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新生!
编者按:一地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气息,固化在小集镇的脉络里、“细枝末节”里。爱上一座集镇,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是爱上了每一个瓦片下那数不清的故事。我们推出“集镇风云”专栏,让我们一起捡拾那些藏在小集镇里的风云记忆。
说起集镇,很多人会自然地前缀一个“老”字。
这既透着厚重的历史感,也似是对其淹没于时代里的一声叹息。
但桐乡有个集镇,偏偏“不服老”。
街北头,“当当当”的打铁声响了30多年;拐角处,两爿门面的小饭店,梅菜肉在岁月的熬煮下小有名气;再往南,一个菜场被炒货摊、浆粽店、茶馆和菜摊围绕着,热闹中混着对谈和吆喝声,尽是浓浓的烟火气……这里,可能是桐乡最“倔强”的集镇了。
它的名字,叫新生集镇,位于濮院镇北部。从起名开始,它就没打算向时间低头。
01
集镇的节奏感
来到新生集镇,恰遇一阵秋雨。撑着伞,沿着新生路一直往北走。这是集镇的主干道,也是四邻八乡人生活的连接点。
路两边齐整整地排布着一间间店铺,包子、面条、饺子、小炒、熟食、奶茶等吃食店,占多数。小百货、手机、服装、装修材料、母婴用品,以及卫生院等,也分布其中。
相对齐全的品类,承接着附近居民的日常所需,也呈现出集镇不低的人气。
集镇虽不大,但也看得出花了心思。店门口一根根深红色的廊柱,撑起一整条街的烟雨连廊,能避雨也遮阳。收起伞躲进连廊,挨着一家家店,可以慢悠悠地逛。雨水沿着屋檐落下,就像一根根链子垂挂下来,透着江南的美。
不疾不徐、不闹猛也不冷清,这是属于新生集镇的节奏。
感受更具象的节奏感,要一直往北走到新生一号桥南堍。一爿叫新生石家打铁店,上世纪90年代初开起。说是一家店,实则只有门口一个玻璃矮柜里,摆着三排手工捶打制成的铁制农具和刀具。一面玻璃已碎裂,用透明胶布固定着。连个守店的人也看不着。
如此随性的售卖方式,恐怕只有招徕老主顾的老店才有。
“有人在吗?”一边喊一边穿过柜子走到店后头,看到一位老伯正在卖力地打制一把菜刀,一个老式炉灶烧得正旺。
老伯名叫石贤兴,今年75岁,家中五代都是打铁匠。新生集镇初具雏形后,他便将打铁店搬了过来,“做一把菜刀要半天,3块5毛钱一把,我和两个儿子一起做,一天最多打五六把。”
30年前的光景,周边村民大多以种粮为主,趁手的农具少不了。所以即便费时费力,集镇上的打铁店,也有两三家,紧密关联着四邻八乡的生产生活。
渐渐的,机器生产的器具开始盛行,一些农民也洗脚上岸做起了羊毛衫,打铁店只剩下了老石一家,后来连两个儿子也改了行。
老石,就此成了集镇上最后一名打铁匠。店面是自己的,吃住都在这个楼房里,他也不守店,来客基本都是定制、不多打。比起生计,老石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不舍。
像极了这小小的集镇,历经岁月的淘洗,最终沉淀的乡愁记忆,最为珍贵。
02
难忘的旧光景
和其他集镇一样,新生集镇也是“撤乡并镇”中,被撤并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是介于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区域。
根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桐乡共产生了27个集镇,至今仍具有集镇体量和服务功能的有18个。
新生集镇目前的常住人口,排在前三位。能在集镇的消逝潮中不被淹没,新生“镇”如其名。
濮院新生集镇是濮院镇上唯一一个小集镇,范围涉及运河以北的7个行政村。桐乡人习惯称运河以北农村,为“塘北”,现濮院镇新生片区又称“塘北深乡窝”。
“最开始这里没有人家的,都是田地,只有东边有两三家农户。真正集镇上的设施,是8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的。”张永根是新生社区居委会第一任主任。和很多新生人一样,他的集镇记忆也有这样一个场景——
上世纪80年代,新生造了桐乡第一座乡级影剧院——新生影剧院。有999个座位,看一场电影1毛钱,买一包瓜子2分钱。碰到新电影上映或是逢年过节,偌大的影剧院坐得满满当当,就连两边的通道上都站满人。《穆桂英大战洪州》《苦菜花》《南征北战》……看一场电影,能回味好一阵子。
如今,桐星学校的操场,大概就是原先影剧院的位置。而影剧院前面的轮船码头,西面的供销社,也都是昔日里十分热闹的地方。
为了把集镇建得更好,新生人还组队去了一个地方,温州苍南县的龙港。彼时,当地农民自筹资金建设了集镇。
“塘北深乡窝”向“中国第一农民城”学习取经,参照农民参与自建的模式,让新生集镇的辉煌,在上世纪90年代到达一个顶峰。至1994年撤乡建镇后,新生集镇逐步形成了一街一市场。
△1994年的新生集镇(汤闻飞摄)
也就是从吴家门过新生一号桥到市场路一公里多长的新生路商业街和集贸市场。
除了第一个影剧院,新生一度还开通了桐乡唯一一班去绍兴的公交车,满足一批迁居在此的绍兴人往来。
埋头苦干的种粮人,也让新生名声在外。“当时年售粮超1万斤的,就是种粮大户。有一年表彰会,全县受表彰的种粮户里90%是新生的,非常轰动。”熟悉当时情况的老濮院人陆炳祥记忆犹新。
03
新生的“新生”
“来了啊,今朝吃点啥?”
“小馄饨?”
“女儿没来,就我们两个忙得来……”
雨停了,思绪也跟着从回忆中拉回。再从新生路北折返回来,一团团烟火气是新生集镇当下最真实的模样。
转到东西向华生路口,开了28年的小杨饭店,店不大,但每天新鲜出锅的梅菜烧肉,是食客们钟意的硬菜。顾不得说上几句,锅铲又挥舞了起来。
再往南的集贸市场,又是另一片江湖。路口巨大的门头,只朴实的写有“便民菜场”四个大字。集镇上的这种质朴的氛围感,连早餐店也沾染了几分——
馄饨浆粽老店,通往菜场的市场路上,一家早餐店名简单直白。但6个字却涵盖了所有。
这家开了17年的店,只卖四样东西:馄饨、粽子、豆浆和豆花。馄饨有中小之分,粽子有鲜甜口味。70多岁的老夫妻俩共同经营,早上3点多开店,忙到10点多就歇了。
不大的店里只摆下四张方桌,来的都是常客。4块钱的粽子,5块钱的小馄饨,便能舒舒服服地把胃叫醒。
上了年纪的人喜早起喝早茶,茶馆成为村民聚集和灵市面的场所。再往里走,几家茶馆并排开在一起,有的只做茶馆,有的还兼着面店。这样的下雨天,几个做小工的中年人索性来喝杯茶、吃碗面,顺便等雨停。“早上六七点,人最多。今天下雨,现在10点多还有这么多人,往常女儿会来帮忙。”玉英家的茶馆店开了十六七年,甚至都没有门头。但十几张方桌,摆到了屋檐下,坐满喝茶客,“自带茶叶收2块钱,不带茶叶3块钱。早上3点半就有人来了。”
店家和茶客都笃悠悠的,呷一口茶,连隔壁茶馆的人也都能聊到一起,笑声腾腾地扬上了天。
有人说,2001年撤销新生镇建制,与濮院镇合并,是集镇没落的开始。真的如此吗?
这些存在于街头巷尾、衣食住行里的人、事、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新生集镇注定不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地方,但它像是小火慢炖,劲道的、有温度的东西,都深深浅浅地铺在水平面下,需要你去走近,去走进。
比起那些尘封在历史里的集镇印记,新生集镇的改造、便民菜场的迁建、文化公园的投用,以及周边建起的连片新农村住宅等等,何尝不是一段新的乡愁记忆。
本文由桐乡发布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记者|周玥
摄影|陈建钟
编辑|沈惠娟
责编|宋佳
最新动态:
推送及时收到 先关注后星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桐乡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