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克飞:我们需要阅读,但不需要“阅读运动”

2016-04-23 叶克飞 大家 大家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摘要ID:ipress  

“读无用之书”当然奢侈,远非闲情逸致可以解决,但它确实值得拥有——生活中的任何一种超脱,都是美好的。


与许多朋友一样,我读书的进度远远比不上购书的速度。有位朋友说他要想读完现有纸质版藏书,需时八百年,我虽远有不及,但估计也得花上个一两百年。至于海量的电子书,我连数量都懒得统计。

我并非只买书不读书的人,相反,唯一能让我主动挤出时间来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每天早上上班前我会有半小时晨读时间,又因为没有午睡习惯,所以上班时会在包里放一本纸质书和一台KINDLE,午间坚持阅读一小时,再加上雷打不动的夜读,算下来每天起码会有两个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此外,诸如停车在路边等人之类的零碎时间,我往往也会读上几页。

如果不是出于纯粹的爱好,我想自己很难坚持到今天。毕竟,阅读之于当下,不但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还没有许多人希冀的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换言之,即使你不阅读,对生活也基本无碍。那么,我们为何阅读,又该如何阅读?


阅读是为了让人洞悉自己的无知

从大时代角度而言,因为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之前人已多出万倍,阅读早已不再是开阔视野的最重要渠道。比如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得人们可以真正地开眼看世界,亲身体验书中的那些风物、遗迹和景观,网络更是可以提供海量信息,至于许多人担忧的“碎片化阅读”,我倒从不在意,就像我始终认为不阅读也是一种自由一样。

我有许多朋友就从不阅读,甚至有阅读障碍,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唯一拿过的书就是课本,但这类人多半挺快乐。我说这话并无嘲讽之意,有时甚至羡慕。因为人类的求知和宇宙的无限不但是悖论,还是人类最悲哀的宿命之一。阅读(还有其他许多事情)的真正价值不是让你觉得自己“有知”,而是让你洞悉自己的无知。这种“知道自己无知”的包袱,委实比“浑然不觉自己无知”要痛苦得多。

但阅读终究不是坏事,培根当年那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如今仍不过时。当然,如果要与时俱进,由我补充两句的话,我会加上“心灵鸡汤和成功学不可读”。

之所以有此判断,是因为心灵鸡汤和成功学都是典型的功利性读本。后者挂着“成功”二字,自不必说,前者则相对隐蔽,许多人甚至以其为心灵慰藉。但心灵鸡汤所强调的那些“美德”,本质只是和稀泥,让人们以是非不分、放弃原则为处世法宝,这针麻醉剂当然有其背景,另一方面却也迎合了人们追求“如何混得好”的心理。

但阅读恰恰与功利性天然相悖。广东人习惯将“上学”称为“读书”,某些人更是会将之与阅读混淆。其实前者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往大了说是为了人生,其实多半只是为了学历。大多数人的“读书”其实也仅限于此,古代不就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之类的说法吗?阅读则应该是非功利的,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看似不重要,于我而言却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功效”无法量化,但却能时时闪现。

比如说,身处当下,知识分子常常会陷入一些公共事件的讨论中。老实说,即使同为知识分子,也有喜欢阅读和不喜阅读之分,二者在公共事件上的价值判断也往往有所不同。我时常会感受到后者的功利性,即使一切看似冠冕堂皇。这么说或许武断,但确实是我个人观察所得。



我们不需要“阅读运动”

每逢世界读书日,我们都会见到许多看起来相当惨淡的数据和消息,比如阅读率逐渐下降,成年人平均每年纸质图书阅读量仅4.39本,以教辅书占据大半壁江山的畅销书榜,还有那些极度快餐化的读物……伴之而来的是对阅读的呼吁。但一来喊口号本身就是一种功利性行为,二来喊了这么多年,没见任何效果。我们习惯于运动式的模式,但“阅读运动”显然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在“世界读书日”嚷嚷读书,那也许还不如不读。

2014年的“世界读书日”,我在腾讯大家写了《文学给捷克人带来了什么》一文。那时我刚从捷克旅行归来,对这个诞生了卡夫卡、昆德拉、赫拉巴尔、哈谢克和克里玛的伟大国度有着爆棚的好感,也见识了捷克人对阅读的热爱。

无论是首都布拉格,还是不知名的小村镇,我总可以见到阅读者的存在。城中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伏尔塔瓦河两岸的草地和长凳上,一间间咖啡馆里,没有人玩手机,只有人在读书。

有这样一个数据,2011年,捷克人购书花费近70亿克朗,按当时汇率计算,约3.5亿美元。作为一个人口仅仅一千万的小国,这个数字极其惊人。相关新闻里还说,捷克人酷爱读书,大多数家庭藏书量都极为可观,周末带着孩子去逛书店是捷克人的重要消遣。

去年,我再赴捷克。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便更加留意书店和阅读的情况。于是,我见到了在布拉格最旺区域与名牌店比肩的书店,见到了一大早坐在咖啡馆里读书的人们,见到了乡村民宅院子里卧在躺椅上惬意阅读的大叔,见到了小城教堂边坐在长椅上读书的老人……

在这个国家,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传统,不是任务,也无需鼓吹。曾有人说,捷克的光辉都拜文化传统所赐。早在二战前,它便已是欧洲少数几个民主宪政国家之一,也是欧洲最发达国家之一,人均GDP高于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与较高的国民素质有极大关系。二战后,从布拉格之春的跌宕起伏,到天鹅绒革命的波澜不惊,捷克人的高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敢于抗争,而又善思明理,让一切平稳和缓。

当然,我们无需过于强调阅读的“政治作用”,但无法忽视的是,阅读对独立思考和明理的巨大作用。而阅读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恰恰说明了阅读是一个极其个人化的行为,所谓“阅读运动”,显然是对“世界读书日”的一种曲解。



深度阅读未必比碎片化阅读高明

智能手机也许是二十年来最伟大的人类发明,它几乎可以让人不再有百无聊赖的时刻,但它确实也让人们开始忽略手机外的世界。以前坐火车时,你可以看窗外的风景,现在或许就会低头看手机,以前你会在地铁里阅读,现在还是会低头看手机,以前你可以在聚会中高谈阔论,现在你和听众都在低头看手机……

智能手机当然会影响阅读,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即使我的晨读和夜读都早已雷打不动,可是只要把手机放在身边,就免不了隔一阵看几眼。如果只是刷刷微信看看淘宝,也就罢了,最怕的是海量信息引发的耐心缺失,进而又因为耐心不足而出现阅读障碍(读电子书的半途而废几率比读纸质书大得多,就是“耐心不足引发阅读障碍”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会强制自己阅读时远离手机。

但智能手机乃至网络引发的碎片化阅读,并没有某些人所说的那么可怕。记得之前曾有一篇名为《微阅读,制造最愚蠢的一代》的文章,认为人们在知识和信息过剩的互联网时代,或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年代”。

我并不同意这一点,碎片固然不完整不系统,但却往往是提炼所得。尤其在网络时代,大有英雄莫问出处的氛围,真知灼见不再属于拥有纸质发表权的精英,草根也可以自由表达。你所面对的那些“碎片”,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如果你认为碎片化阅读使自己一无所获,或者难以咀嚼,那也许不是碎片本身缺乏营养的问题,而是你并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或者不懂得该如何举一反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把一堆好书塞给你,也未必会有收获。而懂得举一反三的人,你丢给他一本时尚杂志,他也能看出一堆门道,讲出一堆大道理。

因为某些历史原因,许多人喜欢以轻蔑语气来一句“XXX读书读傻了”,其实真正能把书读懂读透的人,又怎么会傻呢?



“读无用之书”很奢侈,但值得拥有

“读无用之书”这个说法,已算老生常谈,绝不新鲜,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始终不多。

我当年曾写过两本《金庸政治学》,敝帚自珍之余,也成为了武侠小说捍卫者,最听不得有人说“武侠小说没用”。偏偏说这话的人多半没读过武侠小说,甚至根本不读书。从武侠小说里读政治制衡,其实正是我一向推崇的举一反三。这其实只是基本能力,并不高明,但对于许多人来说,举一反三是个遥不可及的成语。

我有一个朋友,偶然也读书,但却深恐读不懂。因此,她喜欢的只有心灵鸡汤,因为鸡汤书会一字一句给她讲出一个道理来,然后她便将这些道理一一记下。至于小说,她自然不读,因为没用,书的领域也有限制,因为她不认为读历史可以关联当下,更不认为武侠小说跟现实有一毛钱关系……她能看的书,必须如“1+1=2”那般分明。

这当然是因为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至于她无法看清事物背后的种种联系,无法从不同领域的书籍中进行提炼总结。而想拥有这样的能力,多读“无用之书”,在潜移默化中求突破,在我看来也许是唯一办法。

在急功近利且生活压力巨大的当下,“读无用之书”当然奢侈,远非闲情逸致可以解决,但它确实值得拥有——生活中的任何一种超脱,都是美好的。


作者:叶克飞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作者文章推荐】

一座用自我审查铸就的监狱

只有他写出了极权地狱幸存者的不幸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女权?美国早已给了答案


 ·END· 


大家 思想流经之地
 英文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