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省仅两例!向全国介绍桐乡经验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2-05-18


近日,

由中宣部组织,

全国宣传干部学院编辑的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2020年)》

(以下简称《选编》)出版。

桐乡市委宣传部报送的

“‘互联网+’织起防疫志愿服务

‘智慧网’”典型案例,

作为全省两个入选典型案例之一

被收录其中。


  《选编》重点向基层倾斜,在重视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侧重案例分析、理念引领、方法介绍。全书共12个主题、41个案例,总体涵盖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方面,展现了地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实践、新探索,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创新性和启发性。


  桐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也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源地,互联网思维、群众自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那么,“互联网+”是如何织起防疫志愿服务“智慧网”的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桐乡积极探索志愿服务O2O模式,在避免人员聚集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精准投放志愿力量、有效管理志愿者,通过“线上聚合、线下布点”的形式,凝聚起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强大正能量。




01


突出顶层设计,

志愿服务O2O模式“一触即发”。


  1.建立“淘宝式”志愿服务机制。自疫情防控启动后,桐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建立完善“1+1+N”的“淘宝式”志愿服务机制,即“1个平台”,依托桐乡市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志愿服务供需总平台,使之成为志愿服务“淘宝网”,并通过桐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据可视平台,实时掌握志愿服务动态,调配志愿服务力量;“1个权威公众号”,通过“桐乡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防疫通告”等专栏,即时发布专业志愿服务需求信息,畅通报名渠道;“N个微信群”,利用2000余个志愿服务微信群,第一时间传递志愿服务信息和动态,组织动员3万余名志愿者积极投身防疫一线。

  2.健全“天猫式”志愿服务体系。持续打造“志愿‘桐’享”志愿服务品牌,完善“9个‘志愿桐享’服务联盟+11支镇级志愿服务大队+9大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的品牌化、品质化、多元化“天猫式”志愿服务体系。9个志愿“桐”享服务联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宣传科普、心理疏导等各个领域;乌镇管家等11支镇级志愿服务大队全天候、全时段调配志愿力量,实现了基层一线志愿服务“不断档”;善行志愿服务中心等9大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在转运隔离、检查车辆等艰难险重岗位默默付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创新“海淘式”志愿服务思维。充分挖掘利用海外资源,汇聚海外志愿服务力量。一方面吸纳在桐外国人士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另一方面,发动海外华侨捐资捐物,桐乡籍侨胞纷纷响应,累计捐赠防疫善款1000余万元,各类防疫物资价值200余万元,形成了“同心聚力、共克时艰”的浓厚氛围。




02


突出协同作战,

志愿服务O2O模式“多维共进”。


  1.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全力凝聚各方“闲鱼”力量,争做正能量发光体。面对艰巨的防控任务,桐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第一时间发起倡议,呼吁广大志愿者投身战“疫”一线。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在“我自爱桐乡”的感召下,闲居在家的党员、群众自觉成为小区的楼道长、社区的管控员、防疫的宣传员、无名的捐助者,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2.构建四级服务阵地,打造家门口的“菜鸟驿站”,切实强化服务保障。四级722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犹如散布在全市的一个个“菜鸟驿站”,就近就便发布“志愿服务招募令”,设置调查排摸、消毒清扫等服务岗位3400余个,辐射全市300余个大小卡点。加强线上线下志愿者岗前培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志愿者培训手册》,统一购买超100亿元的“防疫专属保险”,为一线防疫志愿者撑起“保护伞”。


  3.丰富物资配送模式,打造桐乡本土“盒马鲜生”,保障群众生活需求。将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满足群众生活需求上,针对农户的农产品滞销和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购买难这两大难题,开发了“天天丰收节”等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平台,通过“本地农产品基地提供产品+网上平台下单+志愿者提供上门配送服务”的模式,打造了桐乡版“盒马鲜生”,实现了销售、购买、防疫“三赢”。




03


突出引领激励,

志愿服务O2O模式“一呼百应”。


  1.“网红”式引流推广,借助身边榜样引领志愿文化。在全市评选出100名最美抗疫志愿者,并隆重举行“云表彰”仪式,用直播的方式,让最美志愿者成为“网红”,让志愿服务“涨粉”,直播观看人次达13.4万。开展“鲜花送给最美的你”慰问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为100名志愿者送上鲜花、奖杯和感谢信,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在全市营造了“当志愿者光荣”的浓厚氛围。


  2.“众筹”式公益模式,借力社会资源服务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全市449家文明单位带头示范作用,广泛推行“志愿服务+众筹”模式,依靠大众力量筹资筹劳,如桐乡技师学院100名学生志愿者支援复工企业生产等等。全国首创农业“田保姆”志愿服务模式,为27个农业主体开展托管服务,累计托管面积5100亩。采用OEM(代工生产)模式,将需求分解分发给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力量有效缓解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难题。


  3.“花呗”式信用支撑,借势制度保障提供正向激励。出台《桐乡市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合激励机制,树立“德者有得”鲜明导向。一方面突出精神激励,线上发放感谢信、电子证书等,优先推荐评选“桐乡好人”等;另一方面加强物质奖励,通过志愿积分分级分类制定礼遇措施,如作为“三治信农贷”的授信依据、提供免费健身卡等实物奖励等。将志愿服务纳入“三治融合”积分制,通过奖励“面券”等“接地气”的形式,让基层志愿者感觉既有实惠,又有“面子”。


  据悉,该《选编》将运用于中宣部举办的全国宣传干部培训班教学,并向全国各级宣传文化系统推广。 



最新动态:


举全市之力、尽最大努力确保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精彩、圆满、成功!

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市委书记提出三个要求

重要提醒!桐乡市民办中小学电脑随机派位计划、人员名单公布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他们直面难点解难题!|“日访夜谈” “桐”心为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