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伦研究 | 乘帆远航,你是否已准备好?
中国建筑企业投资海外市场的转型与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向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政府加大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企业“走出去”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必将面临很多的挑战和风险,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如何实现成功的走出去?
一传统施工企业向投资人转变所面临的挑战
经营理念的挑战。传统施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项目,往往不是单纯的施工,东道国通常更为重视的是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面临的首先就是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从承包商理念到投资人理念的转变,从投资人的眼光来看一个项目,从过去仅关注建设环节、施工利润,到全面考虑项目的合法性、所投资国家的政治法律环境、融资环节、保险、运营等。
人才的挑战。跨境投资项目对人才的需求非常高,需要熟悉国际投资理念、对跨境投资的方式及流程具有实践经验、熟悉招投标、设计、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等各方面的人才,并能够运用流利的外语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人才是支撑一个企业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基础,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国际化的项目管理团队,前期市场开发人员与后期项目建设、运营团队的衔接配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的挑战。对于一个跨境投资项目,其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涵盖规划、设计、土地、环境、公司法律制度、劳动用工、融资、保险、工程、税收、外汇、进出口等,对于传统的施工企业来说,可能过去接触的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某些领域如融资、涉外保险等相对接触的较少,特别是还涉及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文、法律背景下去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对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一个挑战。
决策效率的挑战。走出去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央企等占绝大多数,通常央企都有严格的集团内部对外投资流程,例如需要通过党政联席会、投资评审委员会的决策程序,通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一长时间的决策流程可能无法适应国际项目招投标的要求。例如,在笔者最近接触的某哥伦比亚高速公路项目中,项目的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投资人必须在中标后30天内组建项目公司,但一些国企的内部审批流程远远无法满足这一时间限制。国有企业要想成功的走出去,首先就要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才能提高在国际项目中的竞争力。
二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企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政治法律环境下进行投资、建设或运营工作,面临着诸如项目合法性、外国投资者市场准入、土地、环评、工程建设、劳动用工、税收、外汇、汇率、进出口制度、保险、争议解决等多个方面的风险,以下简要介绍笔者在具体项目中遇到的部分问题。
一是缺乏对目的地国家投资法律环境的全面尽职调查。企业到一国投资,通常所涉金额较大,且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形成的物通常都固化在当地,对所投资国家法律环境的全面尽职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若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法律规定而轻率投资,极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只有遵守当地的法律规定,市场准入的限制,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例如,笔者提供法律服务的某意大利高速公路项目,投标人在意大利进行公用事业建设需拥有相应施工能力认证,中国企业若在意大利及其他欧盟国家未设立分支机构,也未同欧盟或意大利签署任何允许参与政府采购招标的互惠性双边协议或共同加入其他国际条约,将导致中国企业不能申请意大利SOA资质认证。若企业能够提前对当地的法律环境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就可以尽早采取其他手段,以满足条件参加投标。
二是不重视境内主管部门的审批。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需要获得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核准或备案,国有企业还涉及获得国资委的审批。随着政府加大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措施,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分别于2014年、2015年发布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大幅缩小了需要获得相关机构核准的范围,缩短了办理时限,并下放办理权限,增强了企业自主权。企业应当遵守相关审批规定,避免由于不重视境内主管部门的审批而对项目后续进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是国有化、征收风险,政府违约风险。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政府违约的风险,或者政府通过采取国有化、征收手段将中国企业排挤出项目的风险,一些中资企业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企业一方面要在合同中对政府违约的情形、违约后的救济措施进行详细的约定,另一方面通过向中信保等保险机构购买保险的方式降低风险。
四是利润汇出风险。企业在一国投资后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利润的汇出,因此,在投资之前进行全面法律尽职调查时,就应当对一国的外汇管制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若企业在阿根廷投资就应当慎重考虑这一问题, 2011年下半年至今,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外汇管制和进口设限措施,对外国投资者所得利润汇出形成极大阻碍,只能将其用于在阿根廷境内扩大投资。这就是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应当考虑的一个风险。
五是劳动用工风险。企业到一国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巨大,不可能全部依赖国内的施工队伍,并且所投资国家通常为了解决其国内就业问题,也会设置一定的外籍员工雇佣比例。企业一方面要考虑到如何解决国内员工办理工作签证事宜,另一方面要遵守当地的劳动法律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国外工会组织等势力强大,避免由于劳动用工问题而可能对工期造成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在跨境投资中,大多数中国企业对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虽有意识,但防范措施还很不到位,中国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政治风险与法律风险,可能直接导致项目的成败。
三借助外脑的力量,实现从传统施工企业到投资人的转变
对传统施工企业而言,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最迅速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外部资源的力量,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人来完成,企业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协调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实现一个项目的成功运作。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国际化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在项目中的作用,聘请专业的机构,作为企业的“外脑”,往往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接触、参与的国际化项目种类繁多,对项目的各个流程都有所了解,有了专业中介机构在具体项目中的指引,企业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可以迅速的培养自身的国际化团队,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