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张照片记录“玉林24小时”,他把对成都的爱都灌进了这里……

2018-03-05 林聪 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一首《成都》

在全国文艺青年中

唱火了“玉林”


其实在成都人眼中,玉林不止小酒馆,这是我们成长生活的最普通的地方,也是存放我们最初记忆的地方……


这里有外国人最多的书店

这里的烤兔儿等三个小时吃都不亏

这是成都最有生活味的塌塌


于是,一个34岁、来成都待了10多年的小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件很文艺的事——


拍了几百张照片

记录下玉林的24小时



玉林西路小酒馆对面的一间店铺,墙上的照片沿着时间轴,将玉林从白天到黑夜的模样逐一呈现:


遛鸟打牌的综合市场

开了11年的书店

火锅串串蛋烘糕

夜色中的小酒馆

人头攒动的省体育馆

……



照片里是在玉林的大街

是大街上穿梭、逗留的你我

这些照片会告诉只知道小酒馆的人

这才是玉林,这才是成都




早上6点,火烧堰巷第一批晨跑的人出门了。多是老人壮汉,也有漂亮的妹子。迎着朝阳,浅影跃动。



早上7点,早市的瓜果蔬菜摆出来,水嫩极了。开张之前,小伙子抓紧再捏一笼包子。



早上8点,早高峰的永丰立交桥,车水马龙。但步行和骑车是亲近玉林的最佳方式。




上午10点,玉林综合市场里,喝早茶、遛鸟、打牌下棋搓早麻将的人群热闹起来;买菜回家的,也经不住顺路看几眼,忍不住上去抱膀子。




中午12点,饭菜飘香。王婆荞面的蒸笼一个小时前就上锅蒸起了。十余年前发迹的王妈烤兔,店门外永远排着长队,不断回头张望的姑娘多半是派来排轮子的。



下午1点,芳草东街,修建中的地铁8号线恰好穿玉林而过。



下午3点,玉洁东街的书店“老书虫”开了11年了。外国友人边读边做笔记,11年前,这里八成是外国脸儿,现在七成是中国人;遍街的咖啡馆、买手店里,总能遇见萌妹子。



下午5点,学生娃放学了,头等大事是回家前先吃个零嘴。成都人的好吃啊,真是从小就开始培养了。



晚上6点,火锅、串串是玉林的主角。“网红”火锅店4点开始就有人排队,6点去,早就已经没位了。成都人对吃,从来都是没有一分虚假的真诚脸。



晚上7点,省体育馆前人声鼎沸,卖荧光棒的小贩、大声吆喝的黄牛党、自拍的美女,从1988年开始,这里承包了诸多大牌的演唱会和体育赛事。



晚上8点,玉洁东街,一个女人在缝纫机前忙碌;小天东街的夜骑队伍出发了,五年前美国人安博远和林高高在成都开了一家死飞自行车店,五年后,成都有了中外夜骑达人圈儿。



晚上9点,开了20年的小酒馆,就这么随着《成都》火了。慕名而来的人们在门口留影。以前这里晚上才开门,现在下午就排起了队。



晚上11点,夜生活刚开始,从五毛一串的烧烤,到三块一个的蛋烘糕,“鬼饮食”是后半夜不可或缺的新过场;



凌晨1点,玉林东路上,演出刚结束,年轻人用自己独特的运输方式回家;



凌晨4点,24小时便利店让执勤队员有了休息处;



凌晨5点,倪家桥的餐饮开始备菜忙活了,保洁阿姨的脸被路灯照得很亮堂,早已送到的冰块在海鲜超市门口安静地等待。




然后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



 “凌晨的拍摄,被我安排到了最后几天,定了个两点的闹钟,冲到玉林,在便利店买了杯咖啡就开始了,一直拍到早上七八点。”摄影师黑豆儿告诉记者。


△摄影师黑豆儿


黑豆儿来自广汉,今年34岁,06年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太习惯成都的温润环境,就留在了这里。开始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后来辞职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


“前后总共拍了近700张照片,最后选出了50多张。”摄影师黑豆儿就想把在玉林“乱逛”的24小时拍下来。


这些照片并不是真的24小时就能拍完,断断续续一个多月才完成。


“有时候早上看到太阳出来了,就赶紧冲过去扫街;晚上要拍省体育馆,也是挑有演唱会的日子。”


黑豆儿曾很担心半夜没有东西可拍,后来才发现,凌晨的大街,有着从未见过的城市:运建筑材料的大车、路边睡觉的出租车司机、扫地的清洁工……



黑豆儿还给每张照片写下了简单的介绍,拍照以及对玉林生活故事的探寻,让他重新认识了玉林。这里不仅有好吃的,不仅有小酒馆,最重要的是拥有最成都的生活点点滴滴。




让人愿意用一个月的时间

去拍下这些细小的美好

这或许就是成都的魅力吧


*实习记者 林聪*

*想吃烤兔儿的 二喵*


和玉林有过回忆的你,来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