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健品推销员:替你行孝,替你喊妈,替你从爸妈兜里掏走2000亿

2018-01-10 凤凰WEEKLY 凤凰新闻客户端



转载自凤凰WEEKLY(公众号ID:phoenixweekly)


你无法劝阻父母买保健品,不是因为你医学知识不够丰富,而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买的是什么。


我们的爹妈都成了

保健品推销员的“干爹干妈”


有一个非常火爆的视频,如果不仔细看,感觉像是敬老院在做活动。


会场上,工作人员给到场的老人分发蛋糕,称呼他们为干爹干妈,嘴里说的都是老人爱听的吉祥话。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敬老院的活动,而是四川宜宾的某保健品推销大会。


会场上,推销员们亲切地称每一位参加保健大会的老人“干爹干妈”,还给到场的老人分发蛋糕,给每一位干爹干妈过生日!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会场上的人都亲如一家,好不热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182sdoq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每一位领到蛋糕和小礼品的老人,都满脸笑意。



台下的老人都很开心,仿佛自己真的在过一场热闹的生日。


紧接着,推销员们并没有直接推销产品,而是乘胜追击地开始下一步的攻心计,除了言语里时刻保持的“好儿子”气息,满嘴的吉祥话以外,推销员们还灵活地运用才艺,自编自唱了一首“干爹干妈活到一百二岁”的神曲。



然而,就在这首“干爹干妈活到一百二十岁”的保健品神曲唱响的前几天,同样来自四川宜宾的郭绍清老人,在即将迎来自己73岁生日的前一天,病逝在了家里。


而在他离世前,最记挂的居然是让他拒绝就医,坚信能“救命”的保健品。



“京香华寿”就是老人生前最长光顾的一家保健品售卖店


老人病逝的前一天,和老伴一起去”京香华寿“参加一场保健讲座,而当天讲座上推销的“苗灵蜂枸杞天然蜂王浆口服液”就是老人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想去购买的救命药水。


老人期待的救命药,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老人去世后,留给老伴和子女的除去仅有的1600元现金,就只剩满满一屋子,还没来得及开封的保健品。



看着一屋子的保健品,郭绍清的老伴说“丈夫曾经告诉她,能活到120岁”。


“一百二十岁”的谎言如此拙劣,为什么还是有那多老人相信呢?


学历高的老人


也逃不出保健品的套路


一提到家里老年人热衷买保健品,人们总觉得这都得怪无良的保健品推销员。他们利用老年人缺乏辨识力,设计好套路,把家里的爹妈一步步引入骗局。


这是一个误区。


其实,我们的爹妈才没有这么傻。


确实有一部分老人上了当,受了骗。但更多的老人精明得很,对各种P2P理财陷阱保持超高警惕,生怕自己辛苦一辈子攒下的钱被骗走。


世界上骗人的套路那么多,为什么老人们偏偏就吃保健品这一套呢?


在郭绍清老人逝世后,他常去的保健讲座,去听,去看,去买的老伙计们依然热情不减。


而对于郭绍清的死亡,在场的一位老人指着会场一角的横幅这样说道:“人家写的清清楚楚,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也没有人强行要他买。”


可见,至少这位老人对保健品的性质是非常了解的。那他为什么还要参加这些推销活动,并花钱购买呢?


因为,老人们花钱买的,并不是保健品,而是情感关怀。



“被保健品洗脑的老人根本就劝不住,说不听,信保健品推销员胜过信亲生孩子,心累,已经放弃和父母讲道理了,他们开心就好。”


这是许多沉迷保健品老人的子女,抗争失败后的心声。


知乎上有一个9239人关注的问题:如何向老人证明某些保健品是骗人的?


评论区一片哀嚎,网友们纷纷用血和泪的经历告诉大家:放弃吧,做不到的。给老人讲保健品成分,讲疗效,讲道理,这些招数都无法将老人的心,从保健品身上拉回来!


他们可不是因为无知被蒙蔽的。



保健品玄学面前人人平等,学历和职业都不会成为保护伞。


同事王富贵的一个朋友,谈起保健品也是一边恨得牙痒痒,一边无可奈何地认命。


他的父母在退休前都是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的知识分子,甚至父亲还是中医药协会的名誉会长。面对父母疯狂购买保健品的行为,王富贵的朋友苦笑着说:“真的就是信啊,像信仰一样,太可怕了。”


道理老人都懂,但是就要买,不但花自己的钱买,还要借钱买。


广州的一对八旬夫妻,都是大学退休职工,一个正教授职称,一个工程师职称,因为痴迷保健品,退休工资近2万元的老夫妻,成了“月光族”,不仅积蓄被掏空,连亲友也被借怕了。


10年里,他们在保健品上花费超过百万。


87岁老人黄女士,退休前是浙大的心理学教授,退休后迷上保健品,多年来在保健品上花了超过40万元。


在保健品毫无疗效的情况下,用了19年终于醒悟过来:自己可能是中了保健品的圈套……



难道多高的学历,都破除不了保健品的迷信?


我的同事本师傅最近总听朋友诉苦:我妈好歹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了,突然就迷上了保健品,每个月几千多的退休金再加上丰厚的积蓄,都变成了家里成堆的保健品。


月底的时候,他妈竟然还主动问卖保健品的小伙子,这个月的业绩有没有完成,“不够的话,一定要说,阿姨再给凑点。”


“我妈简直把保健品推销员,当亲生的了,别人喊她句干妈,就真的把人当儿子了!”


老人明知保健品没用


却愿意为推销员而买


为什么亲生儿女的话,老人不信,却相信一个明显有企图,就是冲着钱来的外人呢?


无论家人怎么解释,都无法让老人停止上当受骗。最后不是与父母决裂,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地妥协。


过世的郭绍清老人同样在保健品问题上和子女、外孙有过一系列的斗争。


老人郭绍清的外孙就职于医药公司,一个专业的医药工作者也没法说服老人。结果,还是保健品推销员赢得了这场老人争夺战的胜利。


或许,老人自己也会怀疑,推销员怕不会真是亲生的吧!不然为什么比亲生的还要孝顺呢?


在郭绍清老人留下的手机里,仅有的27条手机短信,就有4条是来自保健品推销员“小谢”的嘘寒问暖。


去世老人手机里,来自“推销员”的短信。


老人到底为什么痴迷保健品?他们真的都傻吗?


一个关于保健品的街头采访,透露出了一些真相。


有一位受访的老人,忍不住哭了出来,她说:


“买过,大概买了有十多万。我知道,有时候是骗人的,但是我觉得他们(保健品推销员)说话说的比较……挺贴心的,所以我就能接受他的这个保健品。”


“总比孩子强,孩子好像是跟我们沟通太少了。连骗我们,他也不去骗。”



很多老人其实知道保健品没什么用处,之所以一直买,只是为了换来保健品推销员的关心。


“有什么用啊,没用处。但,他们(保健品推销员)比亲生儿子还要好。”



“他们(推销员)会说,对人很好。”



“买过,买过好多次,消费了可能四万多五万块,我也觉得他们说的好,他(保健品推销员)也很关心我。”


保健品骗局不仅仅瞄准了老人的健康焦虑,更填补了感情空缺。即使花费不多,自认很理智,很清醒的老人也说:


“(保健品推销员)对你很好的,然后你不买(的话)都感觉有点过意不去。”



这场父母争夺战中


你是怎么输给保健品推销员的

在保健品公司,每个推销员都要负责十多位老人,公司要求他们不管老人买不买产品,都要定期和老人联系。


“打电话、发短信、上门拜访的数量,频率,都是有要求的,也是我们考核的一部分。”推销员这么说。



比起虚假宣传、夸大成分药效这种传统推销手法,保健品推销员对老人采取的感情攻势,让每个被关怀的老人都无法抗拒保健品的诱惑。


无论老人是渴求身体健康,还是渴求情感关怀,都不重要,因为这些保健品推销员都会带给老人。


“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这些叔叔阿姨。”


一个从业4年的保健品推销员这样说。


在她的从业经历中,让她印象最深是一位75岁的周阿姨,那个老人是一位空巢老人,独生女儿在东北,一年难得能回来一回。


她上门去的时候,周阿姨很激动,拉着她一直说话,不放她走,给她做饭做菜,甚至晚上都不想放她回家,请求她能留下来住一晚上。


“就为了陪她说说话,她后来一直在我这儿买,还说只要买了,我就能经常上门去看看她,她就很高兴。”



这话说来可笑,可实际上,因为关心保健品推销员业绩不够,主动提出花钱多买点,帮推销员凑够业绩的老人可不在少数。


老人表面上买的是保健品,其实买的是一份情感需求。



与此类似的是,许多收入并不高的年轻打工族,动辄为网络主播一掷千金,许多人表示无法理解,其实他们买的也是一份情感需求。


他们从农村、县城来到千里之外的一线城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茕茕孑立。


在高强度的劳动环境下,上了一天班,累得要死,好不容易回到家了,有人在网络那头陪他说说话,为他喊几句“败帝王斗苍天”,为他勾勒一个虚幻的江山梦想,为他提供一个情绪的出口。


他就满心欢喜地掉入了这样的陷阱。


帮推销员凑够业绩的空巢老人,与这些为主播刷榜单的空巢青年,并没有什么不同。


如同青春期的孩子坚持己见,父母无法理解,而老人们终于在买保健品上赢回一局。


老人大约并不想听道理,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娱乐活动,一个与人交流的出口。就像有些孩子,为了交到朋友,迎合别人喜欢一些自己本来不是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一样。



输给保健品推销员


并不冤


根据2016年中国保健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品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老人是保健品市场的消费主力,高达千亿的市场份额,促使保健品行业对于老人的套路,不断推陈出新,优化升级,为了掏空老人的腰包,无所不用其极。


无数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将老年人的心理分析落实到产品推销的每一个细节,这个时候,老人是否有知识文化,是否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在保健品推销的套路面前,都招架不住。


“你还没有保健品推销员了解你爸妈。”这虽然只是个段子,但在很多人的生活里,确是真实的。


保健品推销三步曲:


第一步,送福利。


大多数老年人省吃俭用,当保健品以免费体检、赠送礼品、送旅游等为噱头,先让老人真的觉得“赚了”,从而迅速在老年群体中扩散知名度。送福利和免费,成功召集老人们参加保健品的公益健康讲座。


第二步,用健康忽悠。


利用放之四海皆准的“慢性病”和“老人病”,和老人寻找到共鸣,逐步取信于老人:看,我们知道你们的问题在哪里,既然提出来了,我们当然会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


通过专业术语和扩大保健品的成分和疗效,偷换概念忽悠老人。于是老人们开始将健康的可能寄托给了“防病”“治病”的保健品。


与此同时,社会上各种打着“科学”旗号的养生知识鱼龙混杂,让老年人难辨真假,很容易偏听偏信。对疾病的恐惧,对健康的渴望,只要没有明显副作用,老年人吃保健品就是图个心安。

 

第三步,谈感情。


如果说第一步是吸引老人,第二步是忽悠老人消费,那么第三步就是用感情套牢老人。


如何和老人培养感情,也成为了衡量一个保健品推销员是否优秀的标准。一个好的保健品推销员会花五年甚至十年,直到掏空一个老人毕生的积蓄为止。



只要人们还畏惧衰老,只要人们还害怕孤独,那么在保健品骗局的攻势面前,就注定有心理上的弱点。如果还有什么办法能跟保健品推销员抢回家里的老人,大概就是……


用爱。


来源 | 凤凰WEEKLY

作者:郭空空


精 彩 推 荐


 ■ 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如何连骗老人13年

 ■  年销售40亿的儿科“神药” 尚处小白鼠试验阶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