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啊呜一口,桐乡没人能拒绝一枚诱人的生煎!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4-01-02

在桐乡,一枚生煎包,能有多诱人?

 

大概只需往一口煎着生煎的铸铁平底锅前那么轻轻一站,便全然失了抵抗力。



 

生煎包,在桐乡人的早餐桌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所谓“生煎”,就是生着放在铁锅里煎。油煎过程中会加水,冷水热油相撞,滋滋作响。



在桐乡,卖生煎包的早餐店一般不大,就一个店面,老板常会将“厨房”搭在店门口以方便售卖。而食客在一旁等待时,也能围观整个制作流程。

 

一锅生煎出炉大约需要十来分钟,老板会先在平底锅上抹上一层油,然后将制作好的带肉馅的包子,一个挨一个地放在锅上,再加上一些水,滋滋作响的瞬间,眼疾手快地盖上木盖子。在焖的过程中,还要不停转动铁锅,力求火候均匀。


 

看得久了,大家也看出了门道。只要老板开始往锅里撒葱花、芝麻,那么大抵这锅生煎包快好了。


当老板最后将平底大锅斜一下,转两圈,不消片刻,汁多肉鲜的生煎就出炉了,蒸腾的热气裹挟着袭人的香气扑面而来。

 


新鲜出炉的生煎,底部金黄焦脆,面皮松软弹牙,紧实鲜嫩的肉馅沁出丰盈肉汁,心急火燎地一口咬下去,肉香、麦香、油香、芝麻香、小葱香一时间齐刷刷地在口中弥漫开来。

 


老客吃生煎自有一套心得,小心翼翼地“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电光火石之间吸汤吞馅且“滴水不漏”。

 

小小生煎包亦能果腹,也能解馋。

 

 

桐乡,地处苏杭中央,凭借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起五湖四海的美味。这种美味又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桐乡美食独特的风味。


 

但这种风味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持续更新,就如我们今天要说的生煎包,即便来源属地清晰,但在桐乡依旧没有一个标准。至于哪家味道最好吃?也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到桐乡生煎,绕不开的就是傅记和钟氏。这两家开在北门大街的小店,是很多桐乡人的青春回忆。


 

“傅记生煎”的老板叫傅建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乌镇人。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去上海尝到了“小杨生煎”,就此萌生了创立桐乡人自己的“生煎”的念头。


 

傅记生煎的特点在于个大、底脆、汁水多,它有点像桐乡老底子的“水煎包”,面皮松软厚实,筋道十足。经过油煎后,香味更加浓郁。

 

钟氏生煎,之前也叫苏州生煎。据说因为叫苏州生煎的店太多了,为了区分,老板大笔一挥,将店名改成了“钟氏生煎”。

 


虽然都是生煎,但傅记和钟氏的生煎包,无论是大小还是形态,都不一样。


钟氏生煎,个头小,面是死面,皮薄底脆,一口咬下去还会爆汁。如果说傅记的底色是包子,那钟氏的底色则更像是烧麦。

 


味道不分伯仲,只在于你的喜欢。

 

对了,吃生煎包可别忘了蘸醋,若能再放上一点桐乡辣酱,那就是完美的一餐了。


 

这些年,桐乡的生煎包市场,也不乏新客入场,其中也有不少名声响亮的连锁生煎店。

 

菜单上,名目繁多,除传统的鲜肉生煎外,虾仁生煎、鸡肉生煎、拇指生煎等等亦颇受欢迎。

 

有人喜新,也有人念旧。


但也正因为这一份并肩的守与破,传承与创新,一枚生煎,至今仍俘获着桐乡人的芳心。



本文由桐乡发布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记者|孙溟苑

摄影|孙一聪 

编辑|沈惠娟

责编|宋佳


最新动态:


明天,桐乡雨夹雪!

这些羽绒服,不合格!

紧急提醒!

恭喜,桐乡144户居民喜获新房!

推送及时收到 先关注后星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桐乡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