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维舟:奴化女性的广告,到底是给什么人看的

2017-07-20 维舟 大家


奥迪的一个二手车广告红了——不过恐怕不是广告主想要的那种“红”。在这个广告中,一个貌似是未来婆婆的中年妇女,闯入一场草坪婚礼,对着新郎和满座宾客,毫不客气地捏着新娘的鼻子、掰开她嘴巴……这样看了半天,才满足地转身离开。随后出现奥迪二手车页面,紧随的广告语是“官方认证才放心”。

这个广告之所以引发众怒,在于这种类比所蕴藏的对女性人格的贬低:以婆婆对未来儿媳的当众“检查”没有整容,比作是对“二手车”的“官方认证”。这样把女性物化乃至奴隶化的画面,踩在了很多人的神经上,他们被激怒了,仿佛这已经是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而这个广告当初之所以出炉,恐怕是因为创作者都以为这仅仅是一个夸大的联想手法,而在现实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毫无疑问,在当下这样一个还有人高谈女德、女性权益尚未伸张的敏感时刻,让消费者去产生那样的负面联想,是极不明智的。

不妨这么说,如果广告画面上,是未来的岳父来检查新郎的体格,那人们即便有不适感,反应恐怕也不会那么强烈——因为这个社会上的男性是强势群体,对他们这么做,相对不易延伸到“歧视”这样的负面联想上去。这也是广告伦理中不成文的习惯:你可以尽情嘲谑、讥讽主流群体,那无伤大雅,但如果要对女性、少数族裔、残疾人、孩子这么做……那你还是辞职吧。

很多名人都曾认为,广告是罪恶的勾当。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甚至说:“想不出在什么情况下广告能是不邪恶的。”他这么说的原因,并不只是广告费本可能用于社会公共事业,还在于一种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广告恰恰是与这种道德观对立的,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挑起人们的欲望而非鼓励克制,并许诺了一个简便的实现方式:只要购买某种商品,就能达成你的某一愿望,甚至免去七宗罪中的一宗。


不仅如此,一个有创意的广告还意味着要不断挑战和突破人们的常规日常思维,因而常常游走在危险的边缘上:既要足够创新而不落入俗套,但又不能真正挑战人们的价值观,因为无法被人接受的广告显然只能意味着失败。既要让人耳目一新,又不可让人反感,还要达成商业目的,这便是广告天生的矛盾使命。

这样,虽然所谓的“颠覆”其实是一种“保守的创新”,有着相当多的限制,但对于广告创意人员而言,则始终要设法如何玩出点让人过目难忘的花样来,到最后常常就只想着如何一鸣惊人,而忘了别的——别说是伦理准则,有时甚至连商业目的都忘了。


在业界,最经常的矛盾并不是广告主嫌广告突破了伦理边界,甚至也不是嫌广告创意平庸(毕竟很多广告主选的就是那种平庸的广告),而是觉得创意人员做出来的广告叫好不叫座——因为对掏钱的广告主来说,广告是自己付费来实现自身商业目标的工具,但很多做创意的却把这当作是自己的艺术作品。

无论中外,广告中的性暗示历来比比皆是,甚至这一类广告还更容易获奖。这里面的原因恐怕在于:相比起其它的手法,性暗示往往能微妙地传达出双关的含义。与此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广告都是针对同一群人(25-44岁之间的男性中产阶级)的,因而呈现出来的画面往往就像是透过他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


在广告界,有所谓“3B”的说法,即Beast(动物)、Baby(孩子)和Beauty(美女)在画面中的应用最容易受欢迎,这潜藏的意味,便是因为这三者都是主流男性所关注的对象。毫无疑问,其中性暗示的画面和文案又是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近些年来广为流传的杜蕾斯广告便是其中高手。

显然,这种手法在运用得当时,不但不会惹人讨厌,还有相当的加分。在一个雷诺汽车广告中,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看到路过的香车美女,若有所失,竟然将广告牌上的雷诺车切下来,伪装成自己在开一辆雷诺的样子——这虽然也在暗示“一辆雷诺车会引起女孩子注意”,但表现手法的运用,却最多只会让人觉得这个小伙子虚荣罢了。


一个床上用品的广告,为了呈现它是多么地舒适宜人、让人留恋,床单上出现了一个妙龄女郎的幻影,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了用户是多么喜欢它——但这里的尺度把握得很巧妙,只是以女性的性吸引力来类比商品本身的舒适,何况也完全可以理解为是用户自身的幻想,尚不至于让人感觉这是在侮辱女性。



在前些年获奖的一个珠宝广告系列中,女性在打开盒子看到珠宝的一瞬间,眼前的男性都瞬间俊美了许多。这较真起来也有几分讥讽女性虚荣心的意味,然而你也可以说,这仅仅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这种情人之间的美化幻觉,甚至是一段感情必不可少的,只不过在广告中,它变得商品化了。



通常来说,为了确保商业成功,广告总是小心翼翼地谨守着所在社会的道德底线。韩国现代汽车打入法国市场时,主打的功能之一是副驾驶座可以放倒后舒适躺下,有条广告遂这样表现:一位中年妇女载着个帅小伙,路遇到丈夫,她事先看到车牌,已将副驾驶座放倒,夫妻俩若无其事地聊了一会后分别,她再将副驾驶座弹起;而画面一转,她丈夫在另一辆车上也将副驾驶座弹起,而坐着的居然也是个帅小伙。


这广告虽然并未完全交代人物关系,但却强烈暗示两人是夫妻,不仅分别有外遇,而且丈夫的外遇对象竟然还是男性。无疑,只有在法国这样的市场,才能接受这样的“三观尽毁”的广告,恐怕就算在韩国本国国内,也不敢放这样一条可能遭致人反感和抗议的广告。

在中国之所以会出现奥迪二手车的这样一条广告,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折射出了社会潜意识中的那种传统价值观:婆婆可以不顾未来媳妇的自尊心,对她评头品足、挑三拣四,而从北京公园里父母相亲的故事来看,很多人甚至觉得这样赤裸裸的做法是理所当然的。


同样的,不久前美食专栏作家小宽写的一篇《一桌没有姑娘的饭局,还能叫吃饭吗》,把“叫来一个姑娘”说成“偷偷加一道菜”,仿佛饭桌上的女性只是男人们的配菜,由此引来海啸般的恶评。显然,在这些创作者、广告主、编辑的心里,事先对此都没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因而在无意识中流露出了这种性别歧视。

对这个问题的不敏感,恐怕正是因为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边界感”模糊了:由于不存在明确的规则,似乎很多东西都是可能的,分不清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什么话题是能碰的,什么是绝对不能碰的。在这种情形下,规范松动,似乎一个人可以不受惩罚地为所欲为,好处是显得非常“自由”,所谓“一切皆有可能”,而坏处则是——人的行为处事失去了分寸感和边界感。

其结果,社会上的人们有一种普遍的感觉,仿佛原先的道德尺度和底线不断被突破,而每一次都在一片“没底线”“无节操”的笑骂中,似乎都被若无其事地接受了。久而久之,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应有的敬畏感,不知道有某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就像在美国,没有人敢在广告里涉嫌歧视侮辱黑人。


然而在中国,自去年以来许多品牌开始屈从消费者的品位:从雅诗兰黛到肯德基,许多品牌都开始放下身段,以一些不无粗俗化的语言来迎合更年轻的中国新富阶层。

往大里说,其实任何广告都是价值观的体现,真正伟大的广告不是抖个机灵博人一笑,而都建立在一些深层次的心理洞察之上,能让人简洁直观地有所感悟。同是汽车广告,1998年获戛纳广告节金奖的奔驰SLK汽车“刹痕篇”无一句广告词,只以一个含蓄的画面表达了这种品质感:不同的车辆驶过,都会忍不住急刹车看下这一新车型。


在更早的一个德国大众广告中,表现了一位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带有职业病的汽车质检员:什么事总要做上几遍重复动作来确认,从而以含蓄微妙的方式表现了德国人的严谨与匠人精神。难道要表达“认真检查”这层意思,就非得采用婆婆当众检查儿媳这样的画面来传达吗?当然不是的。中国缺的不是无底线的段子,而是深层次的人性洞察,否则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形象上不可挽回的损害。



本文原标题:《广告的底线即社会的底线》


【作者简介】 

维舟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精华推荐】

为什么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歧视无感?

中国人为何和面包错过了两千年

关于教育,中国人很少会质疑的信念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