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观察|拿出40年积累下的家底,桐乡“制造”如何变“智造”?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2-08-26


  化纤,桐乡传统优势产业。


  数字化,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鲜明标识。


  当两者发生碰撞,会引起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做数字化转型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路子。我们引入联想一起打造数据平台,建数据标准……”就在日前,由桐昆集团打造的数智运营中心案例亮相CCTV1,“桐乡制造”积极探索“桐乡智造”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勇敢走出去

撕掉劳动密集型标签


  制造,是桐乡县域经济最鲜明的底色。在众多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中,从“坚持做一根丝”走来的桐昆集团无疑是佼佼者。连续20年国内市场产量及销量第一,涤纶长丝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20%,全球占比超过13%……



  但想要长久傲立于全球化纤行业,绝不可能仅依靠一条长腿走路。桐昆做的第一步,就是开启信息化改造,撕掉制造企业等同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标签。


  从财务电算化为货物贴上条形码,再到两化融合改造第一条包装线,桐昆一直走在数字化转型前沿。“从2008年起,每年我们都会对生产线的一个部位或一个环节进行智能改造,就这样持续了10年,硬是把‘摩托车’改造成了‘小汽车’。”桐昆集团副总裁周军打趣道。



  数十台机械手臂一字排开,在一曲一伸中将所有工序完成,每个车间只需要几名工人盯着智慧终端……这是桐昆集团恒邦厂区内的生产场景。


  工厂自动化率突破90%,设备数采率突破95%,无人车间、黑灯工厂等一大波黑科技活跃在各厂区,这些年来,桐昆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令人欣喜的是,“大象”起舞的背后,桐昆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勇敢走出去,张开怀抱,与国内顶尖高校、数字化企业合作,积极探索生产管理场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打造未来工厂“试验田”。


  “像卷绕车间的5G智能挂丝机器人,就是我们和TMT联手打造的,这也是行业内该工段的首台套挂丝机器人。”桐昆集团信息管理部经理许燕辉说,得益于智能化软件系统的应用,一旦机器出现断丝情况后机台设备会及时给出停止出丝反应,同时将指令传输给机器人,后续将由机器人排除故障。



  目前,桐昆已与联想、华为、百度、浙江中控等国内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建立了胡永康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理工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打造了桐昆独特的“产学研用”新模式。


  一项项闪耀着智慧的应用场景,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更让企业实现了提质增效,也持续为“桐昆智造”聚力赋能。


坚定领进来

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在近10年发展中,我们在信息化、自动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在很多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系统分散而建,产生和沉淀了大量的各类数据,形成了一座座数据‘孤岛’。”许燕辉坦言,越是深耕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集成及智能分析的短板越是凸显。


  尤其是对于拥有几十家企业的桐昆而言,如何将工厂生产制造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动作转化为一个个数据,并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制造业服务化,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俨然成为桐昆转型的下一个目标。


  “制造业服务化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也是制造企业走向高端的战略必争领域。只有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周军说,“产品+服务”的转变不是小打小闹,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一次业态重构。


  必须拿出40年积累下的家底来支持数字化。在明确目标后,正视自身短板的桐昆携手联想集团成立浙江恒云智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迈出了“智变”引“质变”的关键一步。



  恒云智联,也成为桐乡首家工业科技服务型企业。为何是联想?“我们的‘工业医生’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制造业板块,二是要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能力。”许燕辉回忆说,桐昆还专门组织高管团队前往联想集团子公司联宝科技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智能制造的新生态。


一朵“桐昆云”

“智变”引“质变”


  自身的行业沉淀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孵化出了一朵独具特色的“桐昆云”。


  早上八点刚过,桐昆总部大楼的桐昆数智运营中心内,数字大脑已开始高效运转。每秒产生150万个OT数据,眼前这朵“云”,便是桐昆去年刚刚投运的数字化转型一期工程,出自恒云智联之手。



  “我们在集团30多家企业布局了150万个点位,打通了市场销售、客户服务、成品库存等板块,实现了横向互联、纵向贯通。”许燕辉颇为自豪地说,生产排产不用再凭经验“拍脑袋”,而是从“全局可视”迈向了“全局可析”“全局智能”的新阶段。


  今天的产能产量怎么样?每吨产品生产成本有没有变化?库存能否满足预期增加的订单需要?近期是否有设备需要停机维护?……透过指挥大屏跳动的数字、远端工厂繁忙运作的监控视频,管理者轻松点击,便能实时了解集团各工厂的生产运行状况。


  “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连接、数据和智能。当连接和数据两个条件都具备后,企业向数字化纵向推进,最终实现智能制造。”许燕辉如是说。


  在后台,运营中心日夜不停采集150万个数据点数据,为每一道工序、每一台机器甚至每一样产品“算”出最优参数。只需几分钟时间,智能算法就可整合市场、机台、库存、财务成本等数据,得出最优品种排产方案,并通过系统及时将具体的转产方案给到对应工厂。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得益于数据智能引擎,桐昆某厂区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53%,单位人均年产值提高22%,产品不良率降低44%,企业的运行更高效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集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与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级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还成功入选工信部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从借助数字化力量到开展深度合作,这朵“桐昆云”正实现着反向输出,朝着内生外化迈进。眼下,恒云智联深度参与到联想集团全球工厂智能制造控制塔项目,用自身的制造积淀助力联想打造“灯塔工厂”。


赋能智造

链动上下游


  可以说,“走出去,领进来”是对桐昆数字化转型的最好诠释。而对于桐昆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来说,仅实现自身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数字化改革的东风,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不少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储备,难以实现自身的改造升级。


  当上游企业提出“扫一个条码,三分钟后要知道所有生产要素”的需求时,下游企业是没有选择的,因此发挥链动作用,助力产业链提档升级,就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的重任。


  自成立以来,恒云智联已为多家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和规划、智能化创新平台、智能制造技术等产业数字化的技术服务。与此同时,恒云智联还携手百度、新凤鸣集团等共同建设合成纤维产业大脑,低成本赋能让本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快速提升。仅去年,恒云智联靠着“产品+服务”实现了1.1亿元的销售收入。


  针对下游纺织企业,恒云智联搭建了数字化监控平台,让机器缺布料、设备出故障这些原本需要人工来判断解决的问题都交给“数字云”。传统纺织车间一名挡车工可能只能负责10台机器,而有了数字监控平台,这个数字可以放大3倍甚至5倍。


  针对“双碳”背景下企业如何实现能源优化,恒云智联聚焦车间空调制冷环节的节能降耗,通过安装传感器、搭建数字化监控平台,实现了车间温度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干预的目标。


  而在企业普遍关注的物流运输问题上,“天佑通达”产业互联网平台也正在加速研发中。“这个‘最强大脑’将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计算出人、车、货三者之间的最优解,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及物流服务水平。”许燕辉介绍。


  在许燕辉的构想中,“天佑通达”将深度链接区域内化纤行业企业、物流企业及各类配套服务企业。今后,企业用户可以像使用网约车软件一样,举手间就能快速、低成本地享受货物运输、包装、加工甚至是金融、保险类服务。


  “帮助‘桐乡制造’更快更好地走出去。”这是恒云智联,也是桐昆的美好愿景。


用好数字利器

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在程序员的专业术语中,重构可以理解为有条不紊地改善代码。换言之,重构不是重新构造新的程序,而是针对不同的产品需求实施不同的应用架构。对于恒云智联而言,依托集团内部的丰富实践,它已然秉持“以技术为核心,与生态共成长”的发展理念。


  因此,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恒云智联不再满足于做强主业和链动产业上下游,而是提高站位,放远眼光,将目标聚焦在将数字化实践转化为区域和行业可共享共赢的成果上。


  老人佩戴的智能手环实现身体情况实时监测,垃圾堆放、高空抛物等不文明现象可通过智能监控自动识别,还有村社积分体系、智能水电等服务功能……得益于恒云智联交付的智慧乡村系统,乡村“智”治已然在嘉善县大云村从图景变成了现实。


  不止智慧乡村,银行的一键报表系统、学校的智慧晨跑APP,都有恒云智联的身影。从企业到政务,这朵“桐昆云”也从工业领域飘向智慧乡村、智慧教育、智慧园区,在促进就业、产业联动等方面发挥着生力军作用。


记者手记

  当全面数字化已成为时代大势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产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门必修课。


  看各地密集发布的路线图便可知一二。《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每年将拿出12亿元专项资金,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加快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链“智改数转”;《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培育引进优秀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再看省内,杭州瞄准“数字经济第一城”目标,立志实现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业”。宁波编制印发了《宁波市智能制造相关项目标准细则(试行)》,全面构建以未来工厂为引领,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


  作为全省首批工业强市,又拥有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头衔的桐乡,如何在数字文明共富美好这条新赛道上实现产业抢跑?或许,“桐昆云”能带来一些启发。


  不论是最初的“信息化、电子化”,还是后来的“流程化、自动化”,再到当下的“数字化、智能化”,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桐昆始终秉持数字化革新理念,促使自身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上云用云,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


  而放眼桐乡,将数字化能力外溢到各行各业的,不止“桐昆云”。巨石集团、振石集团、新凤鸣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先行一步,引领“新智造”变革,也构建起了产业新生态。


  当然,要想“桐乡制造”向“桐乡智造”迈进,我们更不能忽视腰部企业的力量。就在日前,我市接连出台《桐乡市企业培育“壮腰工程”行动计划》《桐乡市企业培育“壮腰工程”专项政策》,以立体且精准的政策设计为腰部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在“数字引擎”强劲发展背景下,心中有“数”的桐乡,未来可期。


记者|杨文婕

编辑|李滢瑕

责编|宋佳


最新动态:


桐乡企业|逆势领涨,宇石凭什么出圈?
力拼“开门红”|崇福镇打响项目推进攻坚战!
疫情防控期间出门不戴口罩,要承担法律责任!
桐乡故事①|当屠甸遇到西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