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桌话题 | 侯虹斌:空有不靠谱心,未行离经叛道事

2014-08-30 侯虹斌 大家

他们每个人都有些决绝的个性,有种拥有青春就能碾压全世界的精神劲头;而像我这种没有爱、没有恨,不骄傲、不自卑,不孤独、也不豁达的青春期,简直就是我向壁虚构出来的风车,我不知该怎么与它作战。这是一个平庸的少年的苦恼。

…………………………

《空有不靠谱心,未行离经叛道事》

文/侯虹斌


上周,我专门回了趟老家,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仿佛隔着二十年的岁月完全不是事儿,大家很自然就熟络起来。


我惊奇地发现,也就是在这个暑假里,微信朋友圈里清一色的都是各种同学会的刷屏: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楼还是那栋楼,树还是那棵树,人却已不是当年的人,各种感慨,各种苍凉。


看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已经老了,老到了需要开同学会。当然,更重要的是一种寻找某种温暖与满足,在诸多经历之后向那些单纯的日子握手言欢。


我们在森林边的酒店天台上,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同伴亲自动手做的烧烤,一边躺在躺椅上仰望头上的星星。真的,很多很多年,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多星星了,我甚至还看到了若有若无的银河。银河的一端,是我们永恒的乡愁。


初中时,我在我们当地的一所重点中学就读。但初三中考我没有考上它的高中。那时我很绝望,因为我已尽力了,每天晚上都写作业和复习到深夜,最后都是一边打瞌睡一边写,后面写的字自己都认不出来了。但我又不敢睡,直到家里人半夜叫醒我去睡觉。并不见得作业多功课难,要怪只能怪自己笨。而我的同桌,正好是学霸,永远是全年级的前三名。


但我知道自己不笨。我秘密地怀着三毛远方的梦想,琼瑶的深深庭院,还有古龙的“酒在杯中、杯在手中”的呓语,一边抄着几乎所有流行的港台歌曲,一边复习,一边心不在焉。


高中我到了一所普通中学,马上成绩就在班里领先了。但这种领先没有意义。我很少被称为“才女”,虽然我最后选择了文科,但却在理工科和英语的学习上耗费了绝大部分的精力。记得高一时,我没有通过化学的某次测验,没有资格上提高班;提高班上课时我就围着教室外徘徊,老师只好把我叫进去听课。


后来,我当了化学科代表。又有一次,我的数字考了不及格,在班上(五十多人)倒数第五名,老师痛骂了我一顿;一个半月之后的测验,我的数学全班第一。我还记得,我的八百米测验总是不及格,只剩一次补考机会了,我那几天放学时就在操场上一圈接一圈地跑,有一天还下着大雨,我一边跑一边放声大哭,泪水和雨水一起混着流进我的嘴里,分不清什么味道。后来,长跑是我最擅长的体育项目。


可想而知,我的不靠谱,到达令人发指的程度。


高二结束的时候,大家估计,如果发挥正常的话,我的成绩大概能排在一所重点中学(有两所)的一百多名(中游),能考上我们当地的一所大专中文系——那可是我妈的理想。但我不甘心。经过一年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高考时,我是全市文科第四名,不仅考上了心仪的重点大学,而且超出重点分数线近一百分。


这篇文章是励志帖吗?不。我想说的是,我是那么地喜欢负能量,当看到讥讽一些卢瑟时说“有些人人生的顶峰就是高考了”,我觉得那就是说我。顶多就是后来我又跨专业考研,考得不错,可以把上面那句话改为“高考和考研”。


在中学阶段,一个可以称得上“少女”的年华里,我总是不快乐。不是白衣飘飘,而是风中凌乱。本来,应该小麦金黄,以梦为马,骋怀天下的;也可以热爱文学,或当个科学小能手;哪怕是拍个拖也好呀,至少没有虚度。可我就是梦游一样,只有哀愁,没有美丽。为什么感伤,连我也不知道。中学那几年的时间,我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落在一地的紫荆花瓣上,食堂晚饭后沉默地站在江边看河水浩浩荡荡地奔涌而过,和友人坐在球场旁一边聊天一边看高年级的帅哥哥们挥汗如雨地打球,还有那总是那么亮堂、晒得嗡嗡作响的天空,偶有微风吹过,尽是虚空。


老同学们谈起当年的同桌,谈起大家当年的一些笑料,大家笑,我也笑。很温暖。


当时以为人生就是冲刺,拼了老命撞了线就算game over了,就可以休息了,这种幻想太可笑了。它是一场漫长得没有边际的马拉松,每一段路都会出现意志力和体力的极限,你必须要一次又一次地挺过去。


好多年后,我才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你知道吗,郊外的一条大路认得我呢。有时候,天蓝得发暗,天上的云彩白得好像个凸出来的拳头。那时候这条路上就走来一个虎头虎脑、傻乎乎的孩子,他长得就像我给你那张相片上一样。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黑又瘦的少年。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涣散的要命,出奇地喜欢幻想。后来,再过几十年,他就永远不会走上这条路了。你喜欢他的故事吗?


这段话是王小波写的。他的情话可以写得滋味悠长,把混乱的心事挥舞得百花争妍。他那么有趣;他的才华能让他在令人绝望的环境中自制一个有趣的世界。可是同样涣散的我,在同一条路上走了许多许多年,不过是一个三四线城市里向往文艺的小屁孩——什么最红、什么最俗我就看什么,我上大学之前,连塞林格和凯鲁亚克都不知道,更不会知道麦田的守望者早就善意地提醒过了:人不叛逆枉少年


我有一颗这么不靠谱的心,却什么离经叛道的事也没有干过,真是亏大了。


后来,我看过许多电影,读过一些书,我想看看那些迷惘的少年们是怎么熬过这种非智性的年龄的,但遗憾的是,不管它们拍得多好、写得多好,没有一个能给我一丝借鉴的意义。他们每个人都有些决绝的个性,有种拥有青春就能碾压全世界的精神劲头;而像我这种没有爱、没有恨,不骄傲、不自卑,不孤独、也不豁达的青春期,简直就是我向壁虚构出来的风车,我不知该怎么与它作战。这是一个平庸的少年的苦恼。


我渴望的是什么呢?我既不想要长辈们规定的一切,但又深深明白我必须先得符合他们的规定之后才能更方便地寻找自己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或许是热血,激情,生命的激荡感。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我永远都是挂满了一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怅然,有时被现实的不快乐咯吱一下,哗哗作响,听起来就像笑个不停。这样,或许可以掩饰我悲观的一颗心。


还是王小波说的,“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我看这个“无非”二字就很欠揍,因为这个境界太高了,哪有什么“升官、发财、讨二奶”那么容易实现?


尽管我百般抵赖,但每个人都指着我说,你丫就一中年人。微不足道的安逸,却只能使我越发地难以辨认自己。以至于我走进寺庙从来不烧香,不是因为信仰问题,而是因为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该祈祷什么;或许除了“世界和平”之外,还可以有一些别的选择?


多年来一直还有联系的几个大学同学,我们时常聚会,聚会时还是很喜欢唱当年的《蓝色理想》。不过,现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听的是酷玩乐队的名曲《天堂》:“当她只是个小女孩/她憧憬这世界/但一切都背离了她的想象/所以她在睡梦中逃避/每一次她闭上眼睛/就会梦见美丽的天堂,天堂,天堂,天堂……”啊,真够荡气回肠的!我曾多么希望我能找到一点确凿有形的东西可以追求,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豁得出去;但以前没有过,想必以后也不会有了。


或许,我也可以安慰自己,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一个已知的天堂,不可能是真的天堂。


关于作者

侯虹斌,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历史小说作者,媒体从业者。


《大家》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日推荐文章,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作者主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