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唐驳虎:中国面临的陌生新敌人 是延续百年的恶魔

2017-08-07 凤凰新闻客户端


通过前两篇介绍,大家已经了解到,莫迪和背后的RSS就是法西斯主义,他们就是一群内外挑衅的法西斯分子。而随着中国国防部、外交部的高调声明,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决莫迪挑起的洞朗问题,行动已经箭在弦上。


作者 /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有一小部分中国人和印度人还在不知好歹的起哄。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的解读文章都把话撂成那样了——“再听不懂什么意思就是智商问题了。”

但在行动之前,或者哪怕行动已经结束,我们都还得彻底了解洞察对手。毕竟,这个对手的底细我们还是太陌生,上两篇文章和这三篇文章要介绍的大部分重要事实,绝大多数人都闻所未闻。

也有读者敏锐地察觉到,前两文所讲述的莫迪和印度人民党尚不够完整,事实、逻辑上存在短缺的关键链条。

没错,前文笔者也预告过,一些关键内容还得在接下来的三篇讲述。都讲清楚了,才能说明白,为什么这是中国一个陌生、但值得警惕、可能要多年对阵的新敌人。


【何为印度教民族主义——单一超民族共同体】

前两篇文章简要介绍了1925年成立的RSS,也就是国民志愿团。说到他们的宗旨是鼓吹“复兴印度教国家”,要求“种族和文化纯洁”。

海德格瓦(左)与高瓦克

RSS的创始人和首任领袖海德格瓦(Hedgewar,1889-1940)是医学院毕业的执业医生,1940年后继任领袖并做大的高瓦克(Golwalkar,1906-1973)是海洋生物学硕士(博士未读完)并获得法律学位。

他们都是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本土知识精英,但都放弃了待遇良好的职业,投身这么一个底层、草根的组织创建。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作为民族主义者和教派主义者,他们认为,印度近1000年来被穆斯林和英国人先后入侵统治,就是因为曾经勇武强大(也就是充满暴力)的印度教文化衰落、柔化了的后果。

复兴印度教的勇武文化和宗教遗产,就能复兴一个强大、统一的印度国家。单靠精英造反不足以推翻英国人,少数英国人能够统治广阔的印度,因为印度教徒分裂,缺乏勇气,缺乏公民的品格。

他们以革命的热情招来精力充沛的印度青年,给他们制服,并用木棍、刀剑、标枪、匕首教他们准军事的格斗技术。海德格瓦还亲自到当时已法西斯化的意大利,参观军事学校,根据印度情况设计了制服和诸多礼仪细节。

海德格瓦还从德意法西斯那里,学习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洗脑控制,如何对付不同民族和宗教的敌人。印度教的民族历史和英雄教育在该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宗教仪式,而是为了提高印度光荣历史的意识,并使成员在宗教交融中受到约束。

同时,他们强调印度教在印度文化中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他们还认为,穆斯林作为从北方入侵的异质前统治者,是嵌入和破坏印度社会稳定的“异物”,和印度教思想格格不入,现在必须要他们彻底臣服和同化于印度教。

但更重要的,从传统的认识来看,从印度全国来讲,它几乎没有主体民族,官方语言多达17种,各群体从长相到衣着都显著不同。诸教派、种姓、地方之间,纷争不已。

但作为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他们认为,印度斯坦、印度人、印度教及其文化、印地语及同由梵语衍生的其他分支,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概念——土地、人种、文化、语言。即基于印度教特质,建构超越诸多地方、部族、种姓存在的“超民族共同体”——印度教民族。(类似于中华民族的概念,但只有单一体系,不允许多元存在)

在他们看来,一个统一的印度教民族,自然会是强大的世界一极。

但为了构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统一和训练印度教群体,从心理和体能上武装印度教民族,同时,动员他们对抗“共同的敌人”——穆斯林,就能让他们团结起来。

这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和RSS的起源。也正因其暴力、挑衅、极端、激进,反对印巴分治,RSS与其他印度教民族主义团体被排除在1947年英国安排印度独立的各方政治协商中。


英属印度是一个极其广袤的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乃至缅甸、斯里兰卡,连同作为保护国的尼泊尔、锡金、不丹,涵盖甚至超越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图为1909年英属印度的印度教徒(粉色)、穆斯林(绿色)和佛教徒(黄色)分布。穆斯林主要分布于俾路支、信德、旁遮普西部和孟加拉东部等地区。


【印度教极端分子——杀死印度灵魂的人】

上一篇文章,也有了解历史的读者留言提到,印巴分治时的印穆冲突规模要更惨烈得多、规模大的多。

最终决定印巴分治的会议,蒙巴顿、尼赫鲁和真纳


的确如此,整整七十年前的1947年8月,印巴分治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仇杀,不到几个月的时间,最保守的估计就造成50万人死亡。

只是当时还没有发达的现代传媒和足够普及的照相机而已。而其中最主要的屠杀者,正是RSS代表的极端印度教分子。

巴基斯坦国父真纳和印度国父甘地


印巴分治当然是正确而必须的,是穆斯林政党“全印穆斯林联盟”强烈要求,两国国父甘地和真纳商议确认的,而并非什么英国人的阴谋。

但从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6月3日宣布将实施分治到8月中实际分治只有两个月多的时间,而划分界线的工作是由之前和印度并无多大关系的前英国新闻信息部总干事雷德克里夫担当。

西部的旁遮普和东部的孟加拉两个大邦被在地图上匆匆一分为二,这条分割线直到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当天才公布。几百年来混居的两个民族,就这样突然切割开。

由于时间紧促等原因,疆界的划分十分草率。1905年曾划过界分过家的孟加拉邦还好一些。在从未划分过的旁遮普邦,引发了大规模的混乱。

尤其是被划分到对方国家——居住在新印度领土的穆斯林,居住在新巴基斯坦领土上的印度教徒,共有超过1400万人纷纷逃往过去的他乡、今日的母国。

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由于食物匮乏、疾病流行、秩序混乱、暴力冲突等原因,很多难民死于逃亡途中,只得和死去的牲畜一起草草掩埋。

大部分所谓回到母国的人也无家可归无处可去,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卡拉奇、拉合尔、达卡等大都市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各大城市的贫民窟和都市贫困阶级也由此形成,成为长期影响两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而未能迁移的两教教徒之间则因分治和恐惧发生了难以计数的混乱、仇恨、暴动、屠杀以及报复,尤其是印度RSS极端分子带头对无力迁徙的穆斯林贫民袭击,达到丧心病狂的程度。

甘地对此局势早有预料,8月15日举行印度独立式的时候,他却不在新德里出席庆典,而是坐镇加尔各答。

因为此前一年,因为印巴分治问题,在这里就爆发了双方教徒的大冲突,四天约有1万人在暴乱中丧生。蔓延全国后造成4万多人死亡。

甘地9月1日开始绝食,告示大家直到双方停战之后他才会进食。享有崇高声望的他4天内成功地使东部孟加拉的局势稳定下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贫民区游行,呼吁恢复和平秩序。各教显要人物起草了一项共同声明,庄严保证阻止宗教仇恨再起。

在确信孟加拉不会再有问题时,甘地决定前往被血与火吞噬的西部旁遮普。

然而,还没来得及到那里,首都新德里又发生了新的暴力事件。由于成千上万的穆斯林都涌到这里避难,狂热印度教徒从杀害中央车站的穆斯林苦力开始,接着大规模洗劫穆斯林的商店。尼赫鲁和蒙巴顿也得亲自走上新德里街头,指挥警察和军队镇暴。

9月9日抵达新德里后,甘地每天去骚乱区视察,安抚民心,发表演讲,并举行祈祷,恳请他们摒弃暴力和仇恨。1948年1月13日,甘地再度绝食,要求新德里各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包括印度教的极端分子保证穆斯林的人身安全。

“各个教派,全体印度人必须以人道主义取代野蛮行径,必须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印度人,如果你们不能如此,我也无需继续活在尘世。”

长时间的绝食恶化了他79岁的身体状况,几乎接近于死亡,震惊了全国各地,乃至引发世界关注。来自各种族和各教派的数十万民众每天集会和祈祷,强烈呼吁RSS和印度教大会(一个更悠久的极端组织,现仍存但已式微)领导人接受甘地声明的条款。

在全国的政治压力下,五天后,RSS和印度教大会的代表终于过来签字承诺,立下誓言。

虚弱不堪的甘地还打算身体恢复后穿越伤痕累累的旁遮普,继续安抚民心;并应真纳的邀请,沿着难民逃亡的路线,跨过国境访问已经兵戎相见的巴基斯坦。可印度教极端分子对甘地更加无比痛恨,他们认为必须立即铲除甘地这个绊脚石。

20日,甘地在出席晚祷会时遭到土炸弹袭击,但安然无恙。但在30日,又一次晚祷会时,甘地终于遭到同一个刺杀团体的RSS前成员、印度教狂热分子、《印度民族报》主编Nathuram Godse枪击死亡。


在巨大的国民愤怒中,除Nathuram Godse(前排正脸)和刺杀团伙外,RSS的领袖Golwalkar和印度教大会领袖Savarkar(后排戴黑帽者)也被逮捕,后发现两人无直接指使的证据后释放。据查证,Godse于1932-1946年间都是这两个组织的会员,后嫌这些组织仍不够极端而脱离活动。Godse拒绝认罪,给了法庭150个杀死甘地的理由,最终和同谋的报社经理(前排侧脸)被执行绞刑。

这片承载着古老文明的土地见证了人类现代史上最惨烈的宗教冲突。但是,要建立清一色的宗教国家并未达到。根据1949年的推算,印度仍有3200万穆斯林,巴基斯坦仍有大约1500万印度教徒。


【痛定思痛——国大党缔造世俗主义印度】

一生高擎的非暴力印度独立大旗的国父甘地,最终为极端印度教的暴力所杀。甘地之死震动了整个印度。尼赫鲁说,“丧失圣雄的生命,也就是丧失印度的灵魂”。

作为无神论者的尼赫鲁成为独立后的首位印度总理,他深深地体会到宗教冲突和教派矛盾给社会到来的巨大危害,旗帜鲜明的提出世俗主义的立国原则。


“印度是一个信奉宗教的国家,印度教徒、穆斯林、锡克教徒以及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各自夸耀他们的宗教,为了维护自己宗教的真理,有时不惜打得头破血流。……宗教似乎经常倡导盲从和反动,主张教条和顽固,维护迷信、剥削和既得利益。可是,我十分知道宗教内容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供给人类深刻的内心要求,否则宗教为什么能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使无数痛苦的人获得安慰和宁静呢?”(《尼赫鲁自传》)


就在莫迪出生前不久的1950年1月,尼赫鲁签署宪法。印度宪法全文有多达近8万个单词,是当今世界最长的宪法。宪法确立印度应是一个社会主义、世俗的民主共和国,保障公民的正义、平等和自由,并促进人们之间的博爱团结,保障所有人特别是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尼赫鲁认为,世俗主义,则意味着国家平等地尊重各种宗教信仰,同时宗教不能干预国家政治生活,主张社会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教的自由。

世俗国家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许某种宗教凌驾于其他宗教之上,同时,也不给任何少数派教团以特权。这些特权也会使他们脱离其他集团和全体公民,还会引起其他集团的猜疑和不信任,影响国家的安定团结。但应给那些在经济和文化上落后的少数民族或社会集团以扶持和保护,否则落后的集团就会阻碍整体的进步。

政府超越于各种宗教之上,不受任何教派的干预和影响,它制定的各种方针和政策必须是各种信仰者都能接受的,符合全体民众的利益。对于宗教组织来说,它们只能从事宗教事务,不得干涉政府,介入政治。


印度国旗,可以解读为印度教(橘黄)、伊斯兰教(绿)和其他宗教是平等的,政府执行世俗主义的平等政策


“它意味着一切宗教都有自由,只要它们之间不相互干涉,并且服从我们国家的基本思想……不以任何方式利用这种立场来破坏我们的世俗理想,正是它们的责任。”

有了这样的政府和政策,国家才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从而保证经济的发展。社会才能克服各种分裂主义的倾向,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结合。

作为英印帝国的继承主体,尽管巴基斯坦分割了出去,印度境内仍存在大量的穆斯林,占人口约10%。还有大量的锡克教、耆那教、佛教以及部落民,以及种姓和地方自治的矛盾。只有世俗主义才能将印度境内复杂交错的种族、宗教族群纳入统一的现代国家体系之内。

这正是RSS最仇恨的。他们的政治目标起码是就像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宣布伊斯兰教是国教,尼泊尔宣布印度教是国教一样,确立印度教的国教地位,然后把占人口约10%的穆斯林都驱逐出去。

教派主义与世俗主义相对,它主张宗教沙文主义,强调教派利益,憎恨、反对和排斥其他宗教;热衷煽动宗教对立,制造宗教不和,奉行宗教歧视。

世俗主义与教派主义之争,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起至今始终贯穿印度政治舞台。

但在五、六十年代,由于尼赫鲁政府坚持世俗主义的建国方略,采取政教分离、对所有的宗教一视同仁的政策比较得力,尤其是坚决压制RSS等教派的极端活动,才使得宗教极端势力受到较大的抑制,教派之间的和解气氛增长,冲突得以和缓。


“印度是一个世俗国家,它保障所有宗教的公民平等。我们将我们的穆斯林人口视作印度民族的一部分。我们是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有不同的宗教,就不得不认为他们是不同的民族呢?这是一个狂热的观念,也许会导致国家进一步的麻烦、分裂和混乱。”


“最大的错误观点,莫过于认为印度只属于印度教徒,或认为巴基斯坦只属于穆斯林。虽然要改变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民的意识是件艰苦的事,但只要我们齐心合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办成的。”

据不完全统计,1960年印度教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只有26起,1961年为92起,1966年为132起。在总体上仍各类暴力冲突频发的印度已属非常平静了。

而在莫迪出生长大的小镇,当地紧密相邻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自由地混居,常常受邀参加对方的婚礼和社交聚会,没有出现过任何形式的歧视和紧张关系。

这是莫迪亲自逐页审阅的官方《莫迪传》都承认的事实。

印度独立后,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政权,一直在以强大威望,尽力弥合印穆分歧和矛盾。

在国内,用权力威望也用手腕技巧,安抚穆斯林、锡克教徒、各土邦的王公贵族、原住部落、贱民群体,整合起现代印度,奠定了印度这个国家的基础。

在国际,他成为与铁托、纳赛尔齐名的不结盟运动领导人,以公正、和平、无私的面目出现在国际社会,经常在世界各冲突地区作为仲裁人奔走。

若不是1962年,被前一年武装收复葡占果阿的胜利冲昏头脑,挑起中印战争,他本可以在个人声望的顶峰离世的。


【RSS、BJP、VHP——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三位一体组织】

正如前所述,由于RSS的狂热与暴力,1948年2月,印度政府宣布它为非法组织。1949年7月,该组织与尼赫鲁政府达成协议,保证今后不介入政治斗争,只从事宗教和文化活动,才恢复合法地位。


RSS家族的标志色都是橘黄色系,这也是印度教的传统代表色,来源是番红花——这也是BJP的标记来源。


为便于插手政治,在1951年,RSS组建了负责参与民主政治选举竞争的政治翼——印度人民同盟,后演变为今天的印度人民党。

而在1964年8月,RSS又着手组建了其文化翼——世界印度教大会。主要面向广大的印度教主流社会,还积极吸纳退休的印度高官,尤其是政法系统高官,以增强影响力。

这三个组织,构成了三位一体、各有分工的密切联系,并都拥有庞大复杂的学生、妇女、青年等分支,构成了“同盟家族”。


女子RSS,一样武装训练和棍棒游街


请记一下这三个名称缩写,因为全名太冗长,之后的文章一般只用缩写了。

RSS,国民志愿服务团,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治核心和暴力行动队。

BJP,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RSS的政治翼,负责竞选政治和执政。

VHP,世界印度教大会,Vishva Hindu Parishad,RSS的文化翼,负责宗教、社会和文化事务。

(这些看不懂的奇奇怪怪的单词,都是印地语的英文拼写)

三者其实都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出于分工和目的不同,也有诸多表面上的差异。

RSS,体系核心,组织严格,训练有素,杀气腾腾。

BJP,负责面向全体选民,正儿八经的参与政治,需要表面上和善一些,精英一些,争取各方选票。

VHP,面向印度教社会,做广泛的宗教动员,形态上更加松散,“无组织无纪律”一些。


莫迪出席RSS活动,一日RSS,终身RSS。


但实际上,BJP领导人的讲话也常杀气腾腾,VHP的诸多活动也舞刀弄剑。更不用说BJP、VHP骨干和领导人都是在RSS成长起来,并一生都是RSS高级成员的统一属性了。


【RSS的政治工具——印度人民党的由来和发展】

为了派出政治代表参加1952年印度独立后的首次大选,RSS于1951年10月组建了印度人民联盟(Bharatiya Jana Sangh)。它的政治立场自然和母体RSS一样,秉持极端右翼、保守的立场,而且目标很远大——推翻国大党的统治及其世俗主义政策。

在1952年大选中,BJS只赢得了3个人民院(印度议会下院)议席,在选举政治上根本就是一个新手。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所提出的主要政治议题是——统一印度各地的法律,各邦都要一律禁止宰一切牛。看起来像是今天的极端动保组织。

当然我们也知道,牛是印度教的圣物。但实际上,这玩意即使是印度教信徒,依然是有的人吃,有的人不吃。


被印度教奉为神牛的,只有这种肩部长有肉瘤的白色牛,其实是黄牛的一个变种。而且纯白、长得好看的才享受神庙供奉的资格,长得一般、有杂色的也要干活拉车。



地位其次是黄牛,最低是黝黑的水牛。牛也是分四个种姓的,瘤牛是高种姓,水牛是低种姓。总的来说,命运也是完全看颜值。


而且在古代历史上,印度人不仅吃牛肉,还把他作为荣耀的象征,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后来宗教文化习俗逐渐演变,才形成敬牛崇牛,干活的牛老了放生的习俗。


在印度一些邦允许杀牛,一些完全禁止。在印度中部、南部的8个邦可杀水牛但不可杀黄牛(地图上黄色地区),有低种姓的阶层专门负责杀水牛。只有西部、北部的8个邦则完全禁止杀一切牛,违者最多可能被判处5年的徒刑——这也是印度教文化最深的地区(地图上红色区)。而在受藏传佛教影响较多、印度教文化相对单薄的东北部8个邦,法律并不干预,包括印度教视为圣物的瘤牛(绿色区)。

在杀不杀牛问题上,因为印度教派和区划的极其复杂多样,在广袤的印度各邦形成了不同的制度,一般人都想不到,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国竟是印度,占世界牛肉出口的20%……

想想吧,一个人口密集,农业不发达,很多穷人饿肚子的国家,竟然在牛肉出口上压倒了澳大利亚、巴西、美国、阿根廷这些地广人稀、畜牧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国家,也是太神奇。

而且明面上印度牛肉四成是出口到了越南,但稍微想想就知道,越南自己也养牛杀牛,也没富到要消费那么多进口牛肉,所以大部分其实是通过边境走私进入中国……

所以,BJS的禁止宰牛法案很快就被否决了,即使将其转化为民间社会政治运动,人民联盟仍然是一个另类小党。

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RSS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获得尼赫鲁对其部分放宽之后,1967年人民联盟一举获得了35个议席,不过也仅占议会席位的不到10%。

但其此后的两任总裁,瓦杰帕伊(1968–72)和阿德瓦尼(1973–77),将会带领RSS政党,在印度未来的政坛上活跃30多年。这两位创党元老是BJP的两副面孔,代表着阴阳两面。


左:阿德瓦尼,右:瓦杰帕伊


1975-77年,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为对抗法院判决,悍然耍起了政治流氓,实施了21个月的紧急状态,期间禁止国大党外的几乎所有政党活动,大肆打压党内党外政治对手,民怨沸腾。

1977年恢复大选,为取得执政权,人民联盟和国大党分裂派、社会党、民众党等其他党派合并组建了人民党(Janata Party),并携民众的愤怒,一举击败英迪拉,以270+25个席位,第一次从国大党手中夺得了政权。但来自RSS的代表,在政权中主要还是处于从属的力量。

时年已81岁的前国大党的副总理德赛出任总理,53岁的瓦杰帕伊出任外交部长,小一岁的阿德瓦尼于1979年出任新闻广播部长,初尝执掌政权的滋味。

瓦杰帕伊作为印度外长于1979年2月访华,成为1962年战争后访华的首位印度高级官员,恢复了中印之间的外交关系。RSS的代表首次登上了全国乃至国际政治舞台。

恰巧的是,瓦杰帕伊首次访华,先是在北京依次与黄华外长、邓小平副总理、华国锋总理等会谈3天,而当他16、17、18日南下到上海、杭州、广州参观游览时,正逢17年后中国的又一次对外惩戒作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这篇文章发表的当天,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就已经打响。 此外,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28天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


也就是说,他是在全世界众所周知中国要打越南的时候访华的,中国领导人是在对越作战的最后准备阶段与他会见的,中国开战时他又在中国,这想必给了他相当深刻的印象。

在联合执政期,来源芜杂的人民党被温和左派把持了主导权,也导致了党的分裂和执政权丧失。1979年,下野的人民党中央执委会要求其议员与RSS划清界限,不得参加RSS任何活动——这还了得?

原先BJS的那部分人自然退出JP,于1980年4月重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瓦杰帕伊任主席,阿德瓦尼任总书记,成为新的开始。

但在1984年大选中,BJP只获得了2个人民院议席,还不如1952年的成绩。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1985年10月,惨败失意的BJP到古吉拉特邦召开中央执委会,调整策略,挖掘新血。次年5月,教派色彩更强硬的阿德瓦尼接任主席,开始了战略调整。

而按组织的推荐安排,优秀青年干部纳伦德拉·莫迪从RSS的古邦总部转入BJP的古邦总部,开启了他个人和BJP的新历程。

下一篇,则是讲述印度人民党如何在总策划师莫迪的策动下,迅速壮大并获得政权的关键——《靠制造流血蹿升的民粹政权》。


文章来源 | 凤凰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 解读印度教民族主义(上):延续百年的恶魔


 

精彩推荐


日本“蛙人”

下死命令灭传销

国防部喊话印军

周冬雨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获取“凤凰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