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刚:伴随一生的饥荒
“大饥荒的时候吃什么?”弄清这一问题,是搞清一代人饮食习惯不太正常,不能与时俱进的关键因素。
…………………………
《伴随一生的饥荒》
文/任大刚
最近有个大学同学携眷来上海游玩。每天晚上,一帮同学轮流请客,酒肉穿肠,觥筹交错,我的减肥大业遂告暂停。
我母亲对这种吃喝一向不以为然,以为在饭店吃饭太浪费。不仅如此,即便居家做饭,她一开始来上海帮我们带孩子时,饭菜也很节俭,比上海打工的农民工兄弟似乎还要差一些。反复劝说,就差出示工资条以证明吃好点不成问题了,结果毫无改进,最近两年她结识一些邻居,方有所“进步”。
我们老家,属四川都江堰自流灌区,乃“天府之国”核心地带,向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之称。放在今天的视角看,这地方说不上有多富裕,但从古至今吃饱肚子没有问题,普遍的民风是,生活条件一有改善,首先就是口味刁钻,吃好喝好。实在无法想象,同样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我母亲,至今为何还要如此刻薄自己。
其实不独我母亲如此,很多年龄相仿的乡邻,尤其是女性大致也是如此。而我从小到大的观察是,爷爷奶奶这一辈,虽然生活窘迫,但只要条件允许,对自己对客人,包括吃喝,出手一定大方;我们这一辈,虽不至于倾其所有对人对己,但也不至于像父母辈这样,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克勤克俭。
我一直试图找到一些答案。贫穷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打小也过着贫穷的日子,我们这一辈,小时候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比较可能的原因是,父母辈在少年时代遇到过更为特殊的贫穷,这种贫穷就像一种价值观一样镌刻到他们的日常行为,难以改变。我想这个猜测是成立的,且在县人何学嘉先生(崇庆县白头镇退休教师)用亲身经历写成的方志性著作《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中得到印证。(文见《百年崇州》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
关于大饥荒的记述,国内外著作良多,但很多记述读起来似乎与己无关,是“他人的生活”,只有阅读到这种方志性质的著作时,才会有强烈的感同身受。况且何先生与我母亲一样,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相同的年龄,同一个地方,意味着高度相同的经历。只不过我父亲没什么写作能力,我母亲识字不多,没有何先生的生花妙笔,因此,毋宁说何先生算是我父母的代言人。
“大饥荒的时候吃什么?”弄清这一问题,是搞清一代人饮食习惯不太正常,不能与时俱进的关键因素。那么在几乎断粮的情况下,“天府之国”的人民都吃了些什么东西呢?
在何先生笔下,他是这样寻找肉食的:
首先被看上的是家里可爱的花猫“三张皮”。饥荒一来,半年没闻到过油腥味的何家兄弟看到“三张皮”在眼前晃来晃去时,分明闻到的是它身上的阵阵肉香。何家兄弟想,它要是跑到别人家去,早晚也是性命难保。于是“先下手为强”,趁“三张皮”在人身上撒娇时,两个人用一根细绳勒死了它。
其次是发现家里还有一只牛皮簸箕。何先生的母亲把它放在水里泡了两天,软胀了,拆开来,架上柴禾煮了一天一夜,居然煮软了,用刀切成条状,外观看起来像腊肉片一样透亮,可吃到嘴里啥味道都没有,绵绵的就像嚼纱布一样,喝口水和着吞下去,肚子痛了一晚上,第二天拉出来还是绵绵的一团老样子。
再次是死猪肉。有一次,何先生的父亲不知从哪里弄到一只几斤重的死猪仔,全家为此非常高兴。
此外是捉老鼠吃。何先生觉得老鼠肉好吃,老鼠皮也好吃,他曾经把别人晾着的一张老鼠皮偷偷拿走,烧掉毛后吃个精光。晚上肚子饿得睡不着,就把饭桌翻转,上面压几块石头,用根带细绳的棍子支起半尺高,下面铺点干草,撒上几粒谷麦之类作为诱饵,棍子上的绳子直牵到床头手边。夜深人静,老鼠出来在桌子下面的干草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等到听见老鼠打架,就猛地拉动绳索,然后快速跳上桌子踩踏,估计全死了,才点灯清理战果。有时候两三只,有时候五六只。
蟑螂也算肉食。由于那时缺乏化学除虫的药物,蟑螂很多。晚睡前,清除干净灶上灶下一切可吃之物,把锅里水舀干,放上鱼骨饭渣之类,再用能盖严实的锅盖盖上,边上用一根筷子支起一条缝隙。夜静后,估计蟑螂全体出动进入锅内,便把筷子一抽,用木盆压住锅盖,然后点灯烧火,但听锅内翻江倒海,啪啪作响,过后一切沉寂,之后又是一阵腥臭,腥臭后便是一阵香气透出。“揭开盖一看,半锅红彤彤油亮亮的美味直令人垂涎欲滴,抓一把塞进嘴里,酥脆油香。”
水田和河里的鱼蟹是当年唯一没有被管制起来的自然资源了。1961年的春天,何家兄弟发现了一条更好的求生之路,晚上点着火把,去捉水田那些从来不被看上眼、此前我们当地人并不吃的黄鳝泥鳅,有时候在水田里转悠半夜,可以用黄鳝夹子捉半笆笼黄鳝泥鳅鲤鱼鲶鱼。一时大大改善了全家的生活。
何先生吃过的植物和土壤包括:
谷糠、麦麸这些平常年份是喂猪的,饥荒年间,就是人的寻常食品。此外四川还有一种叫住“厚皮菜”的蔬菜,产量大,但碱性重,吃了刮油,但为了饱肚子,不得不吃,此外还有一些地方野菜也可以吃。
吃树皮是少不了的。何先生称,比较好的树皮是枇杷树皮。先用石头在枇杷树上砸一番,厚厚的树皮就掉下来了。将树皮砸烂磨细,和上点米糠麦麸米面之类,就可以做成硬梆梆口味不错的馍馍了。
有人还从山沟里挖回白蟮泥(又叫观音土,烧制陶器用的土壤),放在锅里,架火烘烤成焦黄色,弄成粉状后和上野菜米糠,做成结实美观的馍馍。这种食品吃下去很容易管饱,只是不容易拉出来,吃多了会被活活胀死。
何先生的母亲办法多,家中厨房原是1958年用稻草盖的,她忽然想起1958年大跃进时做不到颗粒归仓,于是动员一家大小,把房子稻草全部扒下来,一根根搓揉,居然有几斤秕谷的收获。
此外,何先生发现本村水碾的砖缝、木板缝里藏着一些细糠灰尘,于是放学后和一个同学用竹签将那些细糠灰尘掏出来舔食。后被路过的公社书记遇见,为安全起见,禁止了。
严峻的食品匮必定乏影响到亲情伦理,动摇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何先生沉痛地写道:
有一次他主动要求到三里外的食堂打饭,一碗半斤,一碗三两,回家的路上,实在饿极了,就在半斤的那只碗里挖饭吃,快到家门,已吃出一个大洞,于是他把饭翻过来倒扣在盆里,好像原封不动的样子,但还是被母亲发现,她生气地说道:“你下得心哟!”何先生一时羞愧难当,低头说:“我提前吃了,就不分我的吧!”但分饭时,母亲还是给他盛了一份。
由于每个人配额定量,何先生每天的定量是6两(十六进制,16两为一斤),而其妹妹是5两,他觉得平均分饭自己吃了亏,提出分开单过,母亲见状悲哀无奈,其妹妹惊恐无比,一个哥哥义愤填膺,大骂他不忠不孝。但最终还是分开了。
何先生的邻居家有个亲戚是个唱戏的武生,人称何大花脸,何大花脸对这户邻居照顾有加,因此每次登门,合家欢喜,将他奉为上宾。1961年冬天,何大花脸的剧团垮了,他拖着肿胀的双腿再次登门,打算讨要一些债务,但邻居家怎敢接待?何大花脸被关在大门外,哀嚎了两天两夜,就是无人开门。三天后,邻居叫来两个村中小伙子,哄骗何大花脸说用鸡公车推着他到街上去找那户邻居要饭吃。何大花脸信以为真,上了车,半路上,车一翻,何大花脸摔在地上,两个小伙子推着空车,扬长而去。何大花脸当晚冻死在路上。
食品的极度匮乏,使偷盗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被偷的食物包括刚刚下了种的玉米、大麦、小麦、胡豆、洋芋、红苕。后来为了防止偷吃,这些种子被拌上人屎、石灰以及硫磺、农药,但人们照吃不误,有人因此中毒。1962年麦收前夕,一到晚上,麦田里到处都是人在搓揉麦穗,甚至听到人相互打招呼,互相提醒。盗窃已经不是一个让人羞愧的行为,而成为天经地义的活命本事。
斯文人干抢劫也不为过。学校一名体育老师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妇女买了一块“高级点心”正要吃,这名体育老师猛地冲上去夺了下来,背过身往嘴里猛塞,任那妇女在背上猛捶猛打,直到吃完,才转过身来说:“对不起了。”那妇女无可奈何。
极度的食品匮乏,使礼义廉耻之类传统价值荡然无存。这就是一代农村少年在其成长阶段的社会环境。如果说城市民间社会的传统价值败坏于“文革”,那么农村社会肯定要早一些,那就是三年大饥荒。
饥荒过后,我父亲回忆说已经忘记猪肉是啥味道。他们后来教育子女有一句口头禅是“你没有过过公共食堂……”云云,他们也会断断续续提到大饥荒中的一些事情,但真正详细记录了我们当地怎样渡过大饥荒的,目力所及,惟何先生而已。今天可以理解的是,何先生和我父母这一代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这场饥荒的阴影。
我查阅1991年版的《崇庆县志》,这一时期全县人口40余万,而1962年比1957年减少了50793人。
关于作者
任大刚,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编辑和管理新闻评论者。
《大家》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日推荐文章,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作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