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子牛做客《舍得智慧讲堂》:从银幕到荧屏,我的光影四十年

2017-10-22 凤凰新闻客户端


1977年冬天,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恢复,近500万的考生涌进考场,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而考生们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第五代导演标签人物之一的吴子牛即是其中的一员。在北京电影学院的知名校友录上,恢复高考后的这第一届学生“1978级”可谓星光璀璨,如吴子牛、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顾长卫、张丰毅等,至今仍旧是中国电影重要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光阴岁月穿梭而过。用镜头展现时代,作为一个以电影电视作品为介质与受众交流的电影导演,吴子牛创作过如《贞观长歌》《喋血黑谷》《天下粮仓》《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优秀作品。而在大银幕之后,吴子牛又如何讲述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近日,由四川沱牌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推出的高端访谈节目《舍得智慧讲堂》第十六期,特别邀请到著名导演吴子牛,讲述一个“嗜血导演”的战争思考,以及从银幕到荧屏自己的时代经历故事。

 

“嗜血导演“的战争思考

 

吴子牛的代表作基本都是属于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中有《喋血黑谷》《晚钟》《南京大屠杀》等。有评论称:吴子牛创作的一个重大特色,便是对战争的思考。

 

在节目中,吴子牛解读了他对于“嗜血导演”称谓的看法,吴子牛说,“我觉得这可能跟我的经历有关系,小时候我有两个很好的朋友,经常到我家来玩,当时已经是困难时期,可就在他们离开的时候突然转身用成年人的话来骂我,因为当时我家里有一个人出了问题,这件事影响了我很多年。我就思考人与人之间怎么是这样的,所以等到要表现人性的时候,就认为战争是最好的场所,它的问题来的比和平时代,比什么时候都要尖锐。”是的,只有苦难才能让人会毫不顾忌地暴露本性,将人物放置在战争的年代用战乱来凸显时代英雄,选择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人性以及那个年代特有的震憾,这时候赤诚应该最动人。这是吴子牛的思考,也是他的选择,但更是他的智慧。

 

吴子牛特别提到《晚钟》这部电影,影片聚焦在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天,有五位战士组成的八路军的收尸队,在北方战场上掩埋自己战友尸体的故事。却不料想遇到还不知道投降仍旧守着山洞底下弹药库顽强抵抗的日本守备队。后来《晚钟》在柏林获奖,吴子牛在站在台上说:“我不喜欢战争,很憎恶战争。但是如果我的祖国遭到敌人侵略的时候,我会选择毫不犹豫要拿起枪去参加战斗。”其实,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获奖感言,俨然成为了一个赤子的誓言。虽以和为贵,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他心声,也是千万中国人的智慧与坚守。


现在的孩子也需要好的“儿童电影”

 

作为一个导演,吴子牛创作的很多题材,都是和人类、土地等宏大的命题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创作中,吴子牛不允许自己任性的放飞自我,而是认为一定要脚踏大地才能出来好的作品。

 

在吴子牛看来,对于现在的孩子的来说,相较于之前,对于儿童电影则没有什么好的选择,儿童电影制片厂也已经多年形同虚设,没有一部作品产出。一两亿的孩子,要如何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应该有更多可以对孩子们的童年成长产生相当影响的儿童电影。就像当年那些作品影响我们一样,去影响我们的孩子和下一代。”

 

细细回味,近几年中国的儿童电影。似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更提不上与国外优秀的儿童电影媲美一说。像《超能陆战队》、《小鞋子》等这样的电影就是成功的,它适合每一个孩子,也适合成年人。这离不开影视工作人员的智慧选择。选择真正站在孩子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选择用孩子的语言解读这个世界,选择脚踏实地去呈现故事。这也是吴子牛四十年来对自己的要求。

 

在节目中吴子牛说,第五代导演在自己的作品中一直怀揣着特有的使命感, 而只有有机会,在创作上,在选材上,自己还是更想创作自己想拍摄的作品。吴子牛开始尝试从电影转战电视剧,他将如何界定自己的领域?战争与人性、历史与政治,在创作生涯中,吴子牛对题材的选择发生着哪些转变?

 

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华。走进这位蜚声国际的影视工作者,敬请关注《舍得智慧讲堂》第十六期节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644l2xfx&width=500&height=375&auto=0



 

精彩推荐

→【《舍得智慧讲堂》专访吴子牛:门槛越低越要坚守业界良心

→【马光远说改革开放四十年舍得智慧:光明的中国改革事业也要谨防灰犀牛

→【听叶檀说改革开放四十年舍得智慧——在乐观与悲观之间徘徊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获取“凤凰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