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俞天任: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可不是中国武术

2017-08-13 俞天任 大家


文 | 俞天任


在日本旅游过的朋友很可能会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有“少林寺拳法”这几个汉字的招牌。先不要急着为中华武术在走向世界为国争光而欢呼,这个“少林寺拳法”和中国的嵩山少林寺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用了这三个汉字而已。就像“青森”,“山梨”等日本地名在中国或者台湾被人抢注是一样的。事实上笔者在被日本人拿抢注说事的时候,经常会指着“少林寺拳法”的招牌问那些日本人这块牌子是怎么回事?

日本的“少林寺拳法”是一位叫宗道臣的日本人创建的一个集宗教、武术和教育三位为一体的社会团体,用修练一些源流据说是柔道的功夫的方法来修身养性,达到某种心灵鸡汤的境界,和中国的武术功夫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这位原名中野理男的宗道臣和中国倒有些瓜葛。他小时候跟着练武的祖父学了些柔道和剑术,后来在日本陆军干情报工作,也就是做特务,在中国各地用“以武会友”的名义收集情报。赶上庚子事变之后中国官府接受了义和拳的教训禁止民间练武,于是中野理男就到处去拜师访友学武术。据说他后来之所以用“少林寺”来命名他的流派是因为他到过少林寺,在少林寺学会了踩梅花桩。而且在少林寺看到达摩像理解了“禅”的道理,知道了用练武来修行的道理。

在抗日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日本人阴谋得到中国某派武术秘籍,用尽一切无耻手段企图攫取,但最后在中华神功面前无耻失败的场面,看上去似乎就是这位中野理的故事了。

还真不是。中野理男只是凭着“以武会友”的手段收集情报,收集所谓“武功秘籍”还真不是他的任务,当然不知道中野理男是不是有收集文物的癖好,如果从那个角度出发还是有可能的。


宗道臣


本身就不存在什么“武功秘籍”,那种东西只存在于金庸的武侠小说之中。而且即使存在所谓的“秘籍”,也就只有文物价值,如果是为人不知的小流派的话,文物价值也非常小。当年的侵略军与其去寻找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不如派人去实际测绘一张作战地图来得更加实在。

中国文化,特别是在中医和武术这两大“国粹”的极端上把祖先崇拜的范围扩展到了智商层次,这是很独特的。中医和武术认为今人在智商上永远超不过古人,谈中医就是《黄帝内经》,谈武术就是什么“秘籍”。这种倾向在其他文化中很难见到,因为像医学和格斗技巧这些牵涉到实际应用的领域,经验是很重要的因素,古文献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日本人因为对中医没有什么“国粹”的包袱,所以就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于是中医的哲学外衣被脱去了,只剩下了实用的功效。日本人摒弃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玄学巫术迷信部分,只留下在数千年中实验出来的“验方”,也就是“废医存方”,发展出来了被称为“汉方医”的和中医完全不同的日本东方医学,日本的汉方医其实是一种整理中药典的学问,主要是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起起源于《伤寒杂病论》的著作里寻找药方和验方再加以开发,日本的汉方医学有不少有效的处方。



再往后就连“汉方医”都不能存在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全面西化,政府在1874年规定了只有学西洋医学的人才能拿到医师执照,而且从1883年之后医师资格国家考试中就从来没有过东方医学的内容,日本的医学教育也没有了任何东方医学的课程。2001年之后,大学医学部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了“解说和汉药”的内容,医学院才有了一点讲解汉方医学的课程,但不是必修课,只是一种扩展知识面的课程。

只剩下了汉方药。

中国武术在日本还不如中医,基本上是除了这个名词之外就没有了。这是因为在日本武术的用途比中医更为狭窄的缘故。本身即便是在冷兵器的时代,真的具有传说中效力的武术也无法供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只能在小规模战斗或者侦察、破坏等个人行动中作为格斗技巧使用。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武术的用武之地就更加缺少了,即使一个半身不遂的残疾人,手持一把短枪也可以让郭靖黄蓉外加韦小宝一筹莫展,如果有一支自动武器的话,即便是红花会的好汉们全体出动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那些玄乎其玄的武术在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也还是从上世纪之后开始的,再往前是看不到的。比如在好汉成群,成天打架的《水浒传》中都看不到那些玄学般的武术。武术是一种格斗技巧,是用来打击对手的。需要考虑的就只是打击的速度、力量、部位和角度这些力学和生理学的科学问题,在这里没有哲学存在的必要。有时候也能看到中国武术的“比武”,平常那么多名目的拳术,但上了擂台之后,出拳清一色变成了基本的拳击,那些花哨的门派身段全部消失了。因为拳击是最合理的打击术,在合理面前,无论是来自自然的启示还是来自伟人的教诲都毫无意义。

武术在军事上的作用很有限,但是在中国还有一个可以使用武术的地方是“江湖”。所谓“江湖”,其实就是孤立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秩序混乱的地方,在“江湖”上个人或者家族的安全只能个人或者家族自己承担,也就是“防身”。如果国家秩序良好的话就没有必要防身,维持社会秩序是警察的工作,不需要什么“大侠”来除暴安良或者杀富济贫。日本不太存在所谓“江湖”,“任侠”这个字在日语中的含义就有黑社会的含义,起码不属于主流社会。所以为了格斗而去练习格斗技巧本身就有反社会的含义。所谓“习武”,在日本或者是作为一种竞技体育,或者是作为一种健康活动,或者是作为“修身养性”,目的在于“防身”的就只有那些暴力团及其后备军们了。

在日本作为职业竞技体育的武术项目有拳击、职业摔跤、角斗和泰拳等等,这些项目有比赛性质的,也有表演性质的,但是都有很严密的组织和规则。也有像柔道、摔跤之类的奥运项目,有趣的是因为不少奥运项目是学校体育课的内容,所以也经常被作为少年儿童们锻炼身体的运动。老人则选择广播体操或者步行。

所以既不是竞技体育又不是锻炼运动的“修身养性”的“少林寺拳法”在日本人心目中就成了一种宗教,就是“少林寺拳法”也没有“防身”的说法,“防身”的概念就有点反社会。自卫队或者警察都有“格斗拳”的练习,但那种练习绝不是将所谓“格斗拳”作为格斗方法,而只是作为锻炼反射神经的手段。实用格斗法更多的选用柔道和剑道。


▲日本的“少林寺拳法”练习


所以日本人在听说了中国太极拳手被MMA选手在数秒钟之间打败的消息之后一点都没有觉得奇怪。如果真要说奇怪的话就是怎么会有太极拳手挑战MMA选手。现在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种代表性的中国元素,日本人很熟悉,在描写中国的电影或者电视中肯定有太极的镜头出现,日本人认为太极拳是一种能够健身的体操,每天早上在中国的所有空地上都能看到,可能参加知识竞赛的选手们知道这是传说中一种能够杀人的技能,但现实中从来不会有人会相信。

有人说过:“太平洋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变化就是彻底退出了中国文化圈”。

败战后的日本全面接受了美国文化。残存的中国元素只是因为功能性而存在,文化意义是已经不被承认了。像筷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被使用着,缺之不可的汉字则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至于中医或者武术这些现在在中国突然就被捧为了“国术”的东西在日本几乎没有市场,因为这些东西除了哲学意义之外并不具备功能效用。


【作者简介】

俞天任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笔名“冰冷雨天”。



【精华推荐】

那些因被查发票而下台的日本政客

奇葩事件不断!日本人被奥运会玩坏了

日本在平反冤案之后为何很少追责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