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桐乡故事⑬|桐乡土话

郁震宏 桐乡发布 2022-08-27


编者按

桐乡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生动奏响“风雅桐乡”十二乐章,绘就新时代人文桐乡全景图。


为进一步丰富“风雅桐乡”内涵,以文学笔墨展现桐乡文化底蕴,即日起,桐乡市传媒中心联合桐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桐乡市作家协会推出“桐乡故事”人文专栏,向全市读者征集历史人物、地理风貌、特产风物、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桐乡故事”。


传播“桐乡声音”,讲好“桐乡故事”。期待这一个个风雅桐乡的好故事,能让更多人听见。


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桐乡土话……


桐乡土话

郁震宏


桐乡土话,东西南北,大同小异,大家都听得懂。聚餐,都叫“吃朋东”(排档的转音)。玩耍,都叫“白相”。还有骂人的话,如“木徒”“僵蚕”,方圆五十里,硬通货。表扬人的话,也差不多,聪明能干叫“奢遮”(虾扎),厉害叫“激棍”,也可以叫“杀招”,懂行叫“内交”,漂亮叫“齐整”“墩样”“挺刮”,听起来都有力道。


但土话也有小异,一开口,大致晓得是哪里人。东片人叫的“洋山薯”,西片人直接叫“马铃薯”,还有地蒲、活芦,也分东西。梅花,大麻人叫“煤花”,崇德人叫“迷花”,乌镇人叫“谋花”,大麻西面的塘栖人,开口大,叫“蛮花”。还有地名,大麻,大麻人叫“大毛”,东片人常常说成“大摩”。更加典型的,老崇德县人说“杠”“杭舍”,老桐乡说“啥”“活里”。一听,就可以定位,所以我到桐乡来,人家一听,就说:你是大麻、洲泉格片人?这就像我听见濮院人说话,不必说“河拉濮院宁”,随便说点其他的,就晓得是濮院人了。土话里的身份信息,藏也藏不住。


沈卫林兄说,桐乡土话,比较典型的一个词,叫“硬格”,或者“杠格”,桐乡东片常见,是一个万能词,比如说“格个人蛮硬格个”“硬格个桩事体已经硬格了”,不必说破,现场听的人自然懂。或者有人问:你工作个事体硬格米?你可以直接回答:硬格了。但这个词,我家湘漾里没有,据说炉头、翔厚也没有。


桐乡土话,大片划分,西部的大麻,靠近杭州,所以受杭州土话影响大,过了大麻到崇福,就不一样了。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杭州的“儿”尾词,小牙儿、小嫂儿、六儿。大麻人也有很多“儿”,比如崇福、桐乡、乌镇等地说的茄子、筷子,大麻人说成“茄儿”“筷儿”。甚至普通话里的“虾”,大麻人也会加个“儿”,叫“虾儿”,听起来像“花鱼”,所以大麻人叫小龙虾为“海虾儿”,我喜欢写成“海花鱼”。


杭州人多“儿”尾,嘉兴人多“子”尾,这大概来历很古。古乐府里有一首《阿子歌》,据《乐苑》解释:嘉兴人养鸭儿,鸭儿既死,因有此歌。《乐苑》说“鸭儿”,但《阿子歌》的题目,甚至开篇“阿子复阿子,念汝好颜容”,鸭儿,都变成了“阿子”,这就像嘉兴、桐乡人说的“筷子”,到了大麻,都叫“筷儿”了。


尽管桐乡土话不一样,但桐乡人开口说普通话,无论濮院、大麻、乌镇、高桥,都差不多,“王”“黄”不分,“居民”说成“鸡民”、“猪肉”说成“资路”,常见,我就是一个代表。比我年纪大的,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也没有关系,直接翻译,“坑”不说“坑”,说成“潭潭污”。大麻有一个村坊,叫“徐家场上”,本地人说普通话,常常说成“自家床上”。凡此种种,倒是标准的桐普,现在年轻人,普通话越说越好,不要说土话已成危机,即使带着桐乡口音的普通话,也慢慢地少见了。


○郁震宏 桐乡大麻人,曾在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任编辑,现为《大麻镇志》主编。


投稿方式

投稿请将文章发送至邮箱1322236299@qq.com(篇幅以1000字至2000字为宜)。

编辑|俞珂

责编|黄薇


最新动态:


桐乡,真“热”!
@桐乡人,图中的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桐乡这些重点工作要在三季度取得决定性胜利!
大美桐乡|凤吐流苏带晚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