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早:只有我知道傅园慧爆红全球的秘密

2016-08-13 杨早 大家



| 杨早


那位说了,关于傅园慧的十万加文章都好多篇了,你还要写她?

可是,那些十万加都没有说出我想说的话呀。

他们说,傅园慧有趣,傅园慧可爱,她有着90后的率直;傅园慧打破了奥运报道问答的套路,所以傅园慧是稀缺资源。他们翻出了傅园慧的微博,证明她原来是这样的傅园慧。然后是泛滥的表情包。


截屏图:表情帝傅园慧火了 “洪荒之力”记忆犹新。东方IC


如果把傅园慧放在“中国运动员”的范围来理解,这些说法都没有错,足以让她爆红于此前气氛有些压抑悲情的中国奥运围观界。

可是,这没法解释为什么西方媒体和公众引起很喜欢这个20岁的姑娘。

赫芬顿邮报称傅园慧是里约奥运会最可爱的运动员(The Most Lovable Athlete):“这是属于傅园慧的奥运,我们全部只有看的份儿。”

BBC形容傅园慧采访的说法是“引人注目的”(attracting attention),并将她列入“照亮奥运会的那些无价的面孔”。

《太阳报》用“奇妙”(amazing)来称赞傅园慧的赛后采访。《每日邮报》的报道则是:“‘我有那么快?’中国游泳选手用她采访时非常有趣的表情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连澳大利亚媒体都说,傅园是里约奥运会最牛的社交媒体明星。

他们还热情地翻译了笑翻中国的“洪荒之力”,BBC译为“prehistoric powers”(史前力量),《卫报》则译为“mystic energy“(神秘力量)。

摘引以上这些信息,并非为了增加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是想探讨一个问题:在不把运动员与国族如此紧密联系的西方媒体与公众眼中,“来自中国”的傅园慧这段视频采访为什么也能引发如此大的兴趣与好感?

不可否认,由于中国运动员在各种赛事的镜头前,普遍显得规矩、内向与沉默,这让傅园慧的采访视频与各国的普遍印象形成了反差。但这段视频的反响之热烈已远远超越了“反差”。不少国家的网友都在问:为什么我们没有这样的游泳选手?

我用一个词来说明傅园慧的爆红秘密,那就是“错置”。

“洪荒之力”当然是小姑娘的神来之笔。但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句话不是在现场视频采访中说出来,而是赛后发在傅园慧的微博上,那么效果顶多跟她后来被媒体翻出来的“像我这种清新脱俗的美少女,一看就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拿本王的屠龙刀来!”差不多,年轻人用流行文化因素开玩笑,多么普遍的网络现象,怎会“照亮奥运”?

“洪荒之力”的力量,来自它迸发在赛后的采访视频中,刚刚结束比赛还喘着粗气的女选手,周边人声嘈杂的赛场,背景中的泳池还泛着波光,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伸出了话筒……一切都暗示着某种既定的程序与套路。总结一下比赛的得失吧,展望一下之后的成绩吧,表达一下感谢或遗憾吧,甚至评论一下对手?古今中外,此时此刻并没有太多逾矩的空间,它被称为“赛后例行采访”,因为它基本是例行公事。

什么?这个姑娘居然说她用了“洪荒之力”?那是什么鬼?哈哈!她还说她已经很满意了!对明天的比赛没有期望!


微博截图:丁一晨手绘傅园慧表情包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更令人既惊且笑的,连最终的准确成绩都是记者告诉她的。在次日的采访中,傅园慧更是先说出了“虽然这次没有拿到奖牌……”被记者打断,才瞿然大惊“我是第三名!”然后马上改口……这一段简直带给屏幕前的观众们情景喜剧的效果:观众早明内情,主角却惘然无知,只管一厢情愿地自说自话,直到被真相拦腰一击……我们在《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看到过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啊!中国女孩给了一个真实的版本,还是在里约奥运会!


《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


“误会”是全世界通用的喜剧手段,而如果表演的主角是金·凯瑞或史蒂芬·周,它的效果会翻上几遍,他们的夸张表情会将误解与反转放大无数倍。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喜剧之王》一开头的表演训练,星爷在听到“在医院等老婆生孩子,儿子出世,老婆死了,儿子天才会叫爸爸,鸡鸡长在头上,中六合彩,儿子死了,老婆醒了……”一系列反转提示的表情变化。你得承认,傅园慧那一刻简直是星爷附体。


《喜剧之王》截屏


更要命的是,这个场景不是演技训练,而是真实的反应!“真实”的杀伤力有多大,全世界的热门真人秀都可以用来做注解。难怪一位外国网友发出的赞叹是“她太真实了,不像那些造作的靓女俊男”,还有“这是我想在奥运会上看到的:一个伟大的选手表达她纯粹的喜悦,而不是排练好的反应!”

在后来的采访中,傅园慧说这种夸张表情是她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这也是90后的独特能力之一吧?夸张可以将严肃的事情戏剧化,让人似乎处身于一种排演的错觉之中,从而消解掉原本严肃而紧张的氛围。这种做法,在网络语言已经得到大量运用,譬如前两年自称吊丝,自称女汉子,这两年自称宝宝,卖萌,卖腐,其效果都是转换对话的语境,成功地让严肃性在词与物的错置中消失殆尽。

前面说了,傅园慧的这种表达,如果只是发生在微博上,或平时训练中,那么或许只是显得“魔性”。然而当她身处万众瞩目的奥林匹克赛场,如此随性的表达,就产生了“异次元入侵”的奇妙反应。

这种奇妙反应,我们在文艺作品见得比较多。王德威教授曾一语点醒,说这是胡兰成传下的方子,最好的实践者却是张爱玲,将儿女私情与山河岁月打成一片,自然有一种难言的魅力。比如《倾城之恋》,写的是男女风流的痴缠纠结,背景却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香港沦陷,纷飞的战火中两人的情感也在颠簸荡漾,难分难解,对应的现实故事或者是病榻上的萧红答应了骆宾基的求婚?张爱玲的结语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朱天文称之为“私语江山”。


《倾城之恋》剧照


这一手玩得好的还有罗大佑同志。《东方之珠》用一种情人爱恋的口吻,写港岛的百年沉浮与辛酸,不知不觉成就了这首香港的“市歌”。还有他早期的《将进酒》:

潮来潮去,日落日出
黄河也变成了一条陌生的流水
江山如画,时光流转
秦时的明月汉时关

双手拥抱是一片国土的沉默
少年的我迷惑
摊开地图,飞出了一条龙
故国回首明月中

风花雪月,自古依然
祖先的青春刻在竹板上
爱情如新,爱情不在
圣贤也挡不住风流的情怀
多愁善感的你已离我远去
酒入愁肠成相思泪
漠然回首,想起我俩的从前
一个断了翅的诺言


千年感慨,故国之思,最终落脚在“我俩的从前”,让人哑然中有诡异的动人。

傅园慧的做法当然没有那么悲壮。她只是用了几个夸张的表情,几句率真的表达,但当这些与一百多年的奥林匹克盛会拼贴在一起,突然却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似乎向屏幕前大笑的人们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奥运会?

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本质上是希腊城邦一个共同的狂欢节。获胜者只有桂冠的加冕,被视为英雄的欢呼,没有奖金,也没有额外的收益。用马克思的话说,那是“人类的童年”。没有另外一种文化有如此纯粹的运动狂欢。

当1892年顾拜旦重拾这份遗产时,他的出发点也不过用“叫孩子们游戏”来解决欧洲普遍的学业过劳。现代奥运会强调“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在为兴办现代奥运会奔走呼号的各种演讲中,顾拜旦不断地强调:


“对人生而言,重要的决不是凯旋,而是战斗”“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参与比取胜更要”

在《体育颂》里他热情地呼喊:

“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了,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某种意义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恢复一个各国共同的狂欢节。这是奥运会的本原之一。政治的纠葛不断带来阴影,禁药的困扰从未断绝,但是热爱奥运,热爱体育的人,应该没有忘记这种本原,因为它能带来原始的快乐,而不是一个重复胜者欢呼,输者落泪,观众则幸灾乐祸或咬牙切齿的战场。

傅园慧不经意的表现,复现了奥运会快乐的本相。那一刻,谁还在乎她夺得了铜牌还是金牌?有没有打破什么纪录?全世界都为她欢呼,为她开怀,不是因为她是或不是中国运动员,而是因为她是率性独行的傅园慧。她照亮了奥运会,不是因为她背后的大国,而是因为她自己。

福原爱是东亚版的傅园慧,不论什么立场,什么派别,面对傅园慧与福原爱,都很难板起面孔苦大仇深。人人都爱傅园慧,因为她代表人类最纯粹的喜悦,就算喜悦中的疼痛与“生不如死”,也毫不带给人压力与逼迫。


福原爱


关于傅园慧的文章有那么多,我只转过一篇,那就是李方的《傅园慧才是中国奥运史的的大功臣好吗》。他敏锐地认识到了傅园慧及献给她的笑声,后面意味着什么。不过,与许海峰比较,可能还是低了。她带给无数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以纯粹的快乐,无关金牌,甚至无关运动,却可能是奥运史上,最满怀温情的时刻之一。


【作者简介】

杨早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知名文史学者。



【精华推荐】

我与柴静的私人恩怨

“常回家看看”的危害比“女神女汉子”大多了

打死都不能读《弟子规》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