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遥:志愿者,能不能麻烦你们走一点心
怀着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一定要去做一次志愿者。这场说走就走的旅程,走到天涯海角,走到地老天荒,用最真诚的笑脸去迎接不同的世界。
做志愿者的路上,接触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人间悲欢离合,感受自己的付出融合在世界里,在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以后,看到善的果实结出,回味自己的成长。
装上翅膀自由翱翔的人,不一定都是天使。
▍ 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
2008年的汶川地震,至少三百万志愿者奔赴一线,让更多人了解了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地震救灾,可以去做志愿者。玉树地震发生之后,浩浩荡荡的志愿者大军义不容辞地奔赴前线。
在忙碌的人流中,出现了一位帅气的青年。据他给周围人的自我介绍,他来自遥远的上海,是一位白领上班族,看到了地震消息备受震撼,第一时间就准备行装,几经辗转 ,终于来到了满目疮痍的灾区一线。
从他的装备来看,他确实做了相当的功课。青年满身的最新潮户外冲锋衣,背着崭新的专业户外旅行背包,装满了行李,高帮徒步鞋,带着一个镜头硕大的单反相机。
不过,来自大城市的白领,还是忽略了高原的气候,入夜之后的寒气沁入骨髓。他实在扛不住这样的气温,于是开始到处找救灾组织借保暖衣物。幸好,涌入的救灾机构遍地都是,带来的物资也还丰富,他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御寒的衣物。
第二天,他找到同一家机构,毛遂自荐要做一名救灾志愿者。“我们今天新到了一批物资,一起去卸货吧”,救灾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他说。“不不,我是来救人的,我要去救人。”就这样,他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中。
在高海拔的玉树,身强力壮的内地人都免不了要有高原不适应的症状,很难做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至于帮助救人,不仅仅需要体力,需要克服高原反应,还需要经验和装备。
不过,在地震灾区,无论是生活物资,还是食物饮水,不仅应有尽有,还能免费无限量供应。生存下去,总不会有问题。
到了第四天,救灾机构的工作人员又在灾区的街头遇到了这位正在四处乱逛的志愿者。“哥们儿,来帮个忙。”志愿者兴奋地招着手过来抓住了救灾队员,像遇到了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热情,一把将手中的单反相机塞在他的手中。“帮我拍个照。”
这位志愿者四处打量,找到一幢在地震中已经严重受损的房屋,左右打量以后,选了一个角度将手扶在断壁上,做出要用力推墙的姿势,然后扭过头来,正对着镜头对救灾队员说:“对,就这个角度,拍。”
拍完数张照片以后,志愿者检查完照片,满意地挥挥手,消失在人流中。街头再也遇不到这位志愿者了。
或许,他已经回到了灯红酒绿的上海,带着照片和故事,可以在一个又一个的酒局上描述自己的英雄故事。
可是,他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到地震灾区,究竟是为了干什么?为自己获得一段值得吹嘘的历史并不坏,但总要付出真实的汗水来换取自己的荣耀。
▍ 二
再说个地震灾区的故事。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震级不高,然而这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当地人许多没有抗震能力的土坯房都在地震中毁损,人员伤亡。
山大沟深,道路不好,救援任务重,将物资运往住在高处偏远的村落是个极大的挑战。一队救灾队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可靠的货车和艺高胆大的驾驶员,将物资运到了行政村卸货,然后用小型农用车再将物资沿着土路转运往自然村。
农用车在前往自然村的颠簸土路上行驶时,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三个小伙子从远方急匆匆地一骑绝尘而来。
三轮摩托车一个刹车停在蜗牛一样的农用车旁边,车上三个壮实的小伙子跳下摩托车,他们穿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带着齐备的安全防护用具,很像明盔亮甲的勇士。领头的一位小伙子趾高气扬地问着农用车上的另一队志愿者:“你们车上装的是什么?”
农用车上运输物资的志愿者完全不明就里,诚实地回答道,“大米和帐篷”。
“挺好,我们的物资没带够,你们这一车我们征用了。”领头的小伙子继续说。
“什么?”运输物资的志愿者一脸茫然。
“我们是来救灾的,你们的物资我们征用了。”领头的人士突然目露凶光,加强了语气。随后,他大手一挥,三个人一拥而上就开始准备搬运物资。
幸好,农用车上运输物资的志愿者不是一个人,虽然他们更瘦弱一些,但人数上不输,他们挡在了车前,语气很坚决地说:“这些物资我们已经答应给了村里的,不许抢。”
对峙之后,理性还是战胜了野蛮,没有发生肢体冲突,摩托车上的三个小伙子骂骂咧咧地坐回车上,在轰鸣声中离去。
这样的奇葩经历实在是难得一见,也成为紧张救灾过程中的一味调料,晚上休息时,现场的情景总要再演示一遍,让大家都哈哈一笑。
那一队狭路相逢的摩托车志愿者,倒是真心想帮助村民。可是,正义感爆棚到开始上演革命电影中的桥段,将道德弃置脑后,这样的志愿行为如何能匹配志愿者精神?
▍ 三
青年人为主体的志愿者世界里,激情总不会缺。也有一瞬间的冲动,带来的意外遗憾终身。
2006年7月28日,一队大学生志愿者徒步在甘肃南部若尔盖湿地,沿着黄河进行环境考察和环保宣传。长途跋涉到达麦西乡境内的时候,队员们将离开黄河。这时,有人建议可以玩水,也有人提出了态度比较坚决的警告,认为黄河水比较危险,下水安全不易于保证。炎炎夏日的正午时分,长途跋涉,大汗淋漓,此时没什么比在大自然里拥抱一次黄河更令人心动。
一部分队员在休息,另外三名队员向河心岛上游去。就在即将抵达河心岛的时候,一名女队员突然体力不支呛水,在他人帮助下勉强上岛。然而,她不敢回去了。
其他队员开始商量如何救援,21岁的志愿者高富浪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参与救援。他将队友们用十多个塑料瓶绑成的救生工具送给了被困的队友。然而,在从河心岛返回岸边的过程中,高富浪不幸遇难,被河水冲走。另一位参与救援的队员也出现体力不支,但幸运地返回河心岛。队友报警以后,被困队员在第二天终于被警方救出。
这起案例引发了关于公益组织与志愿者安全管理的激烈讨论,也促成了更多组织开始关注志愿者保险的问题。令人心痛的是,高富浪的离去,无法挽回。
公益组织对志愿者的安全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可是志愿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如何预判风险,理性地规避风险,也同样需要志愿者自身对此重视起来。志愿活动往往会离开熟悉的生活场景,一时的冲动,可能导致自己或者他人陷入困境之中。
▍ 四
话题回到城市,地震这样的大型灾害毕竟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去往环境险恶的郊外机会也有限,就近做志愿者的选择里,服务残障儿童,听起来还不错。
2012年,根据计划,一队志愿者前往广州的一家儿童服务机构,参与帮助里面的特殊残障儿童,这群儿童是自闭症患者为主。
活动做到一半的时候,一位出发时就迟到的志愿者不满地走了出来,找到工作人员要吐苦水。
“我们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生命来帮助这些人!”这位志愿者对工作人员说。
在长期的慈善宣传里,有贫困山区的儿童,有被父母遗弃的儿童,有得了大病而拿不出医药费的儿童。就像希望工程的宣传画一样,他们天真无邪的目光,渴求生活的表情,打动着每一位有爱心的人。
“我帮助一位失学儿童,他学好了文化,未来还会对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这些儿童能做什么!”
确实,严重的自闭症儿童,他们无法学会简单的词语,无法自己吃饭和大小便,对外在世界的一切信息,他们都只能做出自己既有的反应。
“我觉得,就不应该管他们。政府应该把他们集中起来,让他们自生自灭,不要让他们活着浪费社会资源。”
可是,我们做志愿者难道不是为了用爱心去服务需要帮助到的人?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志愿服务的价值在于努力为每个人能生活得更有尊严而努力。自闭症儿童是无辜的弱势人群,他们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这个社会依然要接纳他们。他们是我们的一分子,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不是机器上磨损后需要随时替换的螺丝钉。
2015年4月2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阳光学校,志愿者和自闭症儿童一起玩游戏
美国是世界上最热爱志愿服务的国家,每年都有大约总人口的二成参与过无偿的志愿服务。志愿者数量增加最多的国家,当属中国。最新统计数据称,国内志愿者数量已经超过一亿。在三年前,这个数字才只有五千万。
在志愿者的浪潮之中,我个人接触过的极端案例毕竟是极少数特例,更多的志愿者都热情努力地希望做好服务。
志愿者,如同《权力的游戏》里面的那一句低语:Valar Morghulis,凡人皆有一死。在有限的生命里,对应着Valar Dohaeris,凡人皆需伺奉。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 2001 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说:“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做志愿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带着人道的精神,认真、谦卑、负责去做好,愉快地走一回心。
(题图为 2012年9月12日,云南省昭通彝良地震灾区,志愿者服务队参加卫生清理工作)
【作者简介】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法律学者。
【精华推荐】
·END·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