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桐乡“天眼”登上央视!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2-11-09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日,央视综合频道播放了大型系列纪录片《端牢中国饭碗》,全面解读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和十年来中国粮食安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纪录片中出现了桐乡连片的良田和矗立在田埂上的高塔探头,一帧帧画面浓缩的是我市近5年来的数字化之路。



△点击观看视频


“我做了好几年‘田长’,明显感觉到近年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桐乡的农田上面有‘眼睛’。”石门镇技术“田长”丁乔青说。曾几何时,桐乡农田保护只能靠人力巡视,效率低,覆盖率也低,违法行为难以及时制止,威慑力有限。


2017年,我市上线“智慧国土天眼”系统,开启了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耕地的探索之路。乘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我市于今年开展“耕地视联智保”应用改革试点,逐步打造出了“天眼+人眼”、“人防+技防”的桐乡模式。



迭代升级后的“耕地智保”应用更具“慧眼”。基于省级统建耕地资源空间“一本账”,该应用统筹耕地现状、永久基本田、粮食生产功能区、设施农业用地等信息,构建起全市耕地资源“一本账”,更加精确地划分耕地区域,并且定时更新。原有的铁塔探头也得到了升级,全市共安装铁塔高位探头305路,监测范围覆盖了全市95%的耕地,一双双“天眼”明察秋毫。除此之外,我市还加入电子围栏、AI图像识别算法等新技术,构建了耕地监控数字化体系。


△点击观看视频


在“耕地智保”应用平台的监控画面上,无形的电子围栏紧紧地圈住了农田。一旦有可疑物体进入电子围栏,就会被“天眼”锁定。根据“天眼”传回来的实时图像,系统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确认是否是可能破坏耕地的机械车辆、是否属于违法行为,最终作出是否发布预警的判定。



“耕地智保”应用的使用,重塑了协同监管业务流程,创新了“人防+技防”机制,推动了耕地保护“田长制”、铁塔视频接入数据规范等一批制度和技术成果落地,为保护耕地贡献了桐乡智慧。

记者|沈淑桦

编辑|俞珂

责编|黄薇


最新动态:


亩均产出3344万元!桐乡打造完整锂电池产业链

桐乡“四酱”,真香!

桐乡这个社区,全国示范!

桐乡市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