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的舍得智慧 :商业化冲击下,艺术家的职业精神
很多艺术家常以艺术的纯粹性与商业的复杂性为借口,固守阵地,实际却在这个全面商业化的社会中,抛弃了最基本的职业性原则。在音乐家小柯看来,自由创作固然重要,但身处艺术行业,就要有职业精神,这样才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近日,著名音乐制作人小柯做客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思想派强IP《舍得智慧讲堂》,讲述他是如何权衡音乐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在被商业冲击的音乐圈,小柯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既没有完全被商业化,也没有固执地守着艺术下的孤高。
因为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小柯选择进入更有独立性的音乐剧行业。用他的话说:“这样可以不停地写歌,总结自己一路的创作历程”。同时,他也明白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必须遵循工艺流程和市场需求。在艺术性和商业化之间,想要有所平衡,就必然有所舍取。
多年的创作经历让他明白,“创作者一定不要苛求所有人都喜欢你,但一个好的创作人需要与观众之间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观众选择听或者不听,全在于作品所承载的情感诉求是否与他相同,这就要求音乐人必须用心创作,情感融入,如此才会对作品的市场效果有更准确的判断。换言之,音乐品质实际是与商业效果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小柯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和市场间的关系,才会对现今行业内部,部分音乐人缺乏职业性的状况深表忧虑。
即使像小柯这样有名望、有专业判断的知名音乐人,在接到创作需求后,都会保持强烈的“乙方意识”。他不但花时间对音乐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对相关文化进行了解;还会遵守最基本的守时、守量、守约的职业精神。为此,小柯有时不得不舍弃一些个人更偏好的音乐元素,但音乐的感染性和特定环境下的艺术性并不会因此消减,相反会让观众更触动。
关于音乐的商业尝试,小柯也曾有所涉猎,比如评审,这种商业活动让他看到自身在选秀节目上的短板,但他却并不否定节目的价值。因为,他明白此类节目的商业目的:用娱乐的形式让更多人知道某一音乐类别,是一种艺术与商业相互融合促进的方式。
生活中的小柯也将职业性践行得淋漓尽致,创办了“小柯读诗”公众号,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他身上这份一以贯之的创作热情,也是他未来音乐道路上的取舍之道:真诚地传递自己所拥有的阅历和思考。
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华。小柯的音乐创作之路是怎样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真情实感融入到作品中的?他又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并始终保持高度的创作热情?敬请关注《舍得智慧讲堂》第三十二期,聆听小柯讲述他对音乐商业化的看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51f98v8i&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