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除了圣诞节,餐饮人近期还有哪些热点可追?

2017-12-25 大厨微阅读

文章来源:众郝创意咨询 

许多餐厅今天都准备了圣诞活动,回顾一年下来,2017年餐饮经历大旋风,旋风过后有喜有忧,那么年末倒计时,餐饮人能否抓住最后的狂欢,并且做好新一年的营销预案。

一、下半月与明年1月节日营销节点提醒

于餐饮人而言,接下来能否抓住热点、借势节日为餐厅赚足眼球,就看各位餐饮人是否能够抓紧机会了。

1、跨年、元旦

接着圣诞节不到5天的跨年,不得不提前预热准备跨年的营销活动。跨年、元旦就意味着2017年结束,迎来新的一年,元旦的三天小长假就是各位餐饮人抓紧时间借势营销或者大打节日促销牌。

例如肯德基开年福利部分产品买一送一、推出新年新品;星巴克开年推出生肖系列水杯;太二酸菜鱼某门店选择元旦开业;外滩多数餐厅都在跨年举办跨年派对,餐饮行业不会放过三天小长假促销机会。

抓住三天小长假促销机会

2、2018年1月5号小寒、大寒

小寒大寒作为冬季中最寒冷的日子,餐厅是否抓住这个机会借助热点,吸引消费者到店用餐。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顿火锅,那么火锅餐厅便可以推出冬季套餐或是促销活动,定向吸引人群。


如果说不是火锅品牌就不能借势营销了么?那就大错特错了,一张借势海报也能让各个节气都联想到品牌。

节气海报借势,让消费者联想到品牌

3、2018年1月24日腊八节

腊八节多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惯,一些餐厅会提前制作腊八粥,免费送给消费者,虽然看似无心,其实品牌建立了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二、节日营销意义何在?

1、增加消费频次

说到底餐饮目的是为了做生意获取利益,那么节日营销的意义之一在于增加消费频次。

近几年在电商、新零售、外卖的影响下,线下实体门店遭到重创,能在线上买到的东西,消费者不再考虑线下购买。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线下服装店成为线上“试衣窗口”,消费者最后选择折扣更大的线上,使得线下门店缺乏消费理由。

线下门店演变成线上的“试衣窗口”

那么节假日时间充裕,并且还有独特的体征:消费者有更多消费时间与消费欲望。很多餐厅都会选择在这段时间搞活动或是大张旗鼓的宣传,意义在于能够在这段时间增加消费频次,毕竟多数的商场餐饮翻台次数越多,越能更快的获取利益。

2、吸引潜在客户,扩大顾客群体

节日时间是品牌露出的绝佳机会,因为这段时间消费时间充足,消费者会因为折扣促销或者品牌的露出吸引到消费者,能够成为餐厅的潜在消费者,将在节假日有可能转变为现实消费者的人,并且转化率相比平日更高。

如何挖掘潜在客户

3、提升品牌认知度,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感情连接

说到建立消费情感连接,不得不提的许多餐厅都在效仿的对象海底捞,以为学到海底捞的服务,就能够成为下一个它,那就大错特错了,服务是他的特色,但更是它与消费者感情基础的纽带。

品牌需要建立与消费者的连接

话题似乎扯远了,回到正题,既然大多数的餐厅没有像海底捞那么强的服务IP,倒不如借助节日时间段的品牌露出,通过好产品好服务等方式,帮助品牌提升认知度,建立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与“牵绊”。

节日营销的正确打开方式

1、符合自身品牌定位

现在大多数餐厅似乎都学会打差异牌,从自身物理定位间隔消费人群,例如,左庭右院定位为鲜牛火锅,哥老官定义为美蛙鱼头火锅,同属火锅品类,玩出新花样。但节日营销策划需要符合自身定位,不单单有物理定位,更需要有精神定位,而往往精神定位是相对缺乏的。

不妨可以学习西贝,其情感定位为爱,那么情人节搞西贝亲嘴节,大肆宣传品牌曝光,这合乎其精神定位。效果好就会有模仿者,火锅店也谈火热的爱,甜品店也谈甜蜜的爱,都搞一个亲嘴节打折,这是照葫芦画瓢。

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适合亲嘴节

2、不是只有节日才能打折

现阶段很多餐饮人都不会看先机,觉得只要 “保守出牌”,起码能够“稳定输出”,这样做的确没错,但这使得消费者流失新鲜感,难以形成品牌的忠诚度。

那么除了节假日打折,不妨给消费者一点新鲜感,尝试自己创立属于自己品牌的节日,例如外婆家的“62外婆节”,莆田的“食材节”,造节打造自己品牌的强IP,吸引消费者进店用餐,保持品牌的新鲜感,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链接。

品牌自己造节建立了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3、切忌临时抱佛脚,合理储备物资

某火锅品牌最近上线一个消费满400送白酒的活动,门店张贴海报宣传半个月,活动物资都没到位,消费者问起为什么没有赠品,店长解释赠品没有到位,消费者会认为没有赠品搞什么活动,致使消费者丧失对品牌的信任。

营销最忌讳是临时抱佛脚,正确做法是提前制作营销方案,每到年底制定全年的营销大方向,合理储备物资,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战。毕竟俗话说得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品牌也是同样。


扫一扫,关注“大厨微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