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方萌:三本书,三种晚清史的写法

2014-12-05 田方萌 大家


【题记】今年是甲午年,距中日甲午战争今已整两个甲子。120年过去,今天中日两国如何看甲午战争,追忆和反思甲午对现代人有何借鉴意义?中国为什么失败,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努力为什么没有成功,却是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纪念甲午战争两甲子的宗旨所在。
《大家》·MOOK第二辑《甲午两甲子:忆与思》,与您一起甲午之际共论甲午。新书已于2014年10月推出,并在亚马逊、当当等各大网站热销。

…………………………

文/田方萌


今年又是甲午年。早在1912年,中国政府已经采用西历纪年,然而国人并未忘却六十年一甲子的轮回。就像明朝亡于甲申年,三百年后还有人作祭文,想必每隔六十年,甲午也会激起新一轮的历史回响。

上一个甲午是1954年。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对甲午战争的印象,大多来自老电影《甲午风云》。尽管这部影片的艺术水准近乎一流,片中角色却过于脸谱化,像传统戏剧中的红白脸一样遮蔽了真实的人物面貌。近年拍摄的一些影视剧,如《走向共和》与《甲午大海战》,承继了这一脸谱化的传统,只是古为今用的意图更为明显,甚至闹出“关公战秦琼”式的笑话。

不谈人为的粉饰或丑化,我们今天对那场战争能理解得有多深刻?晚清无疑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研究最多的时期之一。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学者们已经梳理清楚了基本史实,因为甲午战争既不像明末动乱那样史料散佚,也不像文革内斗那样档案封存。直到几年前,国内一位战史专家告诉我,甲午战败的军事原因至今没有完全搞清楚,我才知道历史的迷雾尚未退去。

出于对晚清史的好奇,我花了不少业余时间,试图读懂当时的人物心路与情节逻辑。对我最有启发性的著作,还不是那些正襟危坐的史学研究,而是三本历史小说——陈舜臣的《大江不流》、唐浩明的《张之洞》和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小说本属西方人所谓“虚构类”(fiction)作品,历史小说因有史实作基础,可谓虚构类中的非虚构类。如果作者细加推测,运笔得当,历史小说能够兼具“存在的真实”与“想象的真实”,将史料留下的空白处填补为一幅完整的时间画卷。如陈舜臣曾言:“历史小说多半不就是作者依据史料的推理和虚构的混血儿吗?

在这一意义上,《大江不流》可谓一部了解甲午战争的全景式入门读物。1967年,陈舜臣尝试创作历史小说《鸦片战争》,一写就是一千多页。《大江不流》亦是五百页多页的长篇巨制,这时作者的笔法已趋于圆熟。作为日籍华人,陈舜臣掌握了中日英等几国文字,还学过印度语和波斯语,这使他在多国史料中穿梭自如。国人对甲午战争的记忆历来受制于空间局限,《大江不流》恰好补充了当年日本和朝鲜境内发生的重要情节,使读者了解到敌国的战略思维和小国的生存之道。

陈舜臣出道时以推理小说成名,他的历史小说也类似微观史学,每每于细节处引人思索。如《大江不流》中记述丁汝昌自杀一节:“二月十二日下午,丁汝昌服毒自杀。地点在刘公岛军营中,所用的毒物是鸦片。副司令刘步蟾在他之前自杀。与丁汝昌同时自杀的还有记名总兵张文宣。张文宣是李鸿章的外甥,有名的炮手。副将杨用霖用手枪击穿头部,也自杀而死。”短短一段话,读来惊心动魄。丁汝昌吞服鸦片自杀,似有警示国人的寓意。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李鸿章有个外甥倒卖军火,中饱私囊;原来他还有个外甥壮烈殉国。

《小说十八史略》是陈舜臣最著名的历史普及读物。他在开篇写道:“人,唯其人,一贯追究人,这是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的史观。”他在书中以“历史切片”的方式,简笔勾勒了中国历代的著名人物。而中国作家唐浩明真正在创作中贯彻了这一史观。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唐浩明以一部《曾国藩》确立了他的历史小说家地位。当年坊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经商要读胡雪岩,从政要读曾国藩。”唐浩明长于从人物角度切入历史,风头直追台湾作家高阳。

除《曾国藩》外,唐浩明还出版过《张之洞》和《杨度》两部长篇小说。曾氏出场太早,杨氏又太晚,都没有赶上甲午前后的风起云涌。只有张之洞作为朝廷重臣亲历甲午,并在其间多次上书,积极奔走。在唐浩明笔下,张之洞兼具传统士子的守成风格和洋务新派的开创精神。生逢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张之洞稳中求变,尝试走出一条继往开来的改良道路。在小说中,他受到朱熹两句诗的启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遂提出“中体西用”之说,也属于现代化道路上一种可贵的探索。

作为洋务派领袖之一,张之洞与维新派人物过丛甚密,并为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捐助会费。不过,他毕竟是成长于传统社会的文人,对旧式的精英文化怀着深厚感情。小说中几处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张之洞同廷臣及弟子的诗酒唱和,士大夫气十足。对于传统社会上流阶层的生活情趣,作者充满了艳羡与追怀之意。唐浩明似乎有意在暗示,甲午战败不仅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贫弱,也导致了一种文明的衰亡。

皇权时代的中国读书人一直在两轮“朝圣之旅”上奔波起伏。第一轮科举之路,终点是金榜题名,荣登天子门生;第二轮仕宦之途,终点是入阁拜相,统领天下政事。张之洞是走完这两轮朝圣之旅的最后一个中国人。在他死前四年,科举考试废除了;在他死后两年,满清王朝也垮台了。张之洞亲眼目睹成就自己功名的社会制度遭受了灭顶之灾。借助小说,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如何看待众多事件,并体会其良苦用心,从而多一份同情或谅解。

唐浩明并非故事大王,他能塑造出血肉丰满的晚清人物,主要靠大量收集和整理史料。小说中以想象填补历史之处,便嫌功力不足。唐浩明写男女情爱尤其失败,似乎更多寄托着作者本人的浪漫情怀。如张之洞的小妾和杨度的娇妻就像是才子佳人小说中的角色,符合古代书生对女性的审美趣味。唯有一位名叫“桑治平”的虚拟人物,还有几分可玩味处。

作家写历史小说,不见得只是迷恋某段故事,或许也为自己解开心结。唐浩明的胞兄唐翼明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兄弟俩的父亲唐振楚曾作过蒋介石机要秘书。1949年骨肉离乱,唐氏兄弟被父母留在大陆。唐翼明寄养在伯父家,唐浩明则被一位理发匠领养,两人从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唐浩明杜撰的桑治平原系肃顺府上西席,在辛酉政变后隐姓埋名,漫游天下,最后当了张之洞的首席谋士。作者在小说中比较张之洞和桑治平的人生轨迹,隐含着对自己和兄长身世际遇的感悟。

陈舜臣和李敖的作品也包含着作者对自身命运的解读。陈舜臣像围棋大师吴清源一样,国籍在中日之间变换反复,于是想要为影响个人命运的时代大潮溯源——那就从甲午写起吧。李敖不仅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他将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比作康有为与慈禧的关系,并借小说人物的口评论道:“你(康有为)的不幸,是你一生都跟这死老太婆(慈禧)密不可分。你同她好像是一块硬币,两人各占一面,她朝天的时候你就朝地,她朝上的时候你就朝下,她走运的时候你就倒霉。你生来就和她完全相反,但又被命运硬铸在一起,难解难分。

对蒋介石的憎恶多少影响了李敖对晚清保守派的评价。不过,《北京法源寺》却是三本小说中最具文化意蕴和历史深度的。全书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写起,以康有为等人被掘坟作结,纵贯三百六十年。这部小说的深长意味,还是作者自己概括得最好:“《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等等,都在论述之列。

因为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北京法源寺》当年被吵得沸沸扬扬,此书却是作者在孤寂的监狱中完成构思的。书中描写谭嗣同下狱一段也最见功力。谭嗣同“死得其所”之前,在大牢内回顾了短暂的一生。这时,人生的取舍、世相的真假和历史的轮回,都交汇于主人公的脑海中。小说家若想再现谭氏当时所思所想,需要与之相当的胸怀境界。李敖或许做到了这一点:“从三百五十年前的杨继盛,到两百七十年前的左光斗,这个刑部狱、这个头监牢房,也不知关闭了多少川流不息的过客,……如今,谭嗣同来了,……多少沧桑、多少熟悉、多少生离死别、多少幽情暗恨、多少悲惨与凄凉,一一都浮现他的眼前。

法国历史学家费弗尔(L.Febvre)曾说,历史其实是根据活人的需要向死人索求答案。如果将晚清史比作一件大案,将相关史料比作全尸,陈舜臣得其皮,唐浩明得其肉,李敖得其骨。无论看到皮相、肉相或骨相,三位作家不见得有高下之别,只不过各有其观察视角。也正为此,三人都将晚清史看作人世间的大悲剧,着重点却有差异。陈强调国家悲剧,唐强调个人悲剧,李则通过国家悲剧升华了个人悲剧。

中国古人喜欢将时间之河比作“滚滚长江东逝水”。陈舜臣的《大江不流》承接这一寓意,意指中国在晚清止步不前,从而被日本痛击。彼时文官自有“秋风宝剑孤臣泪”,武将亦无“万古云霄一羽毛”。在唐浩明的小说尾声,亦文亦武的张之洞临死前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一生的心血全白费了。”而李敖则从后来的历史观照晚清——19世纪如一潭死水的老大中国,却在20世纪倾泄而出,于一波波革命大潮中获得重生。曾经的先驱者变为落伍者,曾经的革命家被打成反动派。逝者的灵魂不得安息,他们的悲剧仍在延续。

前年冬天,我曾到菜市口一带,寻访康梁等人的旧居。那一带遍地危房,很快将被规划中的高档社区取代。最近我读到姜鸣的历史笔记《天公不语以枯棋》,作者自1980年代间断寻访晚清人物的故居,发现也是见一面少一面了。《北京法源寺》本是李敖狱中神游之作,未来的读者若想缅怀故地,恐怕也只有借文字神游了。行文至此,我想到小说中张之洞在江苏焦山定慧寺所作的一副对联,不妨以此结尾吧:

眼底江流,尽皆后浪赶前浪,争相推移奔大海;

世间人事,总是少年代老年,与时维新为正途。


附,图书信息:

书名:《甲午两甲子:忆与思》

姜鸣 主编 / 贾葭 执行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4年10月

页数: 249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9765029


关于作者

田方萌,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关注领域包括迁移、人才、文化和历史。


《大家》版权说明:

  本微信号每日推荐文章,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喜欢本文可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作者主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