “为了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毕业前半年,沈泽民毅然决定退学,和张闻天一起去日本留学。”钱星辉说。在此前后,沈泽民还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学生杂志》《妇女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社会革命和妇女问题的文章和译文。


  1921年初,沈泽民与张闻天从日本返回上海,继续从事革命和文学活动。不久,经胞兄沈雁冰介绍,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沈泽民成为中共第一批50多名党员之一。这一时期,沈泽民翻译了《讨论进行计划书》《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等大量马克思、列宁的著作。


▲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活动地点——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


  1921年底,在陈独秀、李达的支持下,中共在上海创建了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平民女校。沈泽民参加了该校的筹建,并担任教员。课外,沈泽民带着学生们深入工厂车间,边调查边宣传,还举办青年工人夜校,教工人识字,传播革命思想。


  满腹诗书何救国,惟有传播新思想。对于当时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来说,这也是最好的选择。1921年到1925年,沈泽民受党的委托,奔波于芜湖、南京、广州、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1924年,沈泽民和张琴秋结婚时合影


  1924年,沈泽民与张琴秋在上海举行了新式文明的婚礼。1925年,沈泽民夫妇根据组织安排,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他受共产国际派遣,只身绕道法国乘坐游船回到上海,投入国内大革命洪流。


浴血鄂豫皖,长眠大别山


  从1923年冬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6年间,大别山区党的组织不散,武装斗争不断,革命红旗不倒。这,是一块红色的沃土。


  1931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沈泽民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随后,与张琴秋前往鄂豫皖苏区,先后任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鄂豫皖省委书记等职。


  当时,国民党军队正大肆进攻红军鄂豫皖根据地,面对强敌,张国焘准备拉着红军主力跳出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到平汉铁路以西去,而沈泽民则坚持留在鄂豫皖根据地展开游击战争。因张琴秋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也要随主力西征,从此和沈泽民永诀。


  “让鄂豫皖红旗不倒!”这是沈泽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把零星的武装组织起来,统一指挥,沈泽民决定重建25军。1932年10月29日,沈泽民以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和省委书记的身份,在黄安县(现红安县)檀树岗主持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重建新25军,任命吴焕先为军长。之后,红军接连在战斗中获胜,士气大振,初步扭转了鄂豫皖根据地的不利局面。


  红安县档案馆(红安县史志研究中心)馆长(主任)辛向阳介绍,当时,黄安县创造了一种对敌斗争的方式叫“便衣队”,即三五个人化妆成老百姓,深入到广大农村,发动群众进行革命,这种形式很被沈泽民看好。


  主力撤走后,沈泽民带着留下来的零星部队,与敌人周旋于茫茫大山之中。因劳累过度、营养不良,他的肺病复发、经常咯血。同志们都劝他去上海治病,但沈泽民始终不肯离开,“我是决不会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的!”


  耸立于鄂豫两省边界的天台山,山峦叠翠、云海苍茫。在天台山西南十几里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村落,名叫刘家湾。在这里,沈泽民抱病趴在一盏梓油灯下,断断续续熬了几个昼夜,写完了给党中央的最后一份报告。


  当沈泽民艰难地在报告末尾签上“1933年11月10日省委沈泽民签字”时,他终于无力地倒卧在了这份报告上。“今后唯有万死的决心来转变”……这份一万三千余字的报告,显示了一位共产党人的赤诚之心。


  后人评价说,正是因为有信念如山、初心不改的革命精神,像沈泽民等的革命先辈们,才会坚持斗争到底。大别山的革命火种也因此被保存下来。

红安县档案馆(红安县史志研究中心)馆长(主任)辛向阳谈沈泽民


  写完这份报告,鄂豫皖省委常委会通过后,沈泽民便处于半昏迷状态,还大口大口地吐血。在写完报告后的10天,1933年11月20日,33岁的沈泽民,病逝于鄂豫皖根据地。因敌情复杂,他的遗体只得被简单掩埋。


  为了纪念沈泽民,1934年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决定,将瞿秋白任校长,毛泽东、林伯渠任校务委员的“苏维埃大学”改名为“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


  1937年8月27日,张琴秋赴延安前夕,给茅盾、孔德沚夫妇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提到:“(泽)民的消息,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吧!可怜他的一生,为解放人类的痛苦而奋斗,历尽艰苦,抛弃了私人的利益,日夜工作,积劳成疾,终于辞去我们而长逝了。唉!我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实在使我心痛!!”


  1963年4月15日,为了缅怀先烈,沈泽民的遗骨被移葬至红安县烈士陵园,并举行了隆重的迁葬追悼仪式。张琴秋和女儿玛娅出席了遗骨移葬仪式。陵园中,一块大型纪念碑,上刻沈泽民生平及其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英勇事迹,肯定了他是一位“光明磊落的优秀的共产党员”。董必武亲笔题写墓碑“沈泽民同志之墓”。



最新动态:


桐乡最新乡村采摘地图出炉,建议收藏!

打造“时尚金名片”!一场“国字号”交易会在桐举行

马拉松燃爆石门!精彩瞬间都在这里→

树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思维,筑牢高质量争先创优的坚实底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