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学了那么多的知识,钱包依旧空空如也

2017-09-10 凤凰新闻客户端



Less is more.


身处一个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可以学的知识很多,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

     

知识学习欠缺深度,谁的“锅”?


根据二八定律理论可知,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所以在学习知识这件事中,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高质量的学习,从而拒绝低效的吸收。
新媒体时代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洞察整个世界,知识干货漫天飞,每天都有新概念、新东西、新热点出来,别说普罗大众了,就连各领域大咖也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所以这两年也诞生了一个新词儿叫做“知识焦虑”。



互联网领域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邓巴数字”,说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而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微信好友、微博好友、邮箱联系人数早就超过150人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能够承受的社交范围,但我们却用150个人的行为方式、认知模式和思考方式对待这个世界,所以必定产生落差感,这种落差感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知识焦虑感,认为身边每个人都比自己懂得多,每个人都是成功人士,只有自己是小白。


当然,伴随着“知识焦虑”也出现的除了各种学习攻略、秘籍,包括知识付费平台。按道理说知识平台的出现是好事,因为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知识的选择太多,用户决策瘫痪,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用户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的确是知识付费带来的红利,但是其弊端也比比皆是。

      

      

许多做知识经济的导师和平台,其实秉承的,都是流量思维。    

  

什么是流量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追求「多」:制作更多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获取更多的营收。然后继续做新的内容,做推广,吸引粉丝,获取更多的转化和购买。就像割韭菜一样,隔了一茬,再长一茬。市场这么大,光是赚第一波用户的钱,就足以养活一个平台了。至于粘性、复购、口碑、评价……这些因素,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这本来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只要质量有保障,就是有价值的。但是流量思维最大的问题,就是质量


因为,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永远是需要极高成本的。所以很多平台的逻辑是,与其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制作真正优质的内容,不如把精力放在包装上 —— 反正绝大多数用户都是首次购买,他们接触到的,无非是包装而已。

 

有一些写作课程,讲的是取标题的若干个套路(所有文案入门书的基础内容),不同平台需求什么样的文章(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吗?),如何调动受众情绪(不累吗?),诸如此类。而如何真正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如何给受众提供价值,如何遣词用字、安排结构,如何深入浅出,传达尽可能多的内容 —— 一律欠奉。因为这些没法立刻让人听懂,更没法让人觉得「哇,好棒,真厉害。」

      

还有一些新媒体运营课程,讲的内容,基本也是入行3个月,就能够学到的东西。但问题是,收听的大多数是业余人士,他们不具备相关知识,去判断这些内容的价值,因为他们都处于「认知盲区」之中。

 

一方面,越深入的内容,篇幅就会越长。同样的时长里,能塞进去的「新东西」,就会变得更少;另一方面,讲得越复杂,对于读者来说,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脑力成本就会越高,愿意看完和传播的人也就会更少。再者,大众的需求往往都是不同的。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教程,只讲一个知识点,那么,就只能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对于其他的人来说,它就不具备任何价值和传播性。

      

所以,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口味、需求的受众,大家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把话说得更浅显,把选题定得更大众化,把内容包装得更吸引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传播。

      

为什么知识无用武之地?


几乎每个平台都在做课程,都在邀请大量的讲师。内容要么大同小异,都是行业基础入门款;要么,都是网上能免费找到的内容,只要你善用 Google,其实都可以获得。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与众不同的东西,很少很少。


    

这些平台最简单快捷的做法就是用简短的篇幅,介绍大量的「概念」,不断地给予受众新鲜刺激,让受众始终沉浸在一种「获得新知识」的喜悦之中。这样,受众喜欢,因为简单、不费脑,易于接受,又有一种「学到东西」的感觉。讲师也喜欢,因为出货快,半天就能搞定。但这些概念,学到之后,它们的原理是什么?作用机制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样的逻辑?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遇到障碍,如何获得反馈?如何知道自己用得对不对?

       

其实,大量的所谓「概念」,都是被包装出来,易于传播的名词罢了。真正需要去思考、去掌握的,是它们背后的共性。优秀的人才,都是举一反三,一窍通而百窍晓。如果没有往深处扎根,去真正思考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学会再多的概念,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只是「知道」,但并不具备「知识」。

   

麦克卢汉说过一句话: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

    

知识付费正式是如此,我们创造了知识付费平台,但是平台也反过来塑造了我们,我们逐渐变得缺乏独立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变得依赖平台,变成简单的单向信息接收者,知识不能形成闭环,即收集、储存和内化。


其实但凡对学习和认知心理学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做中学」,是多么重要。甚至,只是做测验,即使做错了,也能有效提高对知识的掌握。

             

 许多人缺乏这个意识。他们认为,学习就是不断获取新鲜事物的刺激,不断地了解「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受众角度的「流量思维」,一种认为自己获取更多的「信息流量」,就能拥有更多知识的「流量思维」。但是,这并不是学习,而是在满足「学习的焦虑」。信息并不等于知识。信息要转化为知识,起码需要经过三个步骤:收集,储存和内化。

         

现今,大多数课程和受众,其实只处于第一个步骤。很多听过的内容,如果不经过思考,整理,应用,反馈,过几天就会抛诸脑后,更别说真正去理解和应用了。这就像「资料囤积症」一样。买了大量的书,下了大量的资料,但却一页都没有翻过。仅仅是把它们摆在那里,用来让自己感到充实,提供一种心理安慰。很多人购买知识产品,其实,也是一样的。


本质上,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因为它需要不断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加进新的东西。不经历这个步骤,是无从谈论「学习」的。只有把知识锲入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用它来指导实践,实现内化,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作为人类知识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的一门课程,投资理财的学习之路也是极其枯燥和痛苦的,除非你只满足于看看财经新闻、知道几只股票名字、炒炒房而已。

 

如果你想要拥有深度的财经思维、专业的市场眼光和果断的投资决策能力,就必须经历上面提到的学习知识的三个步骤:收集,储存和内化。


具体怎么学?小编有三点关于学习的建议:


1.找一位教练

一个优秀的教练,他会有一整套自己的体系,他的行为,思维,言论,观点,都是源于自己的体系,并且形成一个自洽的闭环逻辑。

      

2.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没有自己的体系,盲目地去积攒几G、几十G的内容,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缺乏一个将这些零散信息组织起来的图景。你只会复述别人的话,但并不真正理解。

      

3. 注重实践、反馈、互动和输出

掌握一项技能,或者一个知识点,最核心的,永远是「能不能使用它」。如果是一个抽象概念,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教给别人;如果是一个实践技巧,就在工作中创造机会去应用。


文章来源 |  叶檀财经

原标题 | 学了那么多的知识,钱包依旧空空如也


 

精彩推荐

夜读 | 你就毁在“等有时间再做”

夜读 | 什么是爸爸?两张图感动上亿人!

夜读 | 爸妈给我取名的时候也太随便了吧!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获取“凤凰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