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克飞:他们在球场外看不到未来

2014-06-29 叶克飞 大家

—— 昔日荣光烟消云散的前南斯拉夫足球



文/叶克飞


3:1,波黑队以一场胜利结束了世界杯征程,未能从小组中出线。此前,另一支前南球队克罗地亚也已出局。


波黑输给阿根廷算不上耻辱,甚至在场面上一度占优,他们也曾接近出线,可惜在与尼日利亚的比赛中遭遇争议判罚。克罗地亚更是在揭幕战上便蒙冤,面对东道主巴西,他们的防守十分有效,可惜遭遇了西村雄一。


即使未能出线,他们也让人依稀看到了昔日南斯拉夫足球的荣光。


(图注:2014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F组比赛中,伊朗队以1比3负于波黑队。最终两队双双出局。)


我对南斯拉夫足球的最早记忆,始于1990年世界杯,可最深刻的记忆,却是当年《足球世界》杂志(忘记是1992年还是1993年了)上的一篇煽情文章,文章的主角是贝尔格莱德红星队


没错,故事的主题是1991年的欧洲冠军杯。那是贝尔格莱德红星的荣耀之巅,亦是终结,它也意味着南斯拉夫足球的烟消云散。


那年的南斯拉夫,政局动荡,内战在即,在这巨大阴影下,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夺得了那年的冠军杯和丰田杯。其后,一代精英星散流离。


那堪称一个神话,当然,神话背后多少有点暗面——这支球队的强大,其背景仍是社会主义国家擅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行政强制而非市场手段将资源向一支球队倾斜,前苏联有著名的基辅迪纳摩,前南斯拉夫则有这支从八十年代便开始刻意打造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尽管当年的南斯拉夫一度以经济灵活著称,而且足球俱乐部早在1972年便开始自负盈亏,明显有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但在行政化思维上仍没有本质区别。


那时的贝尔格莱德,也有同城德比,而且两队堪称死敌,一是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另一支则是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可是,借助各种力量,红星队硬是从游击队中抢来了潘采夫和萨维切维奇,此外,克罗地亚人普罗辛内茨基亦是由萨格勒布迪纳摩队引入。正是依靠这些球星以及自身的青训体系,红星队夺得了那年的冠军杯。尽管在冠军杯中过于保守功利的打法令人诟病,但我们都知道,他们太需要这个冠军了。


即使有不合市场规律的暗面存在,这支球队在那一年里的顽强仍令人动容。如今回看那本《足球世界》杂志,当中描述显然有不小的政治倾向,所有的煽情都指向了国仇家恨。彼时不明政治,只觉国破山河在的悲切,现在想来,少时情怀多少有点廉价挥霍。不过,仅看球队命运,已知世态苍凉。


真正的苍凉在冠军杯决赛之后。那时,克罗地亚已经宣布独立,克族和塞族的冲突不断,普罗辛内茨基作为克罗地亚人,自然不会留在队中。主力阵容亦分崩离析,所幸的是,黑山人萨维切维奇、马其顿人潘采夫等仍在队中,于是又有了与智利科洛科洛队的那场丰田杯。


作为冠军杯的卫冕冠军,1991/1992赛季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真正感受到了政治的侵袭。因为国内动荡,他们失去了主场,只能在中立场地举行主场比赛。他们也早早被淘汰,无法继续自己的卫冕之旅。至于球员,更是早早星散,尤戈维奇、潘采夫、米哈伊洛维奇和萨维切维奇均前往意甲。那个时代里最像马拉多纳的人——中场大师斯托伊科维奇,后来去了日本J联赛,成为早期J联赛狂引大牌的佐证。可是,若无战乱,这位“东半球马拉多纳”怎会委身东亚?


那个传奇,就此终结。而南斯拉夫亦四分五裂,直到今天,其足球版图更是成为一分为六的局面。


在许多人看来,南斯拉夫爆发内战的导火线就与足球有关。那是1990年5月的一场比赛,交战双方是贝尔格莱德红星队与萨格勒布迪纳摩。当时,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带去了两千多极端球迷,比赛中首先挑起事端,在场的塞族警察们亦坐视同族对克族球迷的挑衅,结果,两队球迷在萨格勒布的马克西米尔球场大打出手。那年21岁的博班有一个经典动作,经电视镜头播出后,几成民族英雄,他见到一名塞尔维亚警察殴打一名克罗地亚球迷,冲上去一脚飞踹,将警察踢倒。当然,他为此付出了代价,被南斯拉夫足协禁赛半年,无缘那年的世界杯。


小小的巴尔干半岛,在此后频遭分裂与战火。1991年6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1991年9月,马其顿宣布独立,1992年4月,波黑宣布独立,2003年,南斯拉夫成为历史名词,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2006年6月,黑山又宣布独立,两天后,塞尔维亚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他们的足球,也在这一次次分裂中丧失荣光。最让人惋惜的或许是1992年欧锦赛,前南斯拉夫因政局动荡而遭禁赛,本已小组出线打入决赛圈的他们被丹麦队顶替,最终成全了一出“丹麦童话”。1994年世界杯,他们同样处于禁赛期内。


唯一的高光时刻在1998年,苏克、博班、博克西奇和贾尔尼率领的克罗地亚队拿到了季军。但在那之后的几届世界杯,前南球队已成龙套,每次都有两队杀入决赛圈,但总遭遇“小组赛魔咒”。2002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队均未能小组出线,2006年,最后一次出现在世界赛场上的塞黑三战皆负,克罗地亚亦未能小组出线。2010年世界杯,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队杀入决赛圈,但同样双双于小组赛阶段被淘汰。到了2014年,尽管波黑曾被看好,克罗地亚亦被认为复兴有望,但两队亦未改写小组赛被淘汰的命运。


2006年的塞黑绝唱或许是贝尔格莱德红星队之后的又一次“标志性苍凉”,输给阿根廷的那个0:6,送给了对方一场经典比赛和不间断传递了26脚的经典进球。当时,塞尔维亚报章称,塞黑已不复存在,2006年世界杯是塞黑队的绝唱,但比赛却是灾难性的,最后的分离带来的是痛苦的回忆。


在这片土地上,足球往往适逢其会,见证政治。


或者说,政治阴云,从未在足球领域散去。铁托作为政治强人,一度以高压方式控制住了南斯拉夫的离心力,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政治上的摆平衡,必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即使是许多老球迷,恐怕也不知道南斯拉夫足球受政治侵袭的程度有多深。


从1972年起,前南足协就开始了摆平衡工作,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和欧锦赛预选赛的国家队,多由塞族球员组成,参加奥运会的球队则多由克族球员组成,只有到了欧锦赛和世界杯这种大赛的决赛阶段,他们才会联合组队。1976年,南斯拉夫以东道主身份参加欧锦赛决赛,在晋级四强后,因当局未兑现半决赛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举行的诺言,克族球员消极比赛,球队最终在两球领先的大好形势下不敌德国。在季军争夺战中,比赛移到萨格勒布进行,但这次轮到了塞族球员不满克族球迷的嘘声,球队又不敌荷兰。


1990年世界杯,是南斯拉夫作为一个整体国家的足坛绝唱。他们的表现太棒了,以至于我至今记忆犹新。据说,那年意大利报章的说法是:上帝把足球天赋分给了巴西和南斯拉夫人。


(图注: 参加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原南斯拉夫足球队)


这种拥有强大攻击力和创造力的球队,让马拉多纳也惊出冷汗,如日中天的他,只能带领阿根廷队在点球大战中险胜南斯拉夫人。乌鸦嘴贝利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预测,他说南斯拉夫人必将捧起世界杯,但那之后,就没有完整的南斯拉夫了。


但即使是如此强大漂亮的南斯拉夫队,背后仍有政治之手的左右。当时的主教练奥西姆后来曾称,他在选拔球员时遭遇了一些压力。换言之,在选拔球员之前,必须先看他的种族、地区和俱乐部,就像我们所熟悉的那样,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南斯拉夫,一切也都是政治,作为主教练,首要能力与觉悟也是“讲政治”。


所以,那支南斯拉夫队也绝非最强的南斯拉夫。老将苏西奇(没错,就是2014世界杯波黑队的主帅)曾是南斯拉夫头号中场,在1990年世界杯上也是绝对主力,但他当时已经35岁。早在他24岁时,也就是1979年,他曾在一场与阿根廷的热身赛中上演帽子戏法,而且频频戏耍阿根廷后卫,如入无人之境,可我们都知道,一个35岁的老将,不可能再有那样的冲击力。他的“必须上场”,压榨了黑山人萨维切维奇和克罗地亚人普罗西内斯基的上场时间,也限制了他们的特点,尤其是萨维切维奇的速度与冲击力。锋线上的选择更为奇怪,年轻的潘采夫并非第一选择,波斯尼亚老将伍约维奇则成为了这个豪华阵容里最大的短板,五场比赛无进球,倒是潘采夫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梅开二度。


即使到了2010年,奥西姆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当年承受的压力,他只揭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斯洛文尼亚人卡塔尼奇的被迫退赛。在与阿根廷队交手的几个小时前,这位球风硬朗的后腰球员苦苦哀求教练,要求不上场比赛,因为他遭遇了极端恐吓。缺了这位铁腰,后防压力陡增,球队因为萨巴纳佐维奇在盯防马拉多纳时两黄染红,在比赛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十人迎战,也许是最大的败因。后来的卡塔尼奇,曾担任斯洛文尼亚国家队主帅,并率队征战世界大赛,他似乎从未再提起那道阴影。


也许,事情仍有好的一面。曾有人建议我去斯洛文尼亚看看,这个通过公投早早独立的国家,被视为前南地区较为安定、发展也较好的国家。它的面积仅有2万平方公里,无非是两个青岛那么大,人口仅有200万,在许多人的中欧自驾行程中,它都是其中一站。前南斯拉夫的足球底蕴,在斯洛文尼亚身上尽现,他们1998年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1平7负的战绩形同鱼腩,但那之后,他们已经两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据说在前南国家中风景最为秀美的克罗地亚,同样相对稳定,他们的足球亦更为人们所熟知,如今的莫德里奇,成为了其足球的象征。


但看看这次参加世界杯的波黑,我的担忧则有增无减。经历过战火的波黑,有着无法抹平的创伤,即使到了今天,尽管已有表面上的稳定和统一,但内部仍然颇为动荡。等待哲科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没有人知道。打法强悍的波黑队,在球场内尚可一拼胜负,可在球场外,就像当年的前辈那样,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图注:在小组赛末战中,哲科终于打入他的世界杯首球,波黑也迎来世界杯首胜。虽然结果是出局,但他们已经可以昂首离开赛场)



关于作者


叶克飞,专栏作家,著有《金庸政治学》《故人何寂寞》等。


……………………………………


除今日推荐外,您还可“@作者名”看这些文章:


@麦家 小组赛:解构主义的胜利

@吴戈 日本人对中日战争的想像

@邵建 我们至今未愈的民主综合征


《大家》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日推荐文章,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文作者主页

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