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雷:德国人的胜利我们无法复制

2014-07-15 沈雷 大家


“结果缘于准备。”这便是德国足球水到渠成的精辟总结。而我们却似乎总在试图走“为了结果而准备”的捷径,此路不通,至少对于足球。

…………………………

《德国人的胜利我们无法复制》

文/沈雷


(注:本文原标题为《德国足球的复兴:结果缘于准备》)

2006年德国世界杯时,日耳曼的土地上流行着一首为东道主球队鼓劲的球迷歌,歌词的核心部分如此写道:“1954年是奇迹,1974年是运气,1990年是应得的褒奖……”


这恰如其分地描写出了德国人对于本家国足三夺世界杯的一致心态:


在伯尔尼击败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球队匈牙利,或许真是虔诚的信仰赐予的礼物,这次不可思议的胜利也被视为日耳曼人战后崛起的一个标杆;拿下本土举行的首届世界杯时,德国队已经强大很多,但最后一击的成功也仰仗荷兰队突然的迷失——决赛前一日德国报纸曝出的荷兰队员裸泳丑闻,究竟对对手造成多大的杀伤力(尤其是传说中克鲁伊夫太太的“夺命连环call”),迄今仍是世界杯史学的一个谜;至于意大利之夏,虽然没人拥有马拉多纳的天赋,但那支聚拢了一代精英的德国队确实是当年最强大的整体,胜利实至名归。


(资料图:1990年,意大利,利特巴尔斯基与马特乌斯庆祝世界杯夺冠)


2006年的冠军,将是最大的惊喜。”这是彼时的德国人对于正在重建中的德国队的期冀。在经历了2000年与2004年两届欧洲杯的不堪回首(2002年世界杯的亚军只是一次“回光返照”),德国足球尚未让自国拥趸建立百分百的信心。对常年浸润于光荣传统中的德国足球,2006年是一次罕见的“青春革命”与“血脉革命”,也是一次略具颠覆感的冒险。


时间终是证明了冒险的价值。当年的年轻人历经8年的磨练,已经具备了重新征服世界的实力,“Bereit Wie Nie”——“准备从未如此充分”,这句出征巴西的口号又再一次透满了德国式的自信。


如何来评价2014年的这次冠军?


最接近的评语,恐怕还是24年前的那句“应得的褒奖”——没有闪亮整个夜空的超级明星,更接近人而非神的克洛泽,却恰恰打破了由一位“外星人”保持的进球数总纪录;这是一支均衡的队伍,说不出哪里才是他们的短板,无论纸面实力还是临场发挥,保持着相符的稳定性;他们也继承了德国足球曾引以为傲的强大意志力,有过接近困境的时刻,却能熬过极限;这支队伍同样成为继1990年后又一支创造了当届杯赛最高胜场比分并最终夺魁的王者……


但与24年前不同的是,现下的这位冠军更年轻更多彩更融入世界,而非当年被打上的力量派烙印,他们是整届杯赛传球次数最多的队伍,并赋予西班牙式的“tiki-taka”足球以全新的生命力,而其多元化的阵容中亦不乏以技巧见长的队员。想必会有许多文章总结德国足球从跌入低谷到再建辉煌的原因,重塑青训,可能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处,尤其是德国始于2002年的全国性青训计划。


任何体育项目的成功,在总结原因时列入一条“重视青训”永远是不会错的解答,但德国足球这次重返颠峰,又怎会是“重视青训、重塑青训”这一言足以蔽之的呢?在决赛中进球的格策(1992年出生)、比他更小一岁的德拉克斯勒,都早在2001年就进入了顶级职业队的青训营序列。2002年全国性青训计划的威力若真全面爆发,恐怕还在四年后乃至更远的未来。


德国足球重获成功,建立在一系列宏观的勾画与微观的执行之上,重塑一套更现代化的青训体系与其严密的部署执行,是其中之一。依葫芦画瓢不难,而令我们这些中国旁观者模仿不来的,倒是德国在足球运动上的“大国地位”。8000万人口之于中国,不过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级别,但其拥有令我们难以想象的650万名注册球员,14个级别的庞大联赛体系、细致到每位球员的注册管理系统,这才是真正的大项目。


大国之大,人口是一个而非全部的元素。一个有了足够经济基础的大国,其民众才不会整日为衣食忧,才能匀出更多的时间参与、投身体育,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投机的可能。一个有了足够吸引力的大国,其足球界才能引来诸多外裔人才,因为价值观而非金钱为己效力,也能拥有宽容的胸襟接纳这些族外人群。一个有了足够自信的大国,同样不会将竞技运动与国运挂钩,让体育承载其不该承载的责任。


足球流淌在许多德国人的血脉中,这一点毋庸置疑。除了在1954年这个战后重建的特殊年代,德国人不会将足球的成功与民族的复兴之间作太多的联系。足球仅仅是足球,体育仅仅是体育。


很遗憾,这些中的许多,我们只能遥远地抱以空洞的羡慕。过去的若干年里,中国足球也在开展某种合作式的进校园计划,但在具体执行中,多部门间别扭的关系、整个社会文化的背向而驰,都是可以事先想象的。


但让我彻底感觉这项计划中短期内将不会产生明显的正面效应,是从不止一位的教育系统官员嘴里听说,他们试图营造一个有别于体育系统的体系,那里将制造出新一代的足球明星——作为全世界最为流行也是对运动员本身客观条件限制最少的项目,足球从来无法通过“精英教育”得以拔尖,校园也好,青训也罢,只是一次让年轻人、让所有人爱上这项运动的普及,只有当参与者达到数十万计乃至更多时,优秀球员与明日之星才有机会得以系统出现。无成绩意识的准备,才会得到有成绩的结果。


塞普·赫尔伯格,1954年德国队主帅、伯尔尼奇迹的缔造者,曾有名言:“Nach dem Spiel ist vor dem Spiel”,可直译作“一场比赛之后就开始下一场的准”,若再作引申,亦有“结果缘于准备”之意。这便是德国足球水到渠成的精辟总结。而我们却似乎总在试图走“为了结果而准备”的捷径,此路不通,至少对于足球。


关于作者:


沈雷,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上海文汇报体育版主编。


……………………………………


除今日推荐外,您还可“@作者名”看这些文章:

@蔡孟翰:《梦寻中国的乡愁(上)》

@麦家:《足球之神唤回昨日重现》

@李淼:《做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师》

@柴子文:《岛屿或大陆的隐喻》


《大家》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日推荐文章,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沈雷先生主页

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