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荣筱箐:卖珠宝女孩被当成章莹颖,其背后的“跨族裔脸盲”值得深究

2017-07-24 荣筱箐 大家


| 荣筱箐


上周四,涉嫌绑架章莹颖的凶嫌果然像众人预料的那样拒绝认罪,这桩令中美两国无数人揪心的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失踪案即将正式开审。即使在开审前,法庭文件中记录的关于本案的有限资料也已经让人脊背发凉:安静的小城,清纯美丽的亚裔女孩,貌似人畜无害的白人高材生,黑色小轿车,她上了他的车从此人间蒸发……


这些已经足以让人想起《德州电锯杀人案》或者《房间》这样的恐怖片里那些精心布局的情节。但这还是只是开始,关于本案的更多黑暗惊悚有如恶梦的细节将在庭审过程中逐一浮出水面,让人在七月流火里如坠冰窟。

大概正是因为案情已经有了足够多让“生活比小说更离奇”的因素,案件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才会像叶落水面一样,没溅起什么水花就悄无声息的漂走了,甚至也都没有人追问一句:为什么很多当地人会把一个在附近地区兜售珠宝的女孩当成了章莹颖呢?

这个传说中的卖珠宝女孩出现在警方公布了章案细节,并料定章莹颖已经不在人世之后。案发地区附近的Salem城有人致电警方说见过章在当地卖珠宝,爆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其中还有人坚称这个女孩不仅样子跟章一模一样,甚至穿着章失踪当天所穿的那身衣服。


好心人开车带着章家亲属到当地去挨街转着去找人,警方也在那一带的店铺里挨家挨户检查闭路电视里的影像。直到在录像里找到了卖珠宝女孩的身影让章莹颖的父母去辨认时,原本就是像肥皂泡一样被吹起来的最后的希望也就无情的破灭了。

警方没有公布卖珠宝女孩的照片,但在美国同一地区生活过两个双胞胎一样的亚洲女孩的机率几近于零,卖珠宝的女孩被当成了章莹颖更多可能还是源于“脸盲”。爆料的人们都出于善意,不应当受指责,但“脸盲”这件事本身却是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除了少数病理意义上的“脸盲症”患者之外,“脸盲”最常发生在不同族裔的人们之间,在美国这样的多元社会里,这就意味着“认脸”几乎是你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而不同族裔的人互相“混脸”的事也成了家常便饭。

比如我住的公寓楼,300多户人家大多是白人,门卫个个训练有素,谁是谁家的住在几号房全都记得丝毫不差。直到最近几年搬进了一些亚裔住户,身怀绝技的门卫们也开始显得力有不逮,有一次一个做了几十年据说从没出过差错的资深门卫,竟然把楼上一位陈小姐的包裹错给了我。


而我这样一个亚裔住户,要认清这些门卫也不是简单的事,这里的三班门卫加杂役总共有十几个人,我搬进来的头几年跟他们打招呼从来不敢提名,统一用Hi来指代,因为我根本分不清史密斯和威廉斯。直到在这里住了六年之后,有两个高矮胖瘦差不多的黑人我还是分不清楚。

这虽说听上去已经有点离谱,但跟一位朋友的经历相比却显得平淡无奇。朋友的孩子曾经就读纽约上州的一所幼儿园,有一次为孩子教育的事她跟幼儿园一个管事大吵了一架,一怒之下把孩子转走了。


大半年以后,孩子上了小学,每天校车接送,有一次校车迟到了,朋友和另一个送孩子的家长在校车站边等车边聊天很是投缘,直到朋友说起孩子曾经就读某某幼儿园,那位家长甚是惊喜的说,哎呀好巧,我就在那里工作……朋友是华人,那位家长是白人,她们俩都没认出对方原来就是半年前跟自己吵架的那位。

虽然这样的尴尬场景听上去很新奇,但这种事肯定不是第一次发生。“我见‘老外’都一样,料‘老外’见我应如是”的现象古已有之,早在1914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芬高顿(Gustave Feingold)在他题为《环境对识人知事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and Things)的论文中就曾写道:“对非土著美国人来说,所有亚裔看上去都一样,对亚裔来说,白人看上去也是如此。”

后世的心理学和脑神经学学者们对这种被称作“跨族裔脸盲”的现象有过长期不断的充分研究,大多数的研究都证明了同一件事:人在看到同族人和异族人时脑神经的反射是不同的。这其实是个很令人沮丧的发现,因为它似乎说明人类对“我们”和“他们”先入为主的划分就像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北雁南飞花开花落水往低处流一样是由不得自己的,而那些建立在“我们”和“他们”这条三八线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信条就不是基于认知基础上可以被矫正的主观偏见,而是有着天经地义的生理根源、是人类无法逾越的自然局限。

时至今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令人沮丧的事,似乎也还是在不断为上述理论提供佐证,甚至连据说是绝对理性客观的人工智能都未能置身事外。


2011年,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市面上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软件中,出产于中日韩国的对亚洲人的识别精准度远高于欧美人,而出产于欧美国家的对欧美人的识别精准度远高于亚洲人。而谷歌2015年推出的图片归类功能就更离谱到把黑人的照片归类为“猩猩”。科技本无心,但科技的创造者毕竟还是人,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也就难免会投射到人工智能之中。



不过最近几年,有两个关于“跨族裔脸盲”的心理学实验值得在这里多着些笔墨。一个是俄亥俄的肯特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列文(Daniel Levin)在2000年发表的一项实验。


这个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中研究人员让25名白人参与者在众多白人的照片中找出唯一的一张黑人照片,然后又让他们在众多黑人的照片中找出唯一的一张白人照片,我们姑且把这部分称为“辨黑白”。第二部分中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展示了黑人和白人的证件照各16张,然后让参与者在另一组照片中找出自己刚刚曾经看到过的脸,我们姑且把这部分称为“认脸”。

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白人参与者“辨黑白”环节都表现不错,在“认脸”的环节里,他们一下子就能认出曾经看到过的白人的照片,对曾经看到过的黑人的照片却印象模糊。但那些在“认脸”环节中识别黑人脸表现较差的人,却是在“辨黑白”环节中用最短时间完成任务的人。列文解释说,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人们在看不同族裔的人时重点关注的是对方的类别特征,而看本族裔的人时重点关注的是对方的个人特征。这就是“跨族裔脸盲”的根源所在。

2007年,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家哈根博格(Kurt Hugenberg)克莱彭(Heather Claypool)和辛辛那提大学的米勒(Jennifer Miller)在列文实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他们的实验跟列文实验的过程类似,只不过这次他们把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在“认脸”环节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对照组,其中的秘密是研究人员事先向实验组解释了“跨族裔脸盲”的机理,并提醒他们要关注照片上人脸的个人化特征。

章莹颖案发生后,我曾想过写一篇文章教新来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怎么识别坏人,但最终没有落笔,这个实验就是这一决定的理论依据。

那些人以貌相的经验之谈或许并非全无道理,也可能会在某些时候帮读者免于落入把坏人当成好人的危险境地,但也有同样的机率让他们染上把好人当成坏人的种族主义流毒(事实上章案里的凶嫌外表看上去也完全不像坏人)。


哈根博格他们的实验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如果“跨族裔脸盲”不是无药可治,那我们心里那些偏见和执念也不是。只不过,治好这个病的关键是你必须首先得意识到你心里存在着偏见和执念。这一点对写文章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作者简介】

荣筱箐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曾为《纽约时报》等中外媒体撰稿。



【精华推荐】

那些弱者所要求的“特权”,只不过是平等

演讲曝光之后,希拉里已笑晕在厕所

从美国到中国,不可能实现的高考公平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